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科技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北斗定位+AR”找到新应用场景:燃气管道检修

第一财经APP 2017-06-12 21:56:00

作者:高歌    责编:彭海斌

根据从地理信息系统导出的真实数据通过讯腾智科开发的基于北斗的增强现实巡检系统,一线人员可以放下厚厚的地图,通过AR头盔与北斗差分平板实现埋地管线的精准定位。

不同于此前通过笔记本电脑查好设备坐标信息,再使用定位设备现场探测巡检的繁复过程,使用国家北斗精准服务网与增强现实技术的结合在未来或许可使燃气巡检更加精确,从而事半功倍。

北京燃气AR系统研发人员潘杰告诉第一财经记者,根据从地理信息系统导出的真实数据通过北京燃气开发的基于北斗的增强现实巡检系统,一线人员可以放下厚厚的地图,通过AR头盔与北斗差分平板实现埋地管线的精准定位。

利用北斗定位技术之后,通过巡检员身上佩戴的仪器,可以了解到他巡检管线的地方、频次与是否到位,也可以在时间与空间上了解燃气管道的巡检状况,这对于燃气的安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当然,由于后期还有很多的功能等待开发,后台的大数据何时能够接入都是不确定因素。

燃气管道可视化

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最新发布的《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白皮书》显示,2016年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体产值已突破2000亿元大关,达到2118亿元,较2015年增长22.06%。其中,包括与卫星导航技术直接相关的芯片、器件、算法、软件、导航数据、终端设备等在内的产业核心产值达到808亿元,北斗对产业核心产值的贡献率已达到70%。

具体到行业来看,国务院《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指出:实现电力、燃气、交通、水务、物流等公用基础设施的智能化水平大幅提升,推进北斗导航卫星地基增强系统建设,面向公众实际需要,重点在灾害防范与应急处置等领域,加强北斗导航、地理信息等技术的集成应用,创新服务模式。

北京燃气就在探索一个新的服务模式——基于北斗精准定位的增强现实巡检系统,通过结合北斗的精准定位功能,在真实的地理环境中将地下的管道进行三维可视化。潘杰说,目前我们通过北斗差分定位平板获取巡检人员的实时地理坐标位置,再通过后台GIS系统调取该坐标位置周边一定范围内的管网设备信息,并实时绘制出三维可视化管网模型,以增强现实的方式将埋地燃气管网及其信息呈现在巡检人员眼前,并且可以随着使用者的走动实时动态加载可视范围内的管网信息。

工业可视化需要跟行业进行更深度的结合, AR仅仅是为工业可视化提供了更新的手段,进一步丰富了呈现方式。“目前能够呈现出的更多的是可视化的部分,这是我们的第一步,主要是靠增强现实的显示方式和北斗定位相结合而完成的。因为北斗目前可以达到分米级定位,如果误差超过管道的直径,定位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业内人士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他表示,北斗定位技术等应用在智慧城市、燃气、水务业务等各项业务的发展中对北京控股集团都有所助益。

在此之前,北京燃气的工业可视化更多应用的在PC端或是移动端。此前,切入点是燃气的培训,让新员工更快地掌握阀门等的操作流程。这样可以降低建立实体培训中心的成本,也可以规避新员工因操作不当对自身及环境的安全可能造成的危害。

信息化是长期过程

信息化完备是一个长期过程。

将北斗定位与AR的功能打通之后,意味着会有很多衍生的功能接入,将会有很多不同的呈现方式。目前尚处开发阶段的基于北斗精准定位系统的增强现实巡检系统的终端分为AR头显与北斗差分平板电脑(内含北斗差分定位模块)。未来的头显发展的方向是集成可视化、定位甚至仪器。仪器的探头安装在管道上,目之所及便可通过激光测试泄漏气体的成分。

据了解,除城市燃气、城镇供热、供水排水、电力电网、交通运输、建筑物形变监测、工程机械作业、边防安全等市政管网领域可成熟应用北斗精准服务以外,也可实现其他类似应用,由此可形成超过1500亿元的北斗精准位置服务新兴蓝海市场。

不过,迎来这一天还有很多技术难关需要克服。

目前AR的设备并不成熟,国内的生产厂商数量较少并且产品也不能完全满足需要。除了AR设备方面受到一定的限制,还受限于目前北斗动态定位的精准程度,尽管目前北斗信息定位技术开发出分米级定位了,但是距离动态实时的高精准定位尚有差距。此外,工业大数据的建设程度也直接影响着系统的功能。随着数据不断丰富、地基增强越来越多、环境越来越成熟,动态定位的能力也会更加稳定,工业信息可视化技术也将随之不断发展。

2016 年,我国政府连续发布了多项支持北斗产业化发展的指导政策,如《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发展规划(2016-2020)》等等。

预计到2020年,我国卫星导航产业规模将超过4000亿元,北斗产业规模将达到2400亿元。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相关阅读

省政府批复!南京多区最新定位出炉

根据规划,各区将在筑牢安全发展的空间基础、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提升城乡空间品质、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坚决维护规划严肃性权威性等方面持续发力。

19 02-27 13:30

官方通报“重庆燃气收费异常”:责令重庆燃气集团立即整改,拟处罚金810万元

调查组已将相关情况通报该企业上级单位,责令其深入开展内部调查,严肃问责处理相关责任人,并成立专项工作组入驻重庆燃气集团开展为期3个月的专项整治。

82 02-14 17:46

我国各种类型的北斗终端设备应用总量接近2700万台/套,同比增长17.4%

截至今年上半年,我国北斗产业发展综合指数为1431点,同比增长9.07%,产业正在稳步迈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67 2024-09-12 14:12

中国民营公司批量发射低轨卫星,空天信息产业有何机遇

随着未来更多的移动设备将支持直连卫星,提供卫星通信服务,无人驾驶车辆和智能网联设备也将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应用,推动自动化技术的广泛普及,并使低空经济等领域的发展受益。

251 2024-09-06 13:21

中国星网将推行北斗规模化应用;超高纯石墨领域取得重大突破丨明日主题前瞻

中国星网将推行北斗规模化应用,明年北斗将在这些领域落地;我国首个空天遥感数据要素评估服务平台投入运行,数据要素市场规模有望接近2000亿元。

212 2024-09-03 22:35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