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A股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内地资金“兴风作浪” 美图股价坐上“跳楼机”

第一财经APP 2017-03-20 20:13:00

作者:李隽    责编:林倩

内地的“敢死队”资金已经开始主导不少香港科技股的走势,未来不排除美图等公司会继续有一波炒作,但风险也很大。

连日暴涨之后,3月20日下午美图公司股价坐上“跳楼机”,收跌11.56%。业内人士认为,这说明内地的“敢死队”资金已经开始主导不少香港上市的科技股的走势,未来不排除美图等公司会继续有一波炒作,但风险也很大。

周一,美图公司(01357.HK)上演“大跳水”,早盘涨幅10%,午后一度飙升至28%,市值近千亿港元。下午三点前美图公司股价风云突变,直线跳水,最终收跌11.56%,全天振幅42.50%,成交额高达37.8亿港元。

内地资金“兴风作浪” 港股“多走两步”?

3月6日,港股通标的股调整,美图公司、IGG、周黑鸭等被纳入名单,随后相关个股便开启了暴涨模式,美图公司多次挤身港股通十大活跃成交股,3月20日美图更是成为十大活跃股之首。

美图公司的盘后数据显示,港股通(沪)买入和卖出分别为4.08亿港元和4.22亿港元,港股通(深)买入和卖出分别是2.48亿港元和2.34亿港元,相比37.8亿港元的总成交来看,无论是买入和卖出,占比都是17.4%左右。

深圳一位私募人士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虽说美图港股通的成交只占总成交百分之十几,但相对其他港股公司来说,其实已经算比较高的数字了。现在不少内地私募开了香港公司,A股敢死队都转战港股了,沪港通也提供了更多“割韭菜”的机会,15港元左右其实是一个不错的买入点位,未来预计美图股价会出现高位震荡行情,等港股行情本轮见顶之后,再随着大盘一起跌。

博大资本行政总裁温天纳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近日内地科技类股份表现相当突出,以腾讯为例,市场均看好其业绩,导致股价不断上升,这也拉高了科技类股份的股价。但是美图的股价表现则需要留意,首先企业上市并非太长的时间(去年底上市),股价冲破23元后直线下堕。估计不少投资者进行抛售,与套利交易有关。此外,美图的盈利模式及未来增长动力有别于其他科技类股份,也造成不少投资者套现离场,一窝蜂争相离场,造成股价在下午呈现戏剧性的变化,也反映出不少IPO进场的投资者在高价选择套现。

海通证券策略分析师荀玉根认为,越来越多的内地投资者参与港股。虽然两个市场差异还很大,但终将融合,人流和资金流决定了这是趋势。随着制度环境和投资者结构逐步趋同,两个市场都往中间走一走,最终融合,从市值和资金体量看,也许港股要多走两步。

庞大用户如何变现?

至今依然处于亏损状态的美图,未来到底能否把庞大的存量用户变现,从而实现盈利,是当前投资者争议的焦点。南华金融集团策略师岑智勇则向第一财经记者称,美图公司本身还没有盈利,目前难以估值;另一方面去年底才上市,当前市场上流通盘不多,也比较容易造成大起大落。

美图公司将于3月24日发布2016年度业绩报告,此前招股书显示,其2014年、2015年及2016年上半年30个月内,累计亏损高达61.8亿元,仅2016年上半年就亏损21.9亿人民币,较2015年上半年13亿元的净亏损额扩大近七成。

招商证券(香港)认为,自2008年推出首款人像美化应用美图秀秀以来,美图公司已形成一个在线美丽生态系统,月活跃用户多达4.56亿(截止至2016年10月)。根据AppAnnie的统计,美图公司在2015年跻身中国第五大iOS非游戏应用开发商(按下载量计)。由于美图公司可满足大众对美丽的需求,预计在2015-18年其月活跃用户数将以21%的复合年增长率上升,到2018年达到6.63亿。随着其专注美丽的社交生态系统进一步变现。

国海证券分析师孔令峰认为,美图作为一款美颜垂直领域的龙头公司,月活用户约为4.56亿,但目前公司主要是通过销售美图相机实现盈利,2016年上半年半年销量28.9万部,收入5.5亿,流量转化率低于2%。美图与当年的网易具有类似性,具备上亿流量,初期转化率不高,但只要保持产品对用户的粘性,开发及打磨产品,将在多个应用场景转化变现。瑞信则称,美图正尝试从广告、电子商业及手机游戏变现,贡献虽然不大,但尝试已见成果,估计要达致变现需要一定时间。

不过,也有一位不认同美图的行业研究员向第一财经记者称,有用户储备不见得就可以带来盈利,对美图来说如何造就更强的用户粘性,才能有更好的变现。近日股价波动,是比较典型的A股市场“坐庄”炒作手法,而港股市场没有涨跌停板也加剧了这种炒作,其实跟基本面关系不算很大;另外,用户对美图的使用方式,是在不停的干活,这跟陌陌和微博等用户在看信息,模式上有比较大的差别,投资者需要留意这些区别,这可能导致美图的用户储备暂时难以转化为收入。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