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要进一步提高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必须依靠实体经济,而实体经济的发展需要通过技术创新、体制改革等来完成。
郑永年说,中国经济将以产业升级等方式从数量型发展转向质量型发展,这样的调整对未来中国经济发展非常重要。
郑永年认为,中国金融市场需要服务实体经济。他说,造成2008年金融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西方国家的金融市场脱离了实体经济,甚至一定程度上绑架了实体经济。中国应当引以为戒,使金融市场切实服务实体经济。
谈到扶贫问题,郑永年表示,精准扶贫将解决中国绝对贫困人口多的问题,从而促进社会稳定。而中国的稳定是世界稳定的重要来源,中国保持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将给其他国家带来正面影响。
郑永年还说,很多拉美国家、非洲国家和部分亚洲国家对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感兴趣,希望学习借鉴中国经验。
“十四五”期间我国金融业在综合实力、服务实体经济、风险防控和改革开放等方面取得显著成就,为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
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力度”与“精度”同步提升。
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12.93万亿元,同比少增4851亿元。
7月末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的61.4%,同比低1.2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