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香港利丰集团宣布,以现金贷形式将旗下家具、毛衣与美容产品业务以11亿美元的价格出售给弘毅投资和冯氏集团两家公司组成的财团。交易完成后,弘毅投资与冯氏控股分别拥有45%股权,同时,冯氏集团旗下的冯氏投资公司(Fung Investments Limited)持有余下10%股权。
利丰本次出售的三大类产品业务于2015年创建,倘若进一步发展产品业务,拓展其上下游产品链,集团需投入大量资金与管理成本,这与未来公司建设数字化供应链策略存在冲突。实际上,利丰目前已经开始实行简化整体业务的发展策略,目标是让集团能够集中资源实现三年业务发展计划,也就是在2017年至2019年的三年时间内,在转型为数字化企业的同时,也能为股东带来长期的价值提升。
这已经不是利丰第一次进行业务简化了。早在2014年,利丰就将旗下的品牌管理和授权业务剥离,单独成立“利标品牌”集团,如今已在香港挂牌。2016年,利丰还以3.5亿美元的价格,出售其亚洲消费品牌及健康保健用品分销业务给大昌行集团。对于一系列的业务精简战略,利丰集团总裁冯裕钧表示:“此次出售产品业务让利丰能够聚焦于核心业务,同时为集团带来了更大的财务灵活度。“
此次交易须经独立股东通过,预计将于2018年上半年完成。若出售成功,董事会将派发价值5.2亿美元特别股息给予股东,也就是派发每股47.6港币的特别股息(相当于2016年全年派发的每股23港币股息的两倍)。剩余约5.8亿美元收益将用于提高利丰的财务灵活度,帮助公司创建未来供应链。根据利丰集团公开的财报数据显示,2017上半年利丰集团调整后净利润9100万美元,同比增长6.1%。截止9月30号,此次出售的三大产品业务收益118.7亿美元。但利丰集团在一份声明中指出,本次交易将给公司带来一次性亏损达到约 6.1亿美元,或致集团在 2017财年处于亏损状态,但管理层同时保证不会影响未来现金流量、财务状况以及经营业绩。
利丰公司由李道明和冯柏燎于1906年在中国广州创立,是当时中国第一家华资的对外贸易出口商,主要业务包括消费产品的贸易、物流及分销工作。1937年冯氏家族第二代在香港成立分公司利丰(1937)有限公司。创始人之一李道明退休后将股份全数卖给冯氏家族。集团总裁冯裕钧是冯柏燎的曾孙,2014年3月起接任利丰掌门人。弘毅投资成立于2003年,为联想控股成员企业,以并购投资为主要模式,目前管理资金总规模超过700亿元人民币,出资人包括联想控股、国科控股、全国社保基金、中国人寿、高盛、淡马锡及欧美多家养老金和大学校金管理者等全球著名投资机构。
本土供应链凭借技术突破、快速响应和成本优势,正在重构全球汽车产业格局,未来,智能汽车产业的竞争将不仅是单点技术的比拼,更是生态协同能力和供应链整合效率的较量。
维亚斯教授担心,美国企业和消费者面临价格和通胀的双重压力。
中国是欧姆龙最重要的市场之一。自欧姆龙在中国开展业务以来,中国的血压计市场规模已接近2000万台,潜力巨大。
“(中国制造业企业)要从单纯的输出产品转变为更多与当地共建工业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