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有财产权及其保护体系的重要性到底有多大,此前并不为人类的知识体系所确切知晓,尽管不同的学科领域的辩论从未停息,但由于没有严格的科学证明,实际上并无共识,最著名的如奥斯卡·兰格与米塞斯、哈耶克的大辩论,兰格并未正面认输。近几十年以来,随着现代经济学的深入,产权理论成为专门学科分支,财产权影响经济发展乃至社会演化的逻辑才逐渐清晰,并逐渐在全世界获得共识。
中国社会对产权性质和意义的认识,也经历了渐进的过程。2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保护产权的意见》(下称《意见》)正式全文对外公布。这是我国首次以中央名义出台产权保护的顶层设计,代表目前为止最新的顶层设计思路。
此前的法律规定是渐进式的。2002年11月的中共十六大报告提出完善保护私人财产的法律制度。2004年的宪法修正案提出:“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2007年,全国人大又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
今天,在中国经济下行压力严峻之际、在中国经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阶段,这份《意见》具有基石性、方向性的意义。
在现代经济学的照射下反观经济史,产权的作用清晰明了。
远期的例子是荷兰、英国的崛起。工业革命之前,欧洲大陆强国如西班牙、法国以强化中央集权为发展方向,荷兰、英国则演化出财产保护的完整体系并顺势成长出现代
金融。初期,竞争优势似乎偏向于大陆强国,但结局落定以前,历史在竞争的天平上投下了关键砝码,胜利最终属于重视财产保护和利于科技创新的一方。
近期的例子是秘鲁摆脱困境的经验。秘鲁经济学家德索托(HernandodeSoto)成秘鲁总统的顾问后,帮政府快速确立产权并大规模减少管制。其效果是,过去二十年间,秘鲁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两倍于拉丁美洲其他国家平均水平。随着经济繁荣,威胁着整个国家的恐怖主义势力“光辉道路”逐渐瓦解。
我国的经济基本面当然既不同于英国也不同于秘鲁,但其中蕴含的经济规律却是一样的:产权保护是提升市场效率、促进经济分工演化的基石。
产权保护归根结底必须落实到司法层面。
尽管有以上多部法律条文,但产权保护的实际状况并不尽如人意。现行宪法、民法、公司法、合同法、行政法、刑法等法律法规中,不同产权并没有平等的法律地位。这些法律中多少都有产权不平等保护的意思表示,存在产权歧视、产权所有者歧视。比如我国宪法对公有制经济保护明显优于非公有制经济。物权法虽然明确了平等保护原则,但
同时规定了公共利益优先的基本原则,导致一些行政主体以“公共利益”之名,对私人利益滥施征收、征用。同时在司法实践中,司法系统的效率、执行力等等,也具体影响着产权权利形态。
所以未来落实《意见》,一方面是现行法律的修改,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方面,即实际司法执法情况。《意见》的实际效果能到什么程度,端赖司法系统的改革和实践。
特别值得肯定的是,目前这份《意见》广泛吸收了实践一线的经验和意见。据报道,《意见》是国家发改委牵头法律界参与起草的。2014年10月,国家发改委重大改革课
题《完善产权保护制度的研究》公开招标,北京德恒律师事务所中标。因此,《意见》对产权保护中存在的问题不遮掩、矛盾不回避,很接地气。它的实施效果值得期待。
分别是产股权、实物资产、无形资产跨境交易场内结算业务资质
随着钱凯到上海双向直航航线开通,中秘间单程海运时间更将缩短至23天。
被视为“长江之魂”的中华鲟,能迎来命运的转折吗?
许多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的现象与侵犯财产权利紧密相连,这也应该是《决定》将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并列同等强调的重要原因。
数据要素市场还处于“做大蛋糕”阶段,数据流通交易的规模、效率、规则均有待提升。数据要素市场还处于“做大蛋糕”阶段,数据流通交易的规模、效率、规则均有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