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纳德·特朗普并不认为担任美国总统的人就得是个多边主义者。各政治派系的人对此似乎都没有什么争议。在他最具争议性的一系列竞选宣言中就包含了一些认为北约已经过时的言论,而这一立场则预示着他对其他多边组织和同盟的态度也不甚友善。
然而上任后特朗普退了一步,向驻佛罗里达州坦帕市的美国中央司令部(统辖中东地区美军)的一众听众保证说:“我们坚决支持北约。”并解释说他与联盟的“矛盾”是要让所有成员都充分合理地分担防务支出,而非根本的安全安排。
这一稍微变化的观点可能反映了一种新的领悟(无论是来自于听取安全简报,还是突然发现自己当上了美国总统这个事实):这个世界真是个危机四伏的地方。以致让一个发誓要实现“美国优先”的总统,似乎也认识到一个可以让各国追求共同目标的框架也不是个坏东西。
如今问题在于总统对北约的看法,是否适用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世界银行、世界贸易组织(WTO)和巴塞尔银行监督委员会。对此特朗普的竞选轨迹及其推特上的言论让人高兴不起来。早在2012年他就曾发推文批评世界银行“把贫困跟‘气候变化’硬扯在一起”,还抱怨说“真不知道为啥这些国际组织都那么低效”。
同样,去年7月特朗普提出如果WTO限制他征收关税就可能会让美国退出。他还在竞选期间多次发誓要退出巴黎气候协议。但特朗普对北约立场的变化表明,他可能会意识到借助这些组织来行事的优点,因为他即将认识到世界经济也不是什么太平的地方。
在选举之后,特朗普转而表示对巴黎气候协议持开放态度。他的立场似乎不是要否认全球变暖的存在,而是坚持认为减缓气候变化的政策不会给美国公司带来不合理的负担。
当然,防止美国生产商承担过多竞争负担的方法,是确保其他国家也要求本国公司采取措施缓解气候变化,从而保持公平竞争。这正是巴黎气候协议的目的。
巴塞尔委员会的资本充足率标准也是如此。对于美国银行来说,持有更多资本并不是没有成本的,这一点估计现任特朗普国家经济委员会主席的高盛前总裁盖瑞·科恩(GaryCohn)已在总统耳边唠叨无数遍了。平衡这一领域的竞争环境意味着要求外国银行也持有更多的资本,这正是巴塞尔进程的要点。
特朗普或许会同样认识到当委内瑞拉崩盘或墨西哥因为自己那些政策而发生危机时借助WTO行事的好处。1995年,美国财政部通过汇率稳定基金向墨西哥提供了财政援助。2008年,美联储为巴西提供了300亿美元货币互换额度以助其度过全球金融危机。但想象一下未来:一方面特朗普的支持者会对面向外国的“纳税人救助”抱怨纷纷,另一方面墨西哥官员也会极为愤怒,因为引发危机和提供援助的竟然是同一个特朗普政府。因此双方肯定更愿意通过IMF来协调。
特朗普显然对奥巴马政府在任期末尾紧急再度任命其选定的金墉(JimYongKim)担任世界银行行长的做法相当不满。但他清楚地认识到发展援助的好处。在他说美国应该“停止向那些憎恨我们的国家发放援助”的时候,也发现不出手帮助贫穷国家可能会导致不稳定。
这似乎是一个特朗普乐于采取双边行动的领域,这样他就能坚持说没有美国资金被用于计划生育,从而在因提供援助而收获掌声的同时堵住保守派的批评声音。与此同时,尽量减少美国在世界银行的作用将导致中国要么直接扩大在世界银行内部的势力,要么通过由其牵头组建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来扩大影响。
特朗普对多边主义立场的真正考验将是如何与WTO打交道。说服美国国会同意企业和个人所得税改革,一项总额为1万亿美元的基础设施建设动议以及一项取代奥巴马医保的改革,都不是容易的事。这样做需要耐心,但耐心可不是特朗普的长处。这意味着他会忍不住单方面行事。
特朗普可以单方面做的其中一件事是对进口商品征税——这可能违反世贸组织规则。而我们也很快会知道这些规则究竟能不能拦得住他这个人。
(作者系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剑桥大学教授。版权:ProjectSyndicate)
金垣洙认为,当前全球社会正经历三重危机,即外部威胁、全球治理体系渐趋支离破碎以及全球领导力衰退。
蓝佛安指出,中国将采取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推动实现全年预期增长目标,继续为全球经济带来稳定和动力。
IMF将今年美国经济增速预测下调0.9个百分点至1.8%。
IMF将于下周公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显著下调了经济增长预测。
全球服务贸易的增长预计将从去年的6.8%放缓至今年的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