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日,在岸人民币跌破6.95关口,与离岸人民币价差持续倒挂。截止发稿,在岸人民币兑美元16:30官方收盘价报6.9547,较上一交易日官方收盘价跌139点,较上一交易日夜盘收盘跌69点。
而离岸人民币报6.9430元,价差已超过100点。对于在岸、离岸人民币价差持续出现倒挂,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研究院研究员赵庆明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在岸、离岸人民币倒挂有利于减轻人民币兑美元贬值压力。
赵庆明认为,离岸市场与在岸市场定价机制不同,尤其是离岸人民币市场定价更加市场化。考虑的因素更多且会包含对未来整个国际外汇市场的预期。产生价差倒挂,某种程度上反应了海外市场的预期。这是好现象。“离岸市场化的市场相对于在岸管理的人民币市场,有可能会提前反应,有利于减轻人民币贬值压力。”赵庆明说。
历史曾经出现过人民币在岸、离岸价差倒挂的情况。但总体而言比较罕见。人民币主战场还是在境内。知名外汇市场专家韩会师对本报记者表示,目前离岸市场贬值幅度比在岸小的具体原因可能比较复杂。
韩会师指出,有可能是市场对于未来美元进一步上行的力度有所怀疑。在人民币当前定价机制之下,如果美元指数上行速度下降,人民币对美元大概率会反弹。但也有可能离岸市场由于其他因素影响,没有升上去。
韩会师表示,离岸市场与在岸人民币市场不同,离岸人民币市场是一个投机主导的市场,机构之间的投机交易规模较大,来自于企业层面进出口实盘交易占比较少,所以离岸市场对国内央行政策非常敏感。但机构自营盘的头寸一般比较小,如果离岸机构预期境内市场将有大的变化,可能立即调整策略,而不会进行大规模的单边赌博。
“要在增强汇率弹性的同时,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要把防控金融风险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下决心处置一批风险点,着力防控资产泡沫,提高和改进监管能力,确保不发生系统性风险。”12月14日至16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
另一方面,12月16日外汇局公布的结售汇数据显示,11结售汇逆差2284亿元人民币(等值334亿美元)。 这一数字比10月结售汇146亿逆差扩大了188亿美元。
民生银行首席分析师温彬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10月份结售汇逆差相比9月有所收窄,但是我们看到11月环比再次扩大。美联储加息对全球市场影响很大,与人民币相关的数据变化都不乐观,面临比较大压力。
赵庆明指出,结售汇逆差扩大符合当前预期。11月人民币兑美元贬值幅度是过去几个月中最大的。市场恐慌情绪最强烈。所以表现为增加购汇,减少结汇。但结售汇逆差扩大也是阶段性的,一旦人民币贬值幅度减小,市场贬值预期改变,结售汇逆差将收窄。
外汇局发言人在答记者问中指出,11月份,在外部环境存在较大变化的情况下,我国跨境资金流动总体处于相对稳定的区间。主要受美联储加息预期进一步升温、美元汇率持续走强、全球主要非美货币普遍下跌的影响,11月份我国跨境资金流出压力较10月份有所增加。
外汇局发言人表示,总的来看,近期美元汇率走强对全球货币和国际资本流动带来了较大影响,但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贬值幅度相对较小,对一篮子货币汇率继续保持基本稳定,我国跨境资金流动中的一些积极因素继续发挥作用,能够较好地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
市场对人民币无明显单边升值或贬值预期,企业交易理性有序,未出现追涨杀跌的非理性行为。
外汇局表示,未来外资配置人民币资产仍具有较稳定和可持续增长空间;有信心、有能力继续维护外汇市场稳健运行。
中小行债券投资需保持合理的“度”;不寻求通过汇率贬值获取国际竞争优势。
截至发稿前,港元兑美元汇率仍录7.8499,接近7.85的弱方极值。
若美元对人民币继续跌至7.1~7.15区间,出口商可能会将更多美元存款换回人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