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产经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维生素价格暴涨 原料药厂家三季报业绩两重天

第一财经APP 2017-11-02 17:35:03

作者:王悦    责编:陈姗姗

“环保要求升级、一致性评价以及临床试验数据核查,这些政策多管齐下,如果小型企业再不进行升级改造,恐怕日后连被并购的机会都没有。”林江翰说。

一年时间,维生素C原料报价从29.5元/千克暴涨至如今的69元/千克,在这背后,无论是上游的原料药生产厂家还是下游的加工企业,都迎来了新一轮的洗牌。

“维生素价格暴涨,主要还是因为环保问题,环保成本加大,小企业关停,存留下来的垄断企业都在提价。”一位医药行业分析师对第一财经记者表明了原因,而在她看来,随着环保核查力度以及政府对医药企业飞行检查的力度进一步加剧,这一变局极有可能在其他原料药行业复制、重演。

维生素龙头企业净利暴增

主营维生素C的东北制药(000597.SZ)日前公布出了一份亮眼的三季报:营收41.91亿元,增长12.22%,净利0.8亿元,增长1213.92%。在此前公布的两个季度的财报中,净利增长也都达到了293.45%和360.21%。

东北制药的财报中显示,之所以净利大增,主要原因还是来自于今年以来维生素C价格大涨的原因。数据显示,从去年11月到今年11月的一年时间内,维生素C的原料价格从29.5元每公斤增长至69元,增幅达到134%。而相比之下,原本维生素C产能仅次于东北制药的华北制药,却因环保核查要求停产以及搬迁等诸多因素错失此轮增长红利。该公司三季报显示,华北制药今年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下降达66%,若在今年剩下的两个月内公司再次因环保停产,该公司今年业绩则不容乐观。

辐射到维生素行业,根据饲料信息网的相关数据,由于原料药行业供给的垄断特性,经过一轮小幅洗牌后,存留下来的供应厂家相约提价。相关维生素种类:维生素A、维生素B系列(1、2、5)、维生素D3、维生素H、维生素K3等产品在进入下半年前后反弹暴增或加快上涨,提价密集期集中在6-8月。

而在此轮公布的三季报中,6家龙头企业取得了不俗的业绩,前三季度,花园生物(300401.SZ)净利增长287.42%,兄弟科技( 002562 .SZ)净利增幅157.91%,亿帆医药净利增幅63.35%。而相比之下,华北制药( 600812 .SH)、浙江医药( 600216 .SH)、安迪苏( 600299 .SH)等原料药巨头企业却与红利失之交臂,净利降幅分别达到66.47%,67.55%以及41%。

“在这一轮环保核查中,受影响的不仅仅是小企业,很多传统的原料药生产巨头也被停业整顿,如果生产能力不升级,未来环保要求取药,这些企业的日子会更加难过。”以上分析师表示。

今年8月上旬,第四批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工作启动,8个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组分赴多地开展督察进驻工作。根据环保部要求,对于无法升级改造达标排放的企业,今年9月底前一律关闭。而京津冀周边是我国原料药企业分布最为密集的区域,在原料药企集中地区浙江台州,在2001年之前有2000余家制药企业,主要以生产原料药和中间体的中小企业为主,但加大环保整治力度后,台州关停近千家医药化工厂,截至目前仅剩百余家。

市场观点认为,由于维生素行业普遍有3个月左右的提价滞后期,因此此番新一轮提价在前三季度业绩中尚未完全体现出来,未来将会兑现。包括申万宏源、中泰证券在内的多家机构也认为,此番涨价将在今年四季度和明年一季度兑现业绩,届时行业分化将表现得更为明显。

传统药企转型迫在眉睫

对于原料药巨头企业而言,转型迫在眉睫。两年前,浙江医药在绍兴的新厂建成,彼时相关负责人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就透露,相比较十多年前,如今78亿总投资的新厂区花在环保上的投资成本翻了十倍不止。

而伴随着近两年卫生部门药企飞行检查加速、GMP要求进一步提高以及环保质量要求提升的一系列高压,传统医药企业可谓真正迎来了转型期,以维生素为代表的原料药行业或许只是行业洗牌的开端。

在此次公布的医药行业三季报中,包括丽珠药业、恒瑞医药( 600276 .SH)、复星医药( 600196 .SH)在内的创新型龙头企业依旧业绩表现不俗,而包括东阿阿胶( 000423 .SZ)在内的老牌医药企业则表现出了增长乏力的态势,其中东阿阿胶前三季度经历同比增长仅为1.7%,远低于以上龙头创新企业20%左右的增长速率。

罗兰贝格制药与医药行业合伙人林江翰此前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国内的5000家医药企业仍是以仿制药制造为主,在此前激烈的竞争环境下,只有在细分领域排名前10%~20%的这些企业才具备真正赚钱的能力。

“环保要求升级、一致性评价以及临床试验数据核查,这些政策多管齐下,如果小型企业再不进行升级改造,恐怕日后连被并购的机会都没有。”林江翰说。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相关股票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