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刻尔克》正热映,票房显然不可能超过《战狼》,但也不会差,毕竟有“大神”的名头,早已培养起一群“死忠粉”。我不是诺兰粉,曾给《盗梦空间》打五星,但也给《蝙蝠侠:黑暗骑士崛起》打了三星。而对《敦刻尔克》,我毫不犹豫地打出了五星。你必须把它看作是二战版《盗梦空间》,才能真正领会它好在哪里。这不是一部关于战争的电影,而依然是一部关于梦境的电影,或者说,真正的战争,对于经历它的个体来说总是一场超现实主义的梦,无论开头的白日梦中间的轮回式噩梦还是结尾自慰的美梦,都是战争之必然。
斯皮尔伯格20年前凭一己之力,以《拯救大兵瑞恩》革新了战争片的拍摄模式,他将镜头的视野收缩、集中于个人化的狭窄范围内,反而成倍地增强了观众的代入感。自那以后,这种身临其境的刺激性效果就被大多数观众命名为“真实”。但是就如在油画中一样,透视并不意味着就是真实,而只是一种“貌似真实的效果”。对斯皮尔伯格来说,重要的从来不是真实,而是给予观众一种震惊体验。而海德格尔早就说过:“无论对艺术享受还是对艺术创作来说,体验都是决定性的源泉。一切都是体验。但也许体验却是艺术死于其中的因素,这种死发生得如此缓慢,以至于它需要经历数个世纪之久。”
斯氏的影响的确很大,余绪在诺兰这里也还有,但在《敦刻尔克》中,诺兰已经开始有意识地超越他,那就是通过自己最擅长的梦境化体验的引入,来克服斯氏的伪真实震惊体验。
巧合的是,看电影前几天,我从自家旧书堆里偶然翻起一本1991年上海译文出版的《敦刻尔克的奇迹》。作者沃尔特?洛德二战时曾在美国战略情报局服役,在军事纪实类作品中,是非常经典的一部,1984年英文原版出版后一直畅销不衰,自有亚马逊起,它就在“海洋史”分类中霸占着第一的宝座,至今还在整个“世界历史”分类中稳居前100。
洛德基于海量的采访,数十条线索平行剪辑却纹丝不乱——相比诺兰的三线交织要复杂得多,当然视觉呈现的难度的确要高出文字一大块。电影中那个驾驶游艇前去救人的老船长,最早就是洛德采访到的。这位原名查尔斯?赫伯特?莱托勒的66岁老人,曾是泰坦尼克号的二副,“他的镇静在那个出名的夜晚帮助拯救了无数人的生命”,而洛德描写泰坦尼克号海难的那本《难忘的一夜》同样畅销。根据洛德的记载,莱托勒用他那艘心爱的58英尺长、通常只能装20来个人的游艇“日暮小饮号”,最后整整装了130人回到英国,让所有目击者目瞪口呆。
更重要的是,这本书告诉你一个极为立体的敦刻尔克,那里不只是失败、溃退、恐惧、死亡,还有嚼着牛肉和咸猪肉,喝着威士忌、雪利酒和啤酒,在小砖房屋顶一人操两架布朗式机枪的绝死阻击;有很可能是历史上最后一次用弓箭射死敌人并守住了阵地的英国上尉;有因为怕饮用水不洁而在两星期里都靠喝地窖里的白葡萄酒、朗姆酒和香槟度日的下士和二等兵;有轰炸之余自发组织的沙滩足球赛,有始终唱着歌吹着口琴排着整齐的队列撤退的义勇骑兵队,有穿上军装跟英国兵一起渡海的法国新娘……
这本原价只要4.55元的书,印数只有2500册,目前在孔夫子上,品相稍好的已经要卖到40元以上。不过为了赶电影这个趟,百花洲文艺出版社9月刚刚出了个新版,讨巧地改名《敦刻尔克》。
除洛德这本,约书亚·莱文的两本关于敦刻尔克的书也值得一看,尤其因为他是诺兰电影的原著作者和顾问。相比之下,《逃亡日》(原名《敦刻尔克被遗忘的声音》)因为纯粹是从海量访谈中剪辑出来的,整体效果一般。而号称“官方唯一正式授权简体中文版”的《敦刻尔克》,其实是将《逃亡日》中的部分访谈重新剪裁后,配上必要的背景和与诺兰的对谈。当然,对于没有读过洛德那本书的人,这两本还是有必要读一读的,其中也的确有一些很精彩的段落,比如这几段就很好地表达出了诺兰电影那种梦境与超现实性质:
“在撤退时,我们看见几个平民正在往卡车上搬尸体。这是我第一次看见这么多尸体,我觉得十分震撼。当卡车开动的时候,上面的尸体就像果冻一样左右摇摆。”
“当我抬起头,我发现有个圆圆的像足球的东西从公路的这边滚到那边。我的第一反应是:谁还在这里踢足球呀?然后我一扭头,发现那个法国人就倒在我右边,他的头已经没有了。”
“看到沙滩上的情景时,你一定会大吃一惊。英国士兵们三三两两坐在一起打扑克,就像在度假一样,而天上却飞着德军的梅塞施米特战斗机,子弹还不断地打在沙滩上。当子弹打在离士兵们几码远的地方时,他们会说:‘他们打不中我们!’”
《敦刻尔克的奇迹》
[美]沃尔特·洛德 著
寿进文 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1年5月
《敦刻尔克》
[英] 约书亚·莱文 著
吴奕俊、陆小夜、王凌 译
重庆出版社 2017年9月
《敦刻尔克》
[美]沃尔特·劳德 著
黄佳瑜 译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2017年9月
《逃亡日》
[英] 约书亚·莱文 著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11年5月
百年前一个堪称顶流的英国贵族家庭故事被拍成六集年代剧《蛮横六姐妹》,成为近期全球最火的一部英剧。
1935年,中国取消银本位制,这不仅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关键时刻,也是世界历史上的一个关键时刻。
肖邦国际钢琴比赛即将来到百年诞辰,今年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处于两项重要纪念活动中心的波兰,有望吸引更多中国游客的目光。
投资者应关注局部混乱而非全球战争对资本市场的影响。
敦刻尔克地区的海上风电场、光伏设施建设、绿色氢气生产和合成燃料生产等一系列项目正在加速筹备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