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全球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专访法国前总理德维尔潘:中欧可以建贸易纠纷实验室

第一财经APP 2018-04-15 16:48:02

作者:方向明    责编:潘寅茹

德维尔潘认为,中国和欧洲通过对话、互访、企业经验形成对贸易纠纷影响进行控制的模式。

“国际社会应该通过加强协商,用一种和平的方式解决贸易问题。”法国前总理、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特聘教授多米尼克·德维尔潘近日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上海校区接受第一财经记者专访时表示。

最近以来,美国政府基于1974年贸易法301条款等国内法,接连宣布针对中国的贸易保护主义举措,中国被迫采取反制措施,两大经济体贸易摩擦陡然升级。包括欧盟在内的国际社会和美国国内的不少声音,都反对任何违背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的贸易措施。

历史上,欧洲也曾多次遭到来自美国的贸易挑战,在反制措施上,欧盟具备丰富经验。德维尔潘认为,中国和欧洲可以成立一个合作实验室共同研究贸易纠纷,通过对话、互访、企业经验形成对贸易纠纷影响进行控制的模式。

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也恰逢中国与欧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建立15周年。德维尔潘认为,在国际社会充满紧张情绪的当下,这种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显得尤为重要。“我认为中欧都需要各自展示善意和相互理解。我们既了解中国的现状也明白中国过去经历过多少艰难。我相信中欧应该能够在善意和相互理解的基础上通过姿态、决定、新规来战胜困难。”

对于越来越多赴法投资或将总部设在法国的中资企业,德维尔潘的建议是,应该更看重长期战略,尤其要注意品牌和企业责任在投资策略中的重要性。

德维尔潘在其政治生涯中也有丰富的外交经验,在谈及“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外交理念时,他表示,中国和法国、中国和欧洲在政治和战略和环境等方面的共同利益和目标,正是命运共同体的体现。

今年1月,德维尔潘被中欧国际工商学院聘用为特聘教授,通过定期到访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围绕未来几年对全球及中国经济具有重大意义的主题进行深度交流与探讨,如“一带一路”倡议、全球化新时代的项目外交政策以及文化与艺术等。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一直致力于为中国与欧洲搭建经济、文化、人才交流发展的桥梁,是中国与欧盟成功合作的最佳实践之一。

第一财经:在贸易争端的处理上,法国和欧洲有什么经验能与中国分享?

德维尔潘:我认为中国和法国的关系,以及中国和欧洲的关系都十分重要。因为我们有很多共同点,比如在环境问题和全球治理方面。

在维护国际局势稳定方面,中法和中欧之间有很多相同的价值观念和目标。在贸易领域,面对贸易战时,我们应该尝试加强协商来证明我们能够用一种和平的方式解决贸易问题,以应对贸易保护主义,并证明我们能够携手推进。

我坚信中国和欧洲未来能合作成立一个实验室之类的机构来研究正在发生的中美贸易纠纷。例如,允许某个国家出于战略考量,在短期内违反国际公约而暂时性保护某些产业,并出台一些政策来保证贸易纠纷不会影响到一些领域贸易的正常进行。

但最重要的还是找到一个长期的解决方法。我觉得中欧之间能够通过对话、代表团的互访、大中小型企业的经验来形成一个适用于解决贸易纠纷的模式。

第一财经:你有着丰富的外交经历,对法国的外交历史也有深入的研究,请问你怎么从外交角度理解中国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核心外交理念?

德维尔潘:我认为,中国和法国、中国和欧洲就是命运共同体。因为我们都有源远流长的文明,在政治、战略和环境领域都有许多共同的利益和目标。

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减少分歧、互利共赢,并确定一个时间表,来慢慢地消除两个民族和两个地域之间可能存在的矛盾和冲突。

第一财经:要保持团结,要对抗民粹主义,要保持技术领先,要提振经济,要处理和美国的关系,这些都是欧洲的领导层需要思考的,你认为欧洲现在需要什么样的政治家来引领走出困境?

