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内,有这样一个智慧仓库:这里有100多台搬运机器人,它们会玩俄罗斯方块,
它们最多能载重500公斤,它们“累了”还会自行充电,充电1小时、运行6小时。
这里就是全国最大的智能机器人仓库——菜鸟网络北领惠阳智慧仓。
这个智慧仓的工作流程如下:消费者在网上下单之后,搬运机器人便会接到指令,自动前往相应的货架,将货架拉到拣货员的面前,由拣货员将市民购买的物品放置在购物箱内,随后进行打包配送。
这个智慧仓有三大“杀手锏”
第一招:算法高级
这100多台搬运机器人在一个区域里面进行矩阵式的移动,既能相互协作执行同一任务,也能独自执行不同任务,还可以相互识别,根据任务优先级来相互礼让。
据菜鸟网络北领惠阳智慧仓项目负责人李希迎介绍,这些动作的背后有着非常严谨的算法。这是由菜鸟网络的UCS系统(统一计算系统)在支撑。
菜鸟网络高级算法专家表示,目前国内大部分智慧仓库只有十几台到20台左右的机器人,而更多的机器人意味着分配任务难度大增加,要合理地分配任务从而实现效率最优,还要防止机器人之间可能的碰撞、防止部分区域出现机器人拥堵、死锁等。
第二招:效率提升
李希迎表示,这个智慧仓上线了自动化区域之后,带来了四个方面的提升:第一,这个智慧仓的效率相对于传统人工提升了两倍;第二是空间存储密度,因为这个智慧仓的货架是四面存放,所以它的存储量是相对于传统人工区的货架提升了一倍的存储量;第三是员工流失率降低了15%,在自动化上线之后,这里的劳动强度大大降低,所以员工的操作难度也降低了;第四是发货时效得到了很大提升。现在香港市民也能体验到这里的当日达时效。
第三招:易复制
这个智慧仓的自动化区域从开工到上线,只用了短短3个月时间。由于这种模式上线速度快、易复制,菜鸟网络与合作伙伴将会在多个仓库内复制这种模式。
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签约2280亿元,涵盖AI、机器人等领域;联想官宣大张伟成AI挚友,预告天禧个人超级智能体;内蒙古七成在产煤矿完成智能化建设。
马拉松让更多人理解机器人行业,但最终决定一家企业能否走得长远的,是商业模式是否成立。
机器人马拉松按下了AI下半场的按钮,宣告进入实践出真知的物理世界试错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国科研人员和企业家走在了敢为天下先的前沿。
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完赛,天工机器人第一名冲线;天工机器人CEO回应半马比赛夺冠:里程碑意义;优必选:助力天工机器人创造历史。
实验室的完美环境与真实世界的复杂存在着本质的鸿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