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大政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就业持续向好助力包容性增长,新一线城市开抢人才

第一财经APP 2017-07-30 20:52:00

作者:郭晋晖    责编:任绍敏

新一线城市的人才争夺战已经打响。这些城市正在纷纷出台颇为抢眼的“送户口送钱送房租”等优厚政策来吸引人才。

2012年,小超从国外读完MBA在北京一家咨询公司工作一段时间后,就决定与海归丈夫一同去成都,当时她已经获得了好多人求而不得的北京户口。

小超离开北京最现实的原因是高昂的房价和每天长时间的通勤压力。正好一家知名外企刚在成都高新区建了分公司,小超的丈夫便接受了这个offer。如今,5年过去了,他们两口子已在成都扎根下来,孩子房子都有了,小日子过得富足而舒适。

小超是走向“新一线”城市就业的“先行者”。自十八大以来,我国的就业结构不断优化,区域就业格局更加合理,中西部经济的高增长创造出的就业岗位吸引了大量人才,成都、武汉、长沙等新一线城市的人才争夺也成为近年来就业领域的新现象。

2012~2016年这5年间,虽然我国的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但我国的就业形势基本稳定,就业人数增长、就业结构都保持了非常好的态势,就业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个突出亮点。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上个月在大连夏季达沃斯开幕致辞中表示,就业是衡量经济运行状况的关键指标,稳增长主要是为了保就业。“没有比较充分的就业,就谈不上包容性增长,增加收入、创造社会财富也就成了无本之木。”

就业岗位和居民收入齐增

十八大报告要求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并要求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

来自重庆的水暖工王荣告诉第一财经记者,最近几年建筑工地的农民工工资增长很快,他现在一天可以赚到300多元,是十年前的好几倍,而且也不会像过去一样常常被拖欠工资。更让王荣高兴的是,今年以来活儿特别多,往往是一家还没干完,包工头就已经把下一家的活儿给他安排好了。

人社部的数据显示,过去5年间,我国累计城镇新增就业达到了6524万人,年均1300万人以上。人社部新闻发言人卢爱红说,5年时间内累计新增就业达到6000多万人,这在世界上是极为罕见的。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邢志宏认为,经济增长的效应是就业形势能够持续向好的重要原因。当前中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常态,在经济增速换挡的过程中,经济的增量并没有缩小,反而是在稳步扩大。

邢志宏说,今年上半年,GDP的增量达到了2.35万亿元,比去年同期还多增了2000多亿。如果设想我国的劳动生产率比较稳定,在这样的情况下,经济增量的扩大就意味着新增的就业规模也在稳步扩大。

经济发展是稳定和扩大就业的源泉所在。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2 ~2016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速分别为7.9%、7.8%、7.3%、6.9%、6.7%,由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同期,全国就业人员总量保持了平稳增长,分别达到76704、76977、77253、77451和77603万人,年均增长225万人。

面对需在城镇就业的新成长劳动力每年达1500万人左右的压力,各级政府不断丰富完善促进就业创业的政策措施,确保了就业预期目标的超额完成。2012年,我国城镇新增就业1266万人,2016年达到1314万人,并且2013~2016年连续4年保持在1300万人以上,累计新增就业超过6500万人,超额完成每年的目标任务。

在过去5年,与就业岗位同步增长的还有居民收入,这意味着我国劳动者的就业数量和就业质量都有了大幅提升。

数据显示,2016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616元,比2012年增长39.3%,实际增长28.6%,年均实际增长6.5%。2016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363元,比2012年增长47.4%,实际增长36.3%,年均实际增长8.0%。

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也在持续缩小。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实际增速快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速1.5个百分点。2016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为2.72(农村居民收入=1),比2012年下降0.16。

李克强表示,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速保持同步,基尼系数逐步缩小,中等收入群体稳步扩大。这对一个13亿多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来说,是对包容性增长的重要贡献。

双创带来就业倍增效应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研究所所长曾湘泉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双创和商事制度改革对于促进就业的作用不能低估,尤其是大学生创业和农民工返乡创业明显改善了这两个重点群体的就业状况。

五年来,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蓬勃发展,市场主体大量涌现,创业成为带动就业增长的重要源泉。

2013年至2016年,全国新登记市场主体分别为1131、1293、1480和1651万户,年均增速13.4%;其中新登记企业分别为250、365、444和553万户,年均增速30.3%。据有关部门测算,2016年初创企业新增招聘岗位数超过240万个,对新增招聘岗位的贡献率达到18.7%。

邢志宏透露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新登记注册企业达到了291万家,同比增长11.1%,日均新登记企业数量达到了1.6万家。

