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金融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监管“补刀”现金贷:阻断银行输血,风控、催收不得外包

第一财经APP 2017-12-26 23:31:18

作者:王莹    责编:林洁琛

上海监管部门明确要求,停止银行业金融机构向P2P提供借款资金,并不得为无放贷资质的机构提供资金,不得与无放贷资质的机构联合放贷;现有银行业金融机构不得将核心业务外包,其中包含风控、贷款本息代收代付以及贷后催收。

断风险要断源头,当前部分银行业体系内风险来自银行业金融机构与第三方平台合作信贷业务过程中的外部风险。

第一财经记者从相关业务机构获悉,针对这一风险源,同时为将贷款管理核心业务重新纳回银行系统内,并落实现金贷监管要求,日前,上海监管部门向上海各银行业金融机构下发了《关于规范在沪银行业金融机构与第三方平台合作信贷业务的通知(征求意见稿)》(下称《征求意见稿》)。

《征求意见稿》强调,一方面,明确停止银行业金融机构向P2P提供借款资金,并不得为无放贷资质的机构提供资金,不得与无放贷资质的机构联合放贷;另一方面,现有银行业金融机构不得将核心业务外包,其中包含风控、贷款本息代收代付以及贷后催收。

由于不同银行业金融机构的风控管理、贷后管理水平良莠不齐,大量机构仍有从外部寻求合作的需求,因此部分细分机构迅速崛起并切入该市场,单随着监管收紧,记者了解到,部分第三方服务机构已经暂停管理类业务合作,仅剩系统售卖。

断输血,资金成本大幅提升

《征求意见稿》显示,各机构不得以任何形式为无放贷业务资质的机构提供资金发放贷款,不得与无放贷业务资质的机构共同出资发放贷款。

尤其对于贷款客户的关联企业中有经营放贷业务但无放贷资质的,应加以重点关注,防止贷款资金被挪用于放贷。

同时,明确禁止向P2P网络借贷机构提供借款资金,而以“校园贷”、“现金贷”、“首付贷”为基础资产发售的资产证券化、类资产证券化或其他产品也被叫停。

从事互联网金融风控管理近10年的王鹏表示:“由此可以推断,包含现金贷平台在内的网贷机构所有的低成本资金均已‘断货’,输血不再,造血成本将大幅上升,获取资金成本将大幅提升。”

被断血的不仅仅是近年大规模崛起的现金贷机构,还包括大量的消费金融公司。

对消费金融公司的影响来自两方面,一方面是消费金融机构自身的对外资金业务被斩断,目前市场上部分现金贷平台的资金端有来自持牌消费金融机构与信托机构的资金源。信托搭建多类资管机构,形成通道对其输血;另一方面,消费金融公司自身的资金来源也一定程度上收窄。

一位银行持股消费金融公司高管对第一财经记者坦言,新规对整个行业都有一定影响,目前银行系消费金融公司的大部分资金来自银行体系,未来银行对于该类业务更加谨慎,将直接导致新增放款资金增压。

《征求意见稿》更多是对12月初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P2P网贷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共同发布的《关于规范整顿“现金贷”业务的通知》(下称《通知》)的进一步落实。

在《通知》中已经明确,银行业金融机构(包括银行、信托公司、消费金融公司等)应严格按照《个人贷款管理暂行办法》等有关监管和风险管理要求,规范贷款发放活动。

(图为19家银行系消费金融公司)

风控回归银行体系

《征求意见稿》另一方面剑指风控回归。

作为整个信贷业务最为核心的部分,风控业务要回归银行体系。资易通创始人兼CEO盛洁俪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目前上海监管机构规范的外包业务是指助贷业务。银行与消费金融公司或现金贷公司合作,银行被称作助贷银行。当助贷银行将资金放出后,未来产生的逾期、催收要回归至银行系统内,而不是分发给助贷公司,助贷机构不能将贷后管理外包,“监管部门是出于风险层面的考量。”

上述消费金融机构高管称,目前大量的消费金融公司都存在同外部合作的业务。“部分消费金融公司没有产品研发能力及获客能力,所以贷前合作外包,但会加上机构自身的最终审批,当然这样的消费金融公司大部分的贷后管理也是外包的。”

此前,限于银行人员数量有限,小额消费金融业务存有短板,因此外包是银行更多选择的业务模式,针对这一细分市场,一些外包企业涌现,在整个贷款流程中,贷前、贷中、贷后、获客、风控、反欺诈、系统研发、催收等等,都存在第三方平台,或提供单一业务,或提供综合业务。

沪上一家为金融机构提供综合解决方案的公司人士对记者表示,现在只做系统出售业务。

不准外包的影响毋庸置疑,另一方面,未来此类消费金融公司以及银行的这类业务,需要建立符合自己定位的产品研发系统和贷后风控系统。

但是,显然市场上各机构的能力并不在同一水平线上,无疑会大幅增加管理成本,新规落地后,立即转向依靠自身完成风险管理,恐怕能力尚不能到位。

王鹏称,当低沉本资金通道阻断,平台为了生存会将成本转嫁客户、商户,风险必然上升。“这会形成死循环,要么不做赔本的买卖,要么压力转向风控。”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