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在“中国数据创新行”启动仪式上,与会学者讨论认为,数字经济的爆发需具备三个前提。中国将快速崛起于以顶层规划、区域实践、创新环境和产融互动打造的“数字强国”。
在顶层设计上,中国政府已推出了网络空间战略、中国制造2025等战略,这成为整个产业演进的巨大推动作用;其次,鼓励区域创新,八个试验区的设立就是典型,不同的区域结合本地的特点和资源的禀赋条件,提出全新的发展战略和发展方向;第三,在创新环境构建上,基于数字经济的新业态必将带来产业监管方式的变革。
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科技创造出新经济形态——数字经济,正成为转型升级的重要驱动力,也是全球新一轮产业竞争的制高点。根据中国信息化百人会课题组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2016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已达到22.4万亿元人民币,占GDP比重达到30.1%;2016年我国数字经济增速高达16.6%,分别是美国(6.8%)、日本(5.5%)和英国(5.4%)的2.4倍、3.0倍、3.1倍,增速位居世界第一。
波士顿咨询发布的《数字经济下就业与人才研究报告》预计,2035年中国整体数字经济规模接近16万亿美元,总就业容量4.15亿。这表明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数字经济将持续不断为中国各行各业带来发展契机。
2016年,中国大数据产业取得了里程碑式的发展,从理论规划迈进全面建设实施阶段,以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的批复设立为重大举措。国家对大数据产业区域发展进行整体规划布局,共计批复了8个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四大板块”,分别从数据要素流通、数据资源统筹、区域协同发展等方面,全面推进国家试验向纵深发展。
今年是国家实施大数据战略、推进数字经济的关键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2017年政府要“推动‘互联网+’深入发展、促进数字经济加快成长,让企业广泛受益、群众普遍受惠。”
据了解,“中国数据创新行”活动由贵州首发,历时一年,将分别在贵阳、北京、上海等地举办中国国际大数据挖掘大赛、Sino Open Data Apps 中国开放数据创新应用大赛、中关村大数据日主题峰会、阿里云天池余震捕捉AI创新大赛等系列活动。该活动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信部、国家网信办共同指导,交通部、环保部等多部委联合主办,八个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参与。
亚马逊观察到某些品类的购买量有所增加,这可能表明人们为了应对任何潜在关税影响而提前囤货。
2024年,中国的小程序游戏市场收入达到398.36亿元,同比增长99.18%。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了加快数字经济发展体制机制建设和完善数据要素市场制度规则的重要性,旨在通过深化市场化改革,推动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建设,以激发企业创新活力,促进数据要素的有效流通和价值实现,进而赋能高质量发展和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21世纪,全球正处于智能化变革的浪潮之中。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前沿技术的突破,人形机器人应运而生,成为世界各国角逐科技高地的焦点。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制造业亟待升级、教育需求多元化,这些社会现实为其发展提供了沃土。从国际看,科技巨头纷纷入局,抢占人形机器人市场份额,试图主导产业走向;国内政策大力扶持,资本涌入,产学研紧密合作,一场围绕人形机器人的科技竞赛悄然展开,它承载着提升生活品质、变革产业结构、彰显科技实力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