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金融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这就是“特朗普效应”——美元指数一度破百!

第一财经 2016-11-14 17:39:00

作者:周艾琳    责编:石尚惠

时隔近11个月,美元指数又一度突破100大关,全球其他大类资产也与预期背道而驰。市场都在感叹——这就是“特朗普效应”。不少外汇交易员对美元指数的近期极限看到了105。

时隔近11个月,美元指数又一度突破100大关,全球其他大类资产也与预期背道而驰。市场都在感叹——这就是“特朗普效应”。

截至北京时间11月14日17:35,美元指数小幅回调至99.90,但后续上行动能不减。

上周三(11月9日),特朗普当选美国第45任总统,这一意外事件似乎正在重塑全球金融市场格局。特朗普对于如减税、扩基建、去监管等的主张大大抬升了通胀预期,这导致全球市场短暂跳水后迅速企稳回升,美元大幅攀升,美债收益率全面走俏。

资深外汇交易员顾驰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美元指数此前已突破98关键点位,那么之后离99、100就已经不远了,近期极限看到105。”

“100问题不大,要是加息的话,美元指数就直奔105了。”易信金融总部中国区首席交易官孙宇告诉第一财经记者。

除了特朗普当选使得市场不确定性暂消外,美元近期走升的直接原因就是美联储12月加息将近。美国联邦基金利率期货显示,美联储12月加息概率攀升至84%,与1月以来的最高水平持平,12月加息几乎板上钉钉。

上周五(11月11日),美联储副主席费希尔在智利中央银行的一次会议上表示,美联储已经接近实现其就业最大化和物价稳定的双重目标,并增强了加息的理由。本周市场焦点也将转向美联储,北京时间周四(11月17日)23:00,美联储主席耶伦(Janet Yellen)将在联合经济委员会就经济状况作证词,这将是本周的关键风险事件。

“在美联储加息强化的趋势下,欧洲银行业的风险暴露和英国脱欧的意外风险,使得美元具有保持强势的基础。我们认为,2016年美元指数近期可能再次突破100大关。”盘古智库宏观研究员郑联盛此前表示,本轮美元周期的升值起点应该是2013年年底,标志性事件是美联储宣布逐步退出量化宽松政策,如果以此为起点,美元应该还处在升值周期之中。从短期看,利率的相对变化有利于美元走强。

在郑联盛看来,一方面,美国经济整体相对向好,2016年9月份非农就业增加15.6万人,虽略低于市场预期,但仍然是较好的就业状况。美联储在12月份加息的可能性较大,这将直接导致美元与欧元、英镑等的利差变化,形成对美元保持强势的利率平价支撑;另一方面,英国退欧以及欧洲银行业问题可能会演化为美元指数的进一步走强,特别是市场对欧洲银行业的风险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低估。

与此呼应的是,人民币的下行压力重新回归。11月14日,在岸人民币兑美元官方收盘价6.8409,较上一交易日官方收盘价跌254点,较上一交易日夜盘收盘跌259点。

摩根士丹利首席经济学家章俊表示,“虽然人民币有贬值压力,但目前央行如果愿意的话,依然可以通过干预中间价维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

至于为何央行轻易让人民币汇率突破6.8这个市场的心理点位呢?章俊分析称,其逻辑在于:“如果国内经济下行压力较大,政府和央行在汇率层面就会相对谨慎,不希望在稳增长和稳汇率两线作战;但如果经济企稳,政府在稳增长方面压力减弱,就会在汇率层面容忍更大幅度的波动。根据目前8、9月份的经济数据来判断,中国经济年内实现6.5%的增长目标已经没有悬念。”

瑞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汪涛预计,2016年底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为6.8左右、2017年底为7.2左右。“如果美元走弱、美国不对中国产品提高关税,则明年年底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可能强于预期;反之,则2017年底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贬值幅度可能超过7.2。”

此外,本周美国将有多个重磅经济数据公布,包括周二公布的有“恐怖数据”之称的零售数据以及周四的消费者价格指数(CPI)数据。在美债收益率骤升背景下,通胀数据尤其值得关注。高于预期的通胀率将增加美联储加息压力,提升美元和收益率。从欧元兑美元下破行情来看,非美货币本周面临进一步下跌的风险。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