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严选上线已满两年,这种深度介入上游供应链的电商方式被业内冠以“严选模式”,并迅速引来一批同类竞争者。网易严选负责人柳晓刚在公司两周年之际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透露,严选2017年线上交易增长了8倍,线下店将在下半年开出,称并“可以改变人们对电商线下店的传统认知”。这可以视为严选深挖自己的“护城河”的方式之一。
其实,在网易杭州总部的园区中就有一家供内部员工购物的严选店,旁边是考拉店,店铺面积不大,100平方米左右。记者在店内看到,主要以服装鞋履、旅行用具、家居用品为主,此外与其他传统线下店铺并无多大差别。商业化运营的城市严选店理应会突破这个边界。
目前,这种模式在线下的延伸主要有苏宁极物等形态,相对于互联网起家的公司,苏宁在开店上的经验与速度是一个优势,且享有比较丰富的商业地产资源。而在线上,像淘宝心选、京东京造等也与严选模式类似,深度整合供应链做自有品牌或孵化品牌。
可以说,严选模式在跑通后如何建立自身壁垒,决定了它与行业竞争者的距离,这与目前的盒马所面临的局面有些相似。一方面是前端的流量争抢;另一头是后端供应链与工厂端的整合与疏通,体现在产品的更新迭代。严选在两周年之际抛出的2018年战略方案也明显带有深挖护城河的的意图。
在流量端,京东目前是为严选贡献最大的第三方线上渠道,严选的京东旗舰店目前积累了60万左右的粉丝。从对柳晓刚的采访中感受到,严选对渠道与流量似乎是一种“多多益善”的策略,全网覆盖将是今年的一个目标,也不排除与某些平台做定制化商品开发的可能。
另外,严选在2018年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将是对供应链的整合与对核心供应商的“赋能”。一位熟悉自有品牌模式研发的业内人士称,供应链与工厂资源将决定各家的核心竞争力,平台的商品思路是否契合工厂主的意愿,预留的毛利空间有多大,很可能会左右工厂的选择,长远看这比前端的流量竞争更具决定性。
不少严选消费者过去积累的普遍印象是,东西挺好用,但商品太少了。严选目前的思路是加速商品体系的迭代,甚至考虑与设计类院校合作,做一个原创设计的供应链孵化平台,并拓展在科技类产品上的开发。这些都指向了上游资源的梳理。可以预见,这类模式未来将带动一批东南沿海工厂的转型。
“烧钱”的热闹背后,是巨头们越来越看到外卖向外延伸的价值。
据了解,未来一年内,京东将大规模采购不低于2000亿元的出口转内销商品,帮助外贸企业快速开拓国内市场。
虽然外卖业务本身的利润率不高,但是高频外卖配送带来的用户黏性可以推动非外卖品类的消费。
谁掌握骑手资源,谁就握住了即时零售的生命线。
对于今日午高峰宕机期间所有下单用户,京东外卖将于今天额外发放一张10元无门槛优惠券到下单账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