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两会期间,促进医疗惠民是个热点话题。
新一轮医改九年来,医疗联合体(医联体)和“互联网+”医疗健康(互联网医疗)作为医改的有益实践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依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全国政协委员、搜狗CEO王小川认为,医联体初步实现了医疗资源的下沉和上下贯通,初步实现分级诊疗,但未能广泛触达患者;互联网医疗能够使患者便捷就医,但无法提供全周期医疗健康服务。
据行业测算,2016年我国平均每天涌入搜索引擎寻求医疗信息和求诊服务约1亿人次。国家卫计委统计显示,2016年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79.3亿人次。互联网已成为广大人民群众获取医疗信息和求诊服务的重要途径,然而这些需求却难于导入正规医疗服务体系,医疗服务的供给侧与需求侧存在断裂。
王小川建议构建新型医联体,通过数字技术将优质资源广泛贯通至患者末端,打通医疗惠民“最后一公里”,提供“核心医院+基层卫生服务机构+数字家庭医生(基于数字技术的虚拟家庭医生)”三级供给模式,以大医院为核心、基层卫生服务机构为中心、数字家庭医生为入口和神经网络,通过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数字技术,将个性化医疗服务入口主动推送至每一个中国家庭身边,将医联体内医疗资源和信息广泛贯通至患者末端,提升医疗效率和准确率,助推分级诊疗,实现每个中国家庭都有家庭医生,促进医疗惠普全民。
在医疗保障体系方面,全国政协委员、辉瑞制药中国企业事务部总监冯丹龙建议,促进商业健康保险与基本医疗保险进行有效衔接,以此缓解个人自付医疗费用负担。
在加强商业健康保险与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内各项制度安排的有效衔接方面,冯丹龙表示,继续鼓励商业保险积极覆盖创新药物和诊疗方式的同时,更需明确鼓励和支持商业保险积极承接和补充基本医保范围内个人自付部分。
比如,门诊及住院费用起付线以下及封顶线以上部分,药品及诊疗项目政策范围内自付部分等;在未来实行医保支付标准改革后,应在制度设计上允许患者通过购买商业保险来覆盖未来医保不再支付的费用部分等,从而给予患者用药的选择权。
冯丹龙还建议,加快推动实现基本医疗保险数据信息向社会公开和共享,同时支持推动商业健康保险加快实现由报销支付向健康管理和诊疗过程等全流程管理的发展。
同时,为满足基层日益增长的公共卫生需求,冯丹龙建议建立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动态调整机制,建立全流程公平、公开、透明的动态调整。根据2009至2017间增加3个项目的频次,建议每2年对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进行评估。在不增加财政过多投入的前提下,动态调整,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有进有出”。
明确万能险提供最低保证利率,允许保险公司在满足相应约束条件时,对万能险产品调整最低保证利率,特别是在利率下行期,可以通过降低最低保证利率,有效防范利差损风险。同时,对期缴万能险适当提高基本保险费上限,鼓励发展长期万能险。
要求保险集团聚焦主业,简化股权层级,防止无序扩张;遵循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以控制为基础,兼顾风险相关性,确定并表管理范围。
目前各方都在探索如何借助互联网、AI等新技术手段,构建起慢病防控“政府-社区-个人”管理的闭环,以降低医疗成本和疾病负担。
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保险公司开展重大股权投资,可以投资保险类企业、非保险类金融企业,与保险业务相关的养老、医疗、汽车服务、科技、大数据产业、现代农业等企业,符合监管规定的共享服务类企业,以及金融监管总局认可的其他企业。
机构指出,4月或将延续震荡行情。微观上来看,投资者可积极把握业绩带来的确定性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