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金融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亚洲金融危机20周年:东盟+3地区韧性渐强

第一财经 2017-05-08 20:53:00

作者:周艾琳    责编:后歆桐

1997年7月2日,亚洲金融风暴席卷泰国,随后横扫马来西亚、新加坡、日本、韩国、中国香港等,东盟+3地区几乎无一幸免。20年转瞬即逝,如今东盟+3地区的经济前景已有所改善,AMRO预计2017年和2018年本地区GDP将分别增长 5.2%和5.1%,同时通胀可控。

1997年7月2日,亚洲金融风暴席卷泰国,随后横扫马来西亚、新加坡、日本、韩国、中国香港等,东盟+3地区几乎无一幸免。20年转瞬即逝,如今东盟+3地区的经济基本面究竟如何?什么样的改革措施推动了该地区的发展?若是危机再度来袭,该地区是否有足够的弹药加以应对?

近期,东盟与中日韩宏观经济研究办公室(AMRO)发布了AMRO《2017年度东亚经济展望报告》(ASEAN+3 Regional Economic Outlook 2017)。“随着全球贸易与投资的复苏,东盟+3地区的经济前景已有所改善。尽管全球经济仍存在不确定性,我们预计2017年和2018年本地区GDP将分别增长5.2%和5.1%,同时通胀可控。”

值得注意的是,AMRO认为,该地区两个最大的经济体——中国和日本的增长依然稳定和强劲。即便全球金融市场波动持续,本地区的新兴市场经济体,包括韩国,东盟5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和泰国)和越南,依然保持韧性;发展中东盟经济体,包括柬埔寨、 老挝和缅甸,经济将继续增长且从地区一体化中获益。

20年前,该地区国家受到了亚洲金融风暴的重创,但随着该地区推动结构性改革、减少外债积累情况、扩大外汇储备扩大、实行灵活汇率制度、国际收支失衡减缓,其抵御外部风险的韧性不断强化。

东盟10+3地区经济前景改善

AMRO认为,东盟+3地区的经济增长主要由国内需求驱动,同时也受益于近期的出口反弹。尽管该地区增长前景改善,但外围风险仍不容小觑。

全球政策不确定性对于东盟+3地区的溢出效应主要是通过贸易和金融渠道。贸易方面,受到特朗普政府保护主义政策预期的影响,那些对美贸易顺差较大的东盟+3地区经济体可能受到较大影响较大;在金融方面,全球金融市场条件随着美国加息而收紧,政策不确定性加剧了金融市场波动性,新兴市场整体面临资本外流风险。

AMRO认为,中国和日本的经济增长将成为东盟+3地区的基石。中国经济增长短期趋稳,结构性改革持续推进,生产者价格不断大幅上升。“中国的稳定增长态势将推动东盟+3地区增长,中国对这些地区的进口需求上升。”AMRO也建议,中国未来需要加速国企改革、持续推进工业企业去产能,抑制公司债务增长和防治金融稳定风险,上述方面都将是中国面临的主要挑战。

就该地区的另一个“领头羊”日本而言,AMRO认为日本经济增速有望在2017年维持强劲势头,高于潜在增速,这主要受到外需和宏观经济政策支持。

随着全球金融波动性加剧,“在权衡经济增长与金融稳定时,我们鼓励政策制定者优先考虑金融稳定。虽然本地区外汇储备充足,但政策空间更加有限,同时全球政策环境也更加不确定。”AMRO提及。

东盟+3地区国家主要是指东盟+日本、中国、韩国,东盟十国包括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 泰国、新加坡、文莱、柬埔寨、老挝 、缅甸和越南,前五国是创始国。

危机经验仍值得借鉴

亚洲金融危机作为一个标志性事件,深刻地影响了政策制定者对危机管理和解决的看法,推动建立了AMRO与清迈倡议多边化(CMIM)。

20年前,四方面问题导致了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第一是资本账户自由化,而且是在没有建立完善的资本管制防火墙的情况下;第二是外债风险。90年代中期,亚洲主要发展中国家的外债占国民收入(GNI)比率高达40%。而其中短期外债又占了很大一部分,这导致外资撤离时发生踩踏效应和偿付危机;第三个是国际收支失衡,外汇储备不足。例如1995年,泰国等国家的经常账户逆差/GDP比率接近10%;第四是缺乏弹性的汇率制度,当时各国在货币明显高估的情况下,为了维持固定汇率而加速消耗外汇储备,这都给对冲基金做空留下了空间,最终导致了汇率的断崖式下跌。

即使在今天,亚洲金融危机的经验教训仍然是宝贵的:应将政策重点放在来自金融市场和资本外流的风险上;强调各经济体间金融风险的快速传播和相互影响;应重视建立更灵活和更积极响应的政策框架应对外部冲击。

对比西方国家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缓慢的复苏进程,东盟+3地区在20年前的危机后则采取了严格且痛苦的结构性改革和一系列整顿措施,并因此快速复苏,这也从侧面突出了改革的紧迫性。

AMRO表示,在该地区遭受亚洲金融危机冲击后的第一个十年中,为重构经济增长的基础,受影响的经济体进行了根本性的政策调整,包括实施更有纪律的货币政策及更灵活的汇率制度,强化金融监管框架,进行了财政整顿以及改革了企业和金融部门。同时,各经济体也积累了抵御风险的外汇储备。

“经过这些政策调整,本地区有了更为坚实的经济发展基础和更好的宏观政策管理。有鉴于此,本地区经济体经受住了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小。”AMRO表示,从2007年到现在的十年间,本地区受益于扩大的区内贸易及投资。同时,本地区通 过更积极的政策框架来管理资金流入对金融稳定造成的影响。

此外,由于各经济体加强了国内政策框架,提高了抵御外部冲击的能力,深化了区域财金合作,东盟+3 对外部冲击的韧性有所增强,并有能力让经济保持相对强劲增长。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