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部今日发布的《2017年中国独角兽企业发展报告》显示,互联网教育领域共有9家企业上榜,其中,vipkid、一起作业(现更名为一起科技)、沪江网校成为该领域的估值前三。
上榜的9家企业中,有8家分别来自北京和上海,一家来自武汉。
榜单显示,少儿英语在线培训平台Vipkid以15亿美元的估值,成为互联网教育最大的独角兽;排在第二位的K12在线作业练习平台一起作业,估值为12.5亿美元。沪江网校以10.8亿美元排在第三。
科技部火炬中心确定的中国独角兽企业的标准包括:在中国境内注册、成立时间不超过10年、尚未上市、估值超过10亿美元等。
在2016年的榜单中,互联网教育公司仅上榜4家,同时,2017年和2016年的名单对比来看,各家的座次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例如,Vipkid在2016年的估值为10亿美元,一年之后增长了5亿美元,这家公司在去年8月完成了2亿美元的D轮融资。而一起作业在2016年并未上榜,其刚刚完成的E轮融资已经刷新了此前Vipkid在K12在线教育领域保持的单笔融资纪录。沪江网校从2016年的第一名变成了去年的第三名。
从2016年开始,我国的教育经费支出首次超3万亿,占GDP比例连续五年超5%。对于教育的重视使得在线教育公司同样受资本热捧,融资数额不断刷新,头部企业也慢慢浮现。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10月,在中国教育行业融资或并购事件中,早期融资企业数量最多,B轮之前的企业数量超过总数的70%。从融资企业类型来看,K12教育和早教仍然延续了此前的热度。
今年前三个月,教育行业融资消息不断,并且巨头身影频繁出现。1月,“哒哒英语”获1亿美元C轮融资,由老虎环球基金与好未来共同投资;3月5日,在线教育公司考虫宣布完成2000万美元C轮融资,腾讯公司领投。随后,互联网幼儿英语“宝宝玩英语”宣布完成1.5亿人民币B轮融资,同样是由腾讯公司领投。
一起作业创始人及CEO刘畅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对教研的深度理解、数据的积累和技术方面的持续投入,是互联网教育公司能够跑出来的基础。
本周,一起作业也公布了2.5亿美元的E轮融资。该轮融资由新加坡淡马锡控股领投,中信产业基金、顺为资本等新老股东参与跟投。刘畅对记者表示,这笔投资主要用于打造优质教育内容、人工智能、教育公益三大方向。
对教育数据颇有兴趣的今日头条参与了一起作业的此轮融资,但目前双方并没有在业务技术层面进行合作。
在谈到学生、学习数据的价值时,刘畅对记者表示,对于大数据来说,准确连续的数据才是最优质的数据。但光有数据用处不大,需要优质的算法做引导,才能真正让学生更高效、更精准的进行学习。算法和数据是相互影响相辅相成的关系,对未来完善公司的智能学习系统有深远的意义。
公司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2月底,一起作业已覆盖全国约12万所学校、6000万用户。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与社会环境的急剧变革,独角兽企业逐渐成为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根据胡润研究院发布的《2023全球独角兽榜》,在全球1361家独角兽企业中,中国便占据316家,仅次于美国位居第二。因此,近年来,从国务院到地方省市,各级政府纷纷出台政策,着力于孵化、培育更多高质高量的独角兽企业。其中,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等11部门于2023年9月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培育和服务独角兽企业的若干措施》,以政策为导向,全过程、多方位地助力北京独角兽企业、潜在独角兽企业良性发展。
周枫认为,大模型给教育带来的最大机会是是助力“因材施教”。
当下需要“用更长的钱穿越更深不可测的一个周期”。
上海市中小企业发展服务中心等19家单位共同倡议发起上海市企业服务云公共服务联盟,完善服务体系和培育举措,实现企业服务资源优势互补,汇聚支持企业高质量发展合力。
越来越多教育公司将目光放在了ChatGPT上。从应用角度看,ChatGPT目前多数应用在教育智能硬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