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工信部召集中国铝业等企业和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召开座谈会,引发市场猜想。据了解会议内容的人士透露,工信部负责人表示必须严格推进供给侧改革,不过未给出电解铝具体减产目标。综合多方消息,参会的企业包括中国铝业、国家电投集团、神火集团、云铝集团、魏桥集团、信发集团、东方希望集团、新疆天山铝业、锦江集团、其亚集团。此次会议以了解电解铝企业上半年运营情况为主,与会企业反映了上半年各自在生产运营和政策执行中的问题,以及对下半年电解铝行业运行趋势的判断。
业内专家表示,电解铝行业目前的开工率维持在80-90%之间,不存在严重过剩的情况。即便是阶段性过剩,也是一个处于上升期的行业,产品较多元化,在很多领域的消费应用还有待增长。有关部门加紧推进电解铝供给侧改革,企业或多或少会作出减产姿态,也有部分真实产能够降下来。但完全按照要求进行减产或停产有一定的难度。
虽然工信部目前并未给出具体减产目标,但在当前供给侧改革持续深入的背景下,以及在全国大气污染防治面临严峻局面的情况下,限产、减产将势在必行。此前,2017年4月发改委下发《清理整顿电解铝行业违法违规项目专项行动工作方案》,进一步明确规范电解铝行业投资建设秩序,严管严控新增产能。受此影响,我国电解铝产能置换工作进入密集交易期。仅6月份截至23日就有5条信息发布,涉及4家企业。其中指标需求信息2条,涉及产能130万吨,指标出让信息2条,涉及产能18万吨,产能置换信息1条,涉及产能4万吨。日前,又有报道称新疆正在开展电解铝的专项督查行动。这一切表明,电解铝供给侧改革正在加快推进。
据中铝网数据显示,28日各地铝价在13680-14150元/吨,普遍上涨95-120元/吨。当天电解铝夜市期货价格也稳步走高,主力8月合约收报13965元,较盘前上涨35元。工信部召开的行业座谈会已经成为支撑电解铝市场价格的动力来源。
在上市公司中,中国铝业(601600.SH)是国内电解铝产业的龙头企业,其2016年度原铝业务收入335.21亿元,占其全部业务收入的23.27%。受益于近年来的供给侧改革,中国铝业的经营业绩逐年增长,已摆脱亏损困境,今年一季度更录得利润3.9亿元,同比大增2068%。此外,南山铝业(600219.SH)、云铝股份(000807.SZ)等业内主要企业的利润也出现大幅增长,估值水平尚属合理,值得持续关注。
{{item.suffixTags}} | {{ item.stockName }} {{ item.code }} | {{ item.close }} | {{ item.upDownPer }} | {{ item.upDown }} |
进一步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以深化投融资综合改革为牵引,全面启动实施新一轮资本市场改革,推动各项改革举措平稳落地,取得可感可及的改革成果。
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上打头阵,在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上勇争先,在落实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上走在前,在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上作示范。
“立足天津实际,坚持因地制宜,把推进科技创新、产业焕新、城市更新,盘活存量、做优增量、提升质量作为工作抓手,扎扎实实地做。”
扎实推进重点领域改革,着力破除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创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