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再为瞪羚、独角兽等高成长企业发大礼包。
近日,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印发了《上海市促进高成长企业加快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下称《行动方案》)。在9日下午举行的新闻通气会上,上海市经信委中小企业办主任徐明介绍,《行动方案》围绕促进上海市高成长企业加速发展,实施七大行动,提出21条具体举措。
所谓高成长企业,主要包括瞪羚、潜力瞪羚、独角兽、潜力独角兽等四类企业,潜力瞪羚企业处于高成长企业发展初创期,属于新赛道、新领域,具有较强的技术创新性和成长潜力。
《行动方案》提出,到2027年推动高成长企业规模突破1000家,形成“4321金字塔式”培育体系,即培育400家潜力瞪羚企业、300家瞪羚企业、200家潜力独角兽企业和100家独角兽企业,力争培育新增2家以上估值超百亿美元独角兽企业。
为了达成上述目标,上海将实施“高成长企业梯度培育”行动。加大培育挖掘力度。上海市经信委会同相关部门每年评选发布一次瞪羚(潜力)、独角兽(潜力)企业榜单,对初次入选的瞪羚、独角兽企业分别给予最高100万元、200万元奖励。
另外,针对企业经验较少、资金供给不足,市场份额不高等特点,《行动方案》提出加强创业辅导,提供各类辅导培训活动。加大资金支持,推动天使基金、创业基金、CVC投资等支持企业项目早期投资。并鼓励产业园区通过长期租赁、先租后售等方式,为瞪羚企业提供各类物业空间,支持企业打造“智造空间”。鼓励有效投资,将企业重大产业项目列入全市重大工程,由市级统筹解决能耗、土地、环境容量指标。
对处于不同发展周期企业均存在的创新、人才、知识产权等需求,《行动方案》提出加强创新要素支持,对高成长企业租用我市调度算力开展大模型研发,最高支持合同金额的30%,最高支持4000万元。加强人才要素支持,对软件和集成电路企业核心人才团队给予最高3000万元奖励。
接下来《行动方案》将如何落实?
徐明说,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纳入国家部署。围绕《行动方案》的落地,上海下阶段将重点推进五大方面工作:明确目标企业、加强政企沟通、搭建对接平台、增强融资赋能、提供创新要素。
徐明介绍,他们将加快制定《上海市促进高成长企业加快发展管理实施细则》,以规范性文件明确瞪羚、独角兽等高成长企业的定义标准、服务安排和动态管理等培育机制,其中瞪羚企业将采用“免申即享”的方式从优质中小企业中遴选。“目前已形成文件的征求意见稿,将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进一步修改完善。”
上海市中小企业发展服务中心副主任张麒介绍,上海自2023年起,就在探索重点服务的模式,联合长城战略咨询研究发布年度化上海市重点服务独角兽(潜力)企业榜单,入榜企业从最初的63家增至156家,总估值(市值)超1.3万亿,同时以“菜单”赋能“榜单”。市、区各级政府也将榜单企业纳入“重点服务包”,给予企业更便捷的政策服务。未来围绕落实方案将推出升级版的“服务菜单3.0”,在去年基础上增加了方案中各委办的政策和服务资源。计划联动上交所、上海交易集团、各大银行等金融服务机构以及各委办及其直属事业单位等,定制股权融资、债权融资、公共服务等版块服务,重点疏解高成长企业最关心的融资、上市、出海、人才引流等问题,助力企业充分抓住转型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