国家统计局据劳动力调查数据测算,2016年城镇就业人员在一年内新创业的人数比2012年增长了约36%;在全部失业人员中,平均每年约有7%的失业人员在为自己创业做准备。大学生和返乡农民工创业热情高涨,近年来农民工返乡创业累计超过450万人,2016年登记的大学生创业人数达到61.5万人。

经济新业态吸纳就业效应显著

曾湘泉认为,就业形势持续向好还应归功于产业结构的调整。近年来第三产业尤其是新经济、新业态的快速发展,大大提高了就业弹性,电商、物流、服务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

根据国家信息中心数据,2016年我国参与分享经济活动的人数超过6亿人,其中分享经济平台的就业人员约为585万人,比上年增加85万人。

从近年来发展迅猛的快递服务业来看,全国规模以上快递服务业企业从2013年的436家增至2016年的847家,从业人员增加16.1%。从分享经济的代表性企业滴滴出行公司的数据看,2013~2016年,已有1100多万注册司机有过接单行为,其中有1/4以上的司机日均接单4单以上。

国家统计局根据相关数据进行过测算,在去年全国新增的就业当中,新动能贡献率达到了70%左右。

邢志宏表示,中国经济进入了服务业主导的经济发展阶段。相比制造业而言,服务业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吸纳就业能力比较强,经过测算,2012~2016年,我国GDP每增长1个百分点,吸纳的非农就业达到170万人,数量要比2009~2011年增加30万人。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服务业已经成为吸纳就业的主体。2016年,第三产业就业人员达到33757万人,比2012年增加6067万人,而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就业人员分别减少4277万人、891万人。

2012~2016年,第三产业就业人员占全部就业人员比重从36.1%升至43.5%,增加7.4个百分点,成为吸纳就业最多的产业;一产、二产就业人员占比分别从33.6%和30.3%降至27.7%和28.8%。三次产业就业结构的高低排序从“三、一、二”的发展型模式提升到了“三、二、一”的现代模式。

到新一线城市去

曾湘泉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从北京高校毕业生的流向来看,无论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最近几年留在北京工作的人数急剧减少,选择到新一线城市工作的越来越多,这是一个新现象。

曾湘泉认为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二,一是北京的户籍政策进一步缩紧,除了政府机关和一些大型企业,能够解决北京户口的用人单位寥寥无几;二是随着产业的梯度转移,像成都、杭州、重庆等新一线城市不仅有了优质的就业机会,而且在教育文化等方面,这些城市也在逐步和一线城市缩小差距。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近年来,伴随着地区间产业梯度转移,中西部后发优势显现,在创造就业方面已超过东部地区。

2012~2016年,西部城镇就业人员累计增长16.8%,东部增长10.9%,中部和东北分别增长10.4%和6.5%。同期,全国就业人员净增加899万人,其中,中西部地区占了90%以上;城镇就业人员净增4326万人,其中,中西部地区占比近50%。2016年中西部地区城镇就业占全国比重比2012年提高0.7个百分点,而东部占比下降0.3个百分点。

中国就业研究所与智联招聘共同发布的2017年第二季度《中国就业市场景气报告》反应出了中西部和新一线城市吸引人才的最新动向。

根据智联招聘全网数据显示,今年二季度中部地区用工需求同比上涨61%,西部为51%,东北为46%,东部为28%。一线、新一线、二线和三线城市用工需求量同比增长分别为16%、51%、50%及56%。

报告显示,一线城市新增招聘需求持续放缓,主要原因来自于人才的过度饱和,以及激烈竞争而造成的“一岗多人”局面。部分新一线和二线城市,如成都、重庆、福州、厦门、沈阳、大连、青岛等,由于经济发达、生活节奏适中,成为了许多求职者的首选。

新一线城市的人才争夺战已经打响。这些城市正在纷纷出台颇为抢眼的“送户口送钱送房租”等优厚政策来吸引人才。在吸纳多种新兴行业、协调不同资源等政策的助力下,新一线城市良好的发展势头彰显了更大的就业吸引力。

小超说,隔三差五就听到成都又出台新的吸引人才的计划。最新的一项是“蓉漂计划”,推行“先落户后就业”,全日制大学本科及以上毕业生可凭毕业证。

不仅如此,成都还将重点解决“蓉漂”安居问题,加大人才公寓和租赁住房建设力度。对来蓉应聘的外地本科及以上应届毕业生,可提供7天免费入住的青年人才驿站,对急需紧缺优秀人才提供人才公寓租赁住房保障,在产业新城投放人才租赁住房,鼓励用人单位和引进人才集体申请或自主选择租住方式,努力解决各类人才安居之忧。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