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证监会召开例会,以下为会议内容集要:
1. 证监会:抓住时机推动新股发行常态化
一方面,加大整顿资本市场秩序力度,严厉打击欺诈发行、违规信息披露、操纵市场、内幕交易等违法违规行为,改善资本市场生态,保护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
另一方面,抓住时机,推动新股发行常态化,扩大直接融资规模,加强上市公司再融资监管,禁止募集资金用于类金融业务,限制补充流动资金和偿还银行贷款。
邓舸表示,证监会积极推进新股发行和再融资市场化,其中扶贫方面,将贫困地区企业IPO项目全部纳入现场检查范围,以保证标准不降低。
下一步,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引导社会资金脱虚向实,构建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长效机制。
2. 2016年稽查执法通报:冻结资金20.64亿,查处28起老鼠仓
案件总量高位运行,共受理603件有效线索,立案调查302件,193名当事人被限制出境,冻结资金20.64亿,移送公安55案。
传统案件占比居高不下,信息披露违法内幕交易、操纵市场182件,占总量63%。
其中信息披露违法涉及中介机构新增立案25件,操纵案件中出现信息操纵、跨市场操纵、国债期货操纵等新型案件。
另外,查处老鼠仓28起,新三板案件14起。证监会将持续打击超比例持股未披露、从业人员买卖股票、非法传播信息、违法发布研究报告等行为。
2017年,证监会将继续加强执法,严惩资本大鳄,逮鼠打狼。
3. 证监会:金融类交易所是重点整治对象之一
对于目前正在进行的清理交易场所“回头看”行动,邓舸表示,金融类交易场所是重点整治对象之一。
根据安排,到2017年6月30日仍未整改规范或通过部际联席会议检查的,将予以关闭,银行、支付等机构将停止提供服务。
4. 证监会:发布避险策略基金的指导意见
为规范保本基金的发展,证监会2011年发布指导意见,目前存续保本基金151只,总体运作平稳,未出现到期不能保本的情况。
不过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保障机制存在一定问题。
二是保本策略可能失效的问题。部分保本基金为了提高收益率,存在将低等级信用债纳入稳健投资范围、期限错配、风险放大倍数过高等问题,基金净值波动加剧。
三是保本基金快速膨胀可能的风险。随着规模增大,部分基金管理人大量集中发行保本基金,若出现到期亏损无法赔付情况,可能会存在问题。
发言人邓舸表示,为避免投资者形成刚性预期,本次将“保本基金”调整为“避险策略基金”。
新规还将取消责任连带担保机制,限定规模上限,完善基金管理人风控管理要求。实施新老划断,存续保本基金按照合同运作,到期前不得增持不符合规定资产,不得增加剩余期限,不得增加风险放大倍数。到期后,应当符合新规,更名为避险策略基金,不符合的应转为其他类型或予以清算。
5. 证监会回应“为IPO迁址贫困县”:不支持为上市买通道
证监会周五表示,将按照依法合规的原则,对贫困地区企业优先安排的同时,审核标准不降低、环节不减少,还会安排对中介机构进行现场检查。
同时坚持精准扶贫的原则,鼓励上市公司产业扶贫与贫困地区实际情况相结合,不支持“单独为上市买通道”、“利用政策钻空子”等形式主义行为。
同时考虑推出相关细则。不过,发言人表示,企业只要切实在当地开展经营,促进当地就业,贡献财政收入,支持当地经济发展,就不会影响其享受绿色通道。
6. 证监会:发布期货公司柜台系统接口规范金融行业标准
目前各期货公司缺乏完整的柜台系统解决方案,导致系统间业务交互困难;日常业务参数无法实现同步,造成参数管理负担;市场技术周期长,制约业务创新等。
新规的制定,旨在提升行业效率,降低行业成本,满足快速发展需要。
邓舸表示,之后证监会还将组织制定多项金融行业标准。
优化主动管理权益类基金收费模式;强化基金公司与投资者的利益绑定;提升行业服务投资者的能力。
全力支持中央汇金公司发挥好类“平准基金”作用,配合中国人民银行健全支持资本市场货币政策工具长效机制,更好发挥市场各参与方的内在稳市功能。
证监会制定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暂缓与豁免管理规定》,自2025年7月1日起实施。
下周一季度经济数据将公布;第五届消博会等多个会议将举行;成品油迎调价窗口。
进一步完善全链条全生命周期的多层次市场服务体系,加力支持优质民营企业做强做优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