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大政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三新”经济增加值11.37万亿,专家称市场存在盲目追捧现象

第一财经APP 2018-07-06 19:57:54

作者:邵海鹏    责编:刘展超

共享经济、零工经济、循环经济等,正全方位地影响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同时也催生了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力量”。

自从2016年中国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写入“新经济”,发展新经济已经越来越成为国内各地区和各主要城市竞争的焦点。

7月6日,在中新经纬举办的“新经济品牌发展论坛”上,外交部原副部长、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原副主任何亚非称,当前形势下继续推进改革开放,要重视对新经济的发展,中国经济已经到了必须、也有条件转向高质量发展的阶段。

新动能正在不断增强

之所以要重视新经济的发展,需要从国内外环境进行分析。

何亚非提到,从国内来看,中国面临的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当前,中国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成本持续上升,还有资源和能源的约束,要素低成本的吸引力明显减弱,中高端制造业向发达国家回流,低端或中低端制造业向成本更低的发展中国家转移。

从国际环境来看,整个世界经济的形势非常复杂,国际金融危机爆发10年来,经济复苏确实出现,但不够稳定。国际贸易多年来,始终低于世界经济的平均增长率。当前,最大的困难是来自于发达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民粹主义或狭隘的民族主义,主要经济体之间贸易摩擦或贸易战有可能成为今后这些年的常态,而非个别现象。

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副会长李小军称,新经济是指依托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革命形成的经济现象。随着新技术的突飞猛进,我国许多领域已经孕育出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比如基于移动互联、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技术产生的共享经济、零工经济、循环经济等,正全方位地影响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同时也催生了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力量”。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中国以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三新”为核心的新动能正在不断增强。2016年,“三新”经济增加值约11.37万亿元,相当于GDP的15.3%。新动能还推动了产业结构优化,投资结构优化,特别是带动了与互联网技术相通、与互联网融合的企业和服务业的发展。2013-2017年,中国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年均贡献率为52.8%,比第二产业高出10%。

在北京,新经济产业已经逐渐成为一些地区经济增长的主要贡献力量之一。根据北京市统计局近期公布的数据,2017年,北京GDP同比增长6.7%,其中新经济增长9.8%,在全市经济中的占比达32.4%。这意味着,当传统经济动能发展到一定阶段,新动能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带动效应正在显著增强,在经济发展中所占的分量比例也越来越大。

与此同时,我国在发展新经济过程中存在的一些不足也值得引起关注。

李小军认为,新经济基础仍然薄弱,产业规模相对较小。一些地区发展新经济的理念存在滞后性,以传统产业为主的地区,可能忽视了新经济对传统经济的重要促进作用,部分企业对新经济的理解局限在互联网金融、共享经济、金融科技等领域。此外,市场存在一定的盲目追捧和跟风现象。

他表示,发展新经济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制度、市场、人才的配合,需要国家、企业、民众的积极应对。中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动力正在加快形成,要渡过结构调整的关口,要靠改革,靠创新。

如何培育新动能?

在经济向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新经济、新动能时,企业作为重要的市场主体之一,应该怎么做?如何顺势而为、大有作为呢?

何亚非建议,一方面,政府要加快全面深化改革步伐,积极参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另一方面,要注重品牌建设,推进“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升级。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品牌是产业或企业迈向中高端的主要标志,也是企业和国家竞争力的衡量指标。

根据OECD分析:全球知名品牌在全球商标总量中仅占3%,却拥有全球40%的市场份额和50%的销售额。当前,在世界五百强品牌中,中国只有37个品牌是入榜,美国有233个。因此,需要在体制机制上下功夫,进一步加快新市场开放,鼓励新市场竞争,完善新市场监管,也要营造有利于品牌发展的社会环境,进一步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对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保护力度,为品牌建设营造良好环境。

同时,还要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品牌培育,强化关键核心技术和前沿技术研发,加强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企业的商标保护;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带动社会资本投入。

如今,国内各地区和各主要城市为了发展新经济,也积极出台政策,布局新经济产业。比如,西安成立新经济产业发展局和大数据产业发展局;武汉设立500亿未来光谷发展产业基金;贵阳成立大数据发展管理委员会。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