紧张的资金链是一把悬在乐视头上的达摩克斯利剑,只是没有人知道什么时候落下来。
近日,乐视董事长贾跃亭把这一被外界质疑很久的问题摆在了台前。他在内部信中直言:”我们的资金和资源其实非常有限。一方面乐视汽车前期投入巨大,陆续花掉100多亿的自有资金,直接导致我个人对LeEco的资金支持不足。“
此外,乐视融资能力不强,方式单一、资本结构不合理,外部融资规模难以满足快速放大的资金需求。贾跃亭称,乐视粮草供应不及时,后劲已经明显乏力,
紧张的资金链在乐视手机和汽车业务上体现尤甚。例如,“乐Pro 3”供货出现问题,后台服务无法充分支撑前端销量,供应链压力骤增,再加上一贯伴随发展的资金问题,导致供应紧张,对手机业务持续发展造成极大影响。
对于乐视手机供应链相关传言,记者7日致电乐视移动总裁冯幸,冯幸表示正在开会,不太方便谈论这个话题。
不仅如此,人们也在关注,多元的业务生态和现有资金是否还能撑得住乐视的诸多“故事”?
四天蒸发百亿市值
对于贾跃亭的内部信,市场并未买账。
乐视网股价从11月1日收盘时的44.33元/股下跌到11月7日收盘时的37.85元/股,4个交易日跌幅近15%,蒸发市值已达约128.31亿元。
而乐视旗下公司控股的酷派集团(2369. HK)更在11月7日当日暴跌18.32%。
对于拖欠巨款的传闻,乐视网曾在2日公开称“并不存在拖欠巨额款项的情况”,同时传闻的资金链紧张导致缓发工资也属于“抹黑造谣”。
不过,乐视网的“辟谣”并没有停止外界的猜测和传闻。
在最新的贾跃亭公开信中,他承认了乐视存在资金紧张,“蒙眼狂奔、烧钱追求规模扩张”同时,“粮草供应不及时,后劲明显乏力”。
在乐视布局生态圈的过程中,上市公司乐视网(300104.SZ)的压力显而易见。
根据乐视网第三季财报显示,乐视网的总资产约288.7亿元,比去年底增长了70.0%,但同时负债余额约189.7亿元,资产负债率高达65.7%。虽然相较去年资产负债率77.5%有所下降,但负债总额和资产负债率仍旧很高,这无疑加大了资产管理难度,也增加了利息费用的支出,从而带来一定的偿债风险。
为了搭建乐视生态,乐视频频进行大手笔的资金用于长期项目。第一财经记者从乐视网的现金流量表来看,近几年乐视网的投资活动现金净流量远大于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且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呈下滑趋势。
1~9月份,乐视网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为5.4亿元,投资活动现金净流量为-72.6亿元,2015年和2014年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分别为8.8亿元和2.3亿元,投资活动现金净流量分别为-29.8亿元和15.3亿元。
其中,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滑32.9%,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分别实现160.1%、88.0%和197.9%的增长。
在最近的一笔48亿元定增中,根据乐视网披露的非公开发行股票发行情况报告书显示,发行价格确定为45.01元/股。伴随近几日乐视网股价暴跌,目前这些参与定增的机构和牛散也都被套。
“乐视刚刚进入手机行业时,通过资金开路,给供应商优厚的结款条件,账期大概是3个月,后来账期成了行业平均的6个月,由于资金链紧张,乐视可能希望供应商延长结款账期,一些供应商不愿意,传到外界就成为了‘拖欠货款’。”旭日移动终端产业研究所所长孙燕飚7日告诉第一财经记者。
不过供应商的问题是,从6个月账期,再到3个月从银行收到货款,供应商的回款期实际成为了9个月,年关难过,如果乐视延长账期,的确可能让供应商生产经营存在相当大挑战。
钱”烧“向了哪儿?