德维尔潘:我认为,法国的传统决定了我们需要一个全能型领导人。也就是说,领导人无论在文化还是政治领域都应该有相关的经验,同时还不能缺少调控经济的能力。

但未来几年最重要的,应该是领导力。当今世界最缺的就是真正的领导力。我们缺少能够做出决断并能够和国际社会携手前行的领导人。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或者任何一个领导人能够独来独往。所以,理想的领导人应该有能力在国际社会找到真正意气相投的盟友并且携手前行。目前在欧洲乃至全球,都缺少这样的领导人。

今天我们看到国际上太容易因误会激化矛盾,冲突也太过频繁。我们当前需要的是调停争端、互相理解,需要的是携手共渡难关。

第一财经:能否谈谈法国或者欧洲对中国有哪些新的投资机会?对未来有意开发欧洲市场或把欧洲总部设在法国的中国企业有什么建议?

德维尔潘:我的第一个建议是,慢慢去了解法国和其他欧洲国家的社会,避免犯错误。如果想在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成功投资的话,最重要的就是不能太心急。

第二个建议是,不要太过于看重短期的经济回报,投资应该是一个长期的、看重战略的过程。因此,投资者们需要周全地考虑所有可能出现的情况,不断在自己做投资准备时对各种限制因素进行分析。比如社会因素、环境因素和文化因素。从这些因素出发,再根据投资目标国家的具体情况来调整投资方法。

在法国投资,需要特别注意的一点就是法国的经济领域已经发展得十分成熟,尤其在对品牌的认识上先人一步。中国现在当然也意识到品牌的重要性。

对于一个产品来说,光有高科技含量或诱人的价格是不够的,最重要的是被消费者所认可,并且愿意购买。所以,作为投资者,应该学会警惕市场和社会的复杂性、学会领悟市场非理性和被欲望驱使的一面。这些复杂性和非理性也造就了企业在面对消费者时需要担负的一种特殊责任。

在法国,处理品牌以及企业和消费者关系的问题时,尤为重要的是,要将企业在行为上应负的责任、企业在产品质量上应负的责任以及在教化消费者方面应负的责任牢记于心。

我认为,西方经济,或者说欧洲经济中的企业在负责任这一点上不应该被低估,中国的企业家们应该要事先做好心理准备。这些问题并不是靠蛮力就能突破的,需要的是企业家们在文化和战略领域提前做好精心准备。

第一财经:法国和中国都有非常深远的文化根基,中法之间也通过文化年等活动进行了不少交流,你对于中法以文化和教育交流促进彼此了解有哪些新的观察?

德维尔潘:在文化方面,我认为中国和法国之间无论是在已有的领域还是在未知领域都有非常多的合作机会。

在艺术领域,中国应该整改自己的艺术市场上出现的假冒、剽窃和抄袭现象,让自己的文化产业具有规范的体系。比如,博物馆就是一个中国和法国能够合作的领域。两国可以携手制定一个体系或者相关规定使市场得到发展。

另外,法国在确保文化原创性的社会地位方面有丰富的经验。在法国,我们将之称作“文化例外”(l’exception culturelle)。我们认为,文化产品不能和其他商品一概而论,文化产品应该得到特殊优待,比如电影、文学和音乐领域的创作。

我认为,应该思考并消除桎梏这些创作的因素,然后鼓励这些领域的创作并使这些领域的发展更加便利。在这方面,我认为中国和法国之间有很多合作的可能性。

另外,我觉得有很多大型文化品牌也值得中国和法国开展合作。比如可以在中国举办“中国的戛纳电影节”,举办戏剧论坛或者戏剧节,像法国的“阿维尼翁戏剧节”,我们可以在中国城市举办这类戏剧节,让好的想法更好地被分享。

(复旦大学法语语言文学系研究生张颉文对本文亦有贡献)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