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史概说》
【日】宫崎市定 著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17年11月版
宫崎市定(1901~1995)师承日本著名东洋学家内藤湖南、桑原隲藏等,是“京都学派”第二代的佼佼者。这部大作,对于对亚洲历史感兴趣的人,无疑是必读书。宫崎认为,不仅是在有史之后,而是从人类的史前时代开始,各个地域的文明就已紧密联系在一起,并在联系中发展至今。具体到亚洲,东亚的中华文明、西亚文明、印度的梵文文明以及日本文明等,各种异质文明通过交通纽带建立联系,相互竞争并相互弥补,从而展开了亚洲史发展演进的宏大画卷。宫崎以此“交通史观”为基础提出了著名的“西亚文明东流论”,并进一步指出,不仅自古亚洲是一体的,世界也是一体的。
《欧亚皇家狩猎史》
【美】托马斯·爱尔森 著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甲骨文2017年10月版
河北承德的“千里松林”曾是辽帝狩猎之地,康熙年间这里又变成“木兰围场”,是清代皇帝举行“木兰秋狝”之所,皇帝每年都要率王公大臣、八旗精兵来这里举行射猎。这只是欧亚大陆各个帝国、王朝皇家狩猎传统的例子之一。托马斯·爱尔森(Thomas Allsen)是美国最负盛名的蒙古帝国史学家之一,他在书中指出,在中东、印度、亚洲中部和中国,从古代到19世纪,皇家狩猎一直是政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能够标榜贵族身份,皇家狩猎还可以起到外出巡查、促进皇室进步和确保皇室威严,以至训练军队、展示军事实力、传达外交理念等各种作用。
《废土:西方名家末世故事集》
【美】约翰·约瑟夫·亚当斯 编
新星出版社2017年10月版
这本书的副题是“西方名家末世故事集”,顾名思义,它是一部短篇小说合集,共22篇,全部出自科幻、奇幻、恐怖、惊险等类型小说领域的名家之手,描述的都是经历核战、生化灾难、恐怖袭击、宇宙浩劫等之后,这个世界的末日景象。其中包括恐怖小说大师斯蒂芬·金的《一切混乱的终结》,奇幻小说大师乔治·R. R.马丁和吉恩·沃尔夫的《隧道暗且长》与《静音》,科幻小说名家奥森·斯科特·卡德、保罗·巴奇加卢皮和南希·克雷斯的《回收》、《沙渣之族》与《惯性原理》等。这些末日故事多半发表于2000年后,令人毛骨悚然的阅读感受,反映出“9·11”等国际政治事件的心理效应。
我们可能将要面对这样的发现:自由度最大的地方实际上是一片虚空。
这是房产经纪人麦克斯的工作日记,他在伦敦的豪宅交易市场浸淫了15年,而今他选择将自己亲身经历的故事以非虚构的方式讲述出来。
即是全球金融体系的“救火队长”,也是央行界的“一代宗师”。
“烹饪最初只是一门简单技艺,历经一个又一个世纪的精细化演变,如今成为一门深奥复杂的技艺。”
莎士比亚之所以并不像他所生活的年代看上去那么古老,反而有时显得非常现代,很可能是因为那个时代的欧洲,就像如今的世界,也处于一个激烈的转型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