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大政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宏大爆破:5年后军工有望成公司第一大业务板块

第一财经APP 2018-05-11 19:00:29

作者:冯芸清    责编:胥会云

广东省国资委下属上市公司宏大爆破9日发布公告,称其研制的某外贸型导弹武器系统已经得到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的原则支持。

自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民参军”的热情日渐高涨。

11日,广东省国资委下属上市公司广东宏大爆破股份有限公司(002683.SZ)董事长郑炳旭在“广东省民参军产融发展高端论坛”期间表示,宏大爆破率先响应国家号召,面对新时代军民融合发展的新格局,不断把握历史机遇,向军工产业布局迈出了重要一步。“我们预计5年后军工将超过矿服和民爆,成为公司的第一大业务板块。”

宏大爆破9日发布公告,称其研制的某外贸型导弹武器系统(下称“HD-1项目”)已经得到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的原则支持。郑炳旭说,HD-1项目是全国首例由省属国企开展的核心军工项目,此前,所有的核心军工项目全部只有央企参与。

2015年,习近平出席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时首次提出,把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

2016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印发了《关于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的意见》,提出目标是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格局,使经济建设为国防建设提供更加雄厚的物质基础,国防建设为经济建设提供更加坚强的安全保障。

党的十九大报告则指出,要更加注重军民融合,坚定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形成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

中央政策研究室经济局原副局长白津夫认为,要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就要同时解决“军转民”和“民参军”两个方面的问题,其中“民参军”具有突出的重要意义。

他在论坛上表示,“民参军”既有利于军地需求生成对接、资源统筹共享、协同创新体系构建,也有利于汇民智、集民力,创新应用模式,实现跨越式发展。

上海财经大学国防经济研究中心主任严剑峰则认为,不应再把“军民融合”传统地理解为“军转民”、“民参军”和“军民两用技术开发”,而是打破现有体制机制壁垒,建立在新的体制机制重塑基础上的融合。

严剑峰给第一财经记者举例说明:就好比一池水,中间有个隔板,“军”“民”分列两侧,水位一边高一边低,隔板就是体制机制壁垒,原来我们只是在移动这个隔板,调整两边的边界,而现在我们要做的是抽掉它,让两边的水实现自由流动,这才是融合。

在广东,不少企业、产品与军工的联系一直非常密切。比如,广哈通信的全资子公司广有公司主要面向国防领域提供军用指挥调度系统,其核心业务属于军工业务;广州无线电集团旗下的海格通信则是我国军用通信、导航及信息化领域最大的整机和系统供应商之一;珠海欧比特公司的“珠海一号”是我国第一个由民营上市企业投资并运营的遥感微纳卫星星座等。

如今在政策的鼓励支持下,不少地区的“隔板”已经松动。就在上个月,佛山市军民融合产业园在顺德揭牌,一批军民融合招商合作机构、产业基金和项目签约进驻。珠海则以航空航天装备、智能制造装备等为主攻方向,发展先进装备制造和军民融合产业,涌现出中航通飞、欧比特、纳睿达、云洲智能等一批军民通用高新技术企业。

“未来,除了极少数领域和项目需要军方严格把控外,大部分都会放开,实现应融则融、能融尽融。”严剑峰说。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