“LeEco战略实现节奏过快,组织与资金面临极大挑战。”贾跃亭称。
乐视对资金的需求已经远远超出乐视的融资能力。根据Wind资讯显示,自上市以来,乐视网累计募资约为145.4亿元,其中直接融资92.9亿元(其中首发7.3亿元,定向增发60.2亿元,发债券融资25.3亿元),间接融资52.6亿元。
与此同时,贾跃亭也在频繁进行股权质押,将资金注入到乐视非上市公司体系。在A股市场上,像贾跃亭一样拿出超80%的股权进行质押实数少数,股权质押大多发生在资金周转困难,资金流比较紧缺或借新补偿旧的情况下才会发生。
根据三季度财报显示,为了进行融资担保,乐视网前10大股东有三位进行了股权质押。其中贾跃亭质押5.71亿股,占其所持股份的比例为83.63%;第三和第四大股东刘弘和贾跃民分别质押了3785万股和4182万股,占其所持股份的比例为61.9%和95.2%。
在贾跃亭乐视体系发展过程中,首先是做视频内容,接着涉及终端,从路由器、电视到手机、汽车,逐步打造自己的“平台+内容+终端+应用”的内部循环业务体系。终端是乐视体系重要的一环,不过,给乐视终端的任务并不是盈利,而是如何快速扩大销量,争夺用户。有业内人士认为,通过销售硬件,乐视最终可能成为全球首个潜在拥有数以亿计愿意为内容付费用户的“内容运营商”。
然而,当贾跃亭将目光瞄向高价值用户数量更多的手机、汽车行业,而且继续补贴换用户模式,则将乐视引入到了无止尽的烧钱之旅。乐视花了多少钱?乐视造车100亿、收购酷派股权超过30亿、补贴1700万部手机……
乐视生态的子公司也在利用VC/PE进行融资。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今年8月份,乐视超级汽车获得新华联集团战略投资5000万美元,9月份又获得深创投、联想控股、泛海系、新华联、宏兆集团A轮投资10.8亿美元。
乐视移动智能也于2015年11月完成A轮融资5.3亿美元。但根据乐视官方数据显示,乐视手机两年时间累计销售1700万台,快速增长的同时也带来巨大成本压力,今年销售高峰期一个月采购成本已达到30到50亿,超出乐视目前承受能力。
乐视影业于2013年8月和2014年9月进行了两轮融资共计约5.4亿元。同时,在Wind资讯查询显示,乐视影业2015年在北京股权交易中心私募发行了2只债券,共计3亿元。
但是,手机、汽车目前所带给乐视在内容付费等方面的收入提升,远不能支撑如此庞大的支出。而乐视同时还在高速扩张其他子业务,这也是其所不得不频繁进行融资、资金链紧张的原因。
“乐视的资金紧张问题不是不能解决,”孙燕飚对记者说,“问题是贾跃亭愿意出让多少股份,而且乐视要形成内容收入和生态布局的良性循环至少要到2017、2018年,在所谓的‘资本寒冬’,投资人要价更高,贾跃亭的难题是,成功撑到2018年,即使乐视成功了,他可能也失去了对乐视的控制权,失去了自己的‘亲儿子’。”
{{item.suffixTags}} | {{ item.stockName }} {{ item.code }} | {{ item.close }} | {{ item.upDownPer }} | {{ item.upDown }} |
乐视网实际控制人贾跃亭发信承认乐视存在缺钱等问题,一路在蒙眼狂奔,并未形成真正的生态化反。那么,投资者们还会相信这“眼泪”和煽情吗?
有投资人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乐视造车消耗了太多的钱,贾跃亭现在必须赶紧把棋子布局下去。
打造一个电动汽车王国是贾跃亭多年前的梦想,为此他也自掏腰包100多亿元支持乐视汽车的快速产出。但步伐太快也拖累了乐视生态链上其他业务的发展。
11月6日,贾跃亭以一封看似“诚恳”的公开信,来反思乐视体系的问题。不少专业人士担忧贾跃亭公开认错,说明乐视体系的“故事”目前无法兑现,这对于上周已经经历大跌的乐视网来说,仍不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