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产经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盾安集团负债450亿,过度扩张惹的祸?

第一财经APP 2018-05-04 10:46:22

作者:王世峰    责编:边长勇

盾安集团的经营团队应该反思战略和收购决策中的问题。
记者连线:盾安短期面临流动性压力 金融机构表示力挺

民营浙企盾安集团流动性危机引发广泛关注。

5月2日,浙江省金融办召开盾安集团债务协调会,商讨盾安集团债券融资及银行贷款等问题。第一财经记者获悉,参会机构包括人行杭州中心支行、浙江银监局,浙江省国开行、省进出口银行、省工行,以及华融资管浙江分公司、长城资管浙江分公司、信达资管浙江分公司等。盾安集团旗下两家A股上市公司盾安环境(002011.SZ)和江南化工(002226.SZ)紧急停牌。

5月4日,江南化工回复深交所问询函称,截至2018年5月3日,盾安控股直接持有本公司459,824,882股股份,占公司股份总数的36.82%。截至目前,盾安控股持有的上述股份无质押情况。

同时,江南化工表示,受宏观金融环境影响,公司控股股东盾安控股的债券未如期发行,造成一定的短期流动性问题,涉及的负债金额目前还在核实;盾安控股面临的流动性风险可能会对公司的新增融资环境产生一定影响,目前影响尚存在不确定性;现公司生产经营一切正常。若盾安控股无法妥善解决债务清偿问题,存在公司控制权发生变更的可能。

第一财经记者尝试联系盾安集团企划部门,截至记者发稿时,电话一直处于无人接听状态。第一财经记者联系盾安集团旗下人工环境和新能源两大业务板块的相关负责人时,对方均表示集团层面事宜不便回答,不过据负责人表示,目前盾安内部比较平静,并未受到过多外部消息影响。

原盾安集团内部人士表示,盾安债务危机坊间传闻过于夸大其词,据说企业今年已经投入自有资金三四十亿,不过银根收紧,银行自顾不暇无法购买企业债券,造成资金头寸一时紧张。

盾安新能源董事长郭曙光告诉第一财经记者,“近来债券形势不算太好,4月份,盾安集团取消了既定的发债计划,所以引发短期的流动性压力,集团层面比较重视,所以向省政府做了汇报。才会引发关注。”

第一财经记者了解到,早在4月28日,盾安集团就向浙江省省长袁家军打了一份《关于盾安集团债务危机情况的紧急报告》,为红头文件。该红头文件显示,盾安集团目前有息负债超450亿,除了120亿的待偿债券外,绝大部分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贷款都集中在浙江省。

郭曙光进一步表示,“新能源板块目前整体装入上市主体江南化工,目前江南化工资产负债率情况良好,因此对新能源板块不会产生什么影响。”第一财经记者查询发现,2018年一季报,江南化工资产负债率为50.87%,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均在较为正常的范围,显示短期偿债能力并无特别恶化迹象,但是应收账款出现较大变化,流动性压力显现。

“银行等金融机构都明确表示会支持盾安渡过难关,”郭曙光补充道。从这个角度来看,虽然地方政府陷入两难,不过盾安集团度过此次流动性危机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但仍要看事态的进一步发展。

从诸暨店口镇起家,三十年时间里盾安从一家小小的铜配件加工厂发展到年营收五百多亿元的大型民企。盾安集团出现流动性危机会否是近年来业务扩张惹的祸?

前盾安企划总监李晖曾经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基于集团董事长姚新义对于企业未来发展营业额达到2000亿规模的构想,盾安内部一直在寻找行业中新的产业增长点。之后,盾安陆续进军新能源、新材料以及节能服务三大千亿级产业板块。

其中不乏有“蹭热点”的业务。早在2009年,盾安环境就先后豪赌共22亿元跨界彼时炙手可热的光伏行业。不过,好景不长,2011年以来,随着2011年光伏行业持续低迷、进入寒冬,盾安环境又于2013年5约31日宣布,剥离光伏相关业务,开始了对旗下多家光伏企业的“贱卖”过程。而在2015年,盾安环境也曾经盯上了机器人业务板块。

盾安集团在报送浙江省政府的紧急报告中特别强调,计划在十三五期间(2016-2020年)完成十个业务板块上市,百亿元年利税和千亿元年销售收入。

在将估值25亿元的盾安新能源置入江南化工后,按照盾安集团的规划,未来盾安智控、民泽生态、姚生记食品都将上市,届时盾安系将成为整个绍兴最大的资本系。盾安集团旗下投资公司如山创投还计划在未来3年“推动近30家企业申报上市”。

持续性的业务扩张和上市等行为显然会给集团带来较大的资金链压力。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吴琦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作为规模增长的一种有效手段,多元化扩张较为突出会给企业带来债务风险,激进的多元化扩张对企业的资金链造成较大压力,导致资产负债率较高。随着去杠杆的深化,杠杆率高企的企业将无法通过银行信贷和发债等方式融资,只能大量消耗自有资金,企业现金流可能会断裂,进而导致债务偿付危机。

盾安原内部人士也表示,集团的经营团队应该反思战略和收购决策中的问题。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相关阅读

王一鸣:全球经济将处于一个低增长轨道

2024年中国要实现5%左右的预期增长目标,仍需克服有效需求不足等困难挑战。

03-27 12:59

哈佛大学教授罗格夫:新兴市场的惊人韧性

但最让资深分析师感到惊讶的是,至少到现在为止,预计中的新兴市场陷入债务危机的灾难并没有发生。

2023-11-15 21:09

中国不会进入低欲望社会;房企正在加速去库存;增发国债背后的政策含义|一周大V热观点

📊宏观慧眼 ————​​​​​​​🆅管清友(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长):我们确实是正在从高欲望社会转变,但是不至于说掉到低欲望社会,充其量我们会进入到中欲望社会,这个也是经济到一定阶段之后人们心态发生变化的必然结果。 🆅陈李(东吴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财政紧缩应对债务危机,让痛苦加倍。收入增速赶不上利息支出,会让所有经济体更多借新钱还旧账,在减少支出的同时,债务杠杆还在上升。 ⛪️地产洞察 ———— 🆅徐高(中银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地产行业是当前中国经济的主要矛盾,而地产开发商的信用风险是当前地产行业的主要矛盾。📈市场点金 ———— 🆅明明(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虑到本次增发国债将主要用于灾后重建、防洪治理等8个重点方面,预计对基建及相关板块有所带动。扫描下方二维码 看更多热观点

2023-10-27 15:34

债务,真的是个问题吗?——重读达利欧《债务危机》

研究如何规避债务问题是浪费时间,债务问题(危机)出现在每个现代经济体的历史上,我们更需要研究如何解决。

2023-10-24 14:58

人工智能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人工智能驱动的科技革命将极大的降低主权债务危机。

2023-09-12 12:11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