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大政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时隔15年地铁申建标准大幅提高,这些城市够不上新要求

第一财经APP 2018-07-13 20:00:01

作者:林小昭    责编:胥会云

目前,中国内地共有43个城市的轨道交通建设规划获得批复,按照新标准,GDP不符合条件的有兰州和乌鲁木齐两市。城市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不符合条件的有包头、呼和浩特、兰州三市。

时隔15年之后,国务院办公厅调整了修建地铁和轻轨的标准,在GDP和地方财政预算收入等经济指标方面,做了大幅调高。目前,中国内地共有43个城市的轨道交通建设规划获得批复,按照新标准,一些城市将不再符合申建要求。

未达条件不受理

国务院办公厅13日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管理的意见》(下称《意见》),提出严格建设申报条件。城市轨道交通系统,除有轨电车外均应纳入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并履行报批程序。

其中,地铁主要服务于城市中心城区和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重点地区,申报建设地铁的城市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应在300亿元以上,地区生产总值在3000亿元以上,市区常住人口在300万人以上。申报建设轻轨的城市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应在150亿元以上,地区生产总值在1500亿元以上,市区常住人口在150万人以上。

拟建地铁、轻轨线路初期客运强度分别不低于每日每公里0.7万人次、0.4万人次,远期客流规模分别达到单向高峰小时3万人次以上、1万人次以上。以上申报条件将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按程序适时调整。

而此前一直沿用的标准是2003年下发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管理的通知(国办发[2003]81号)》,其中对申建地铁城市的要求是: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在100亿元以上,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000亿元以上,城区人口在300万人以上。

4月23日,青岛地铁11号线开通运营,其最高设计时速达120公里。

现如今,15年过去了,随着经济发展和物价贬值,原有的GDP和财政收入两个参照数据早就失去了参考意义。因此此次标准中,这两项指标也大幅提高,是15年前的3倍。

《意见》要求严格建设规划报批和审核程序。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要会同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严格审核把关,未达到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申报条件的建设规划一律不得受理;对符合申报条件的建设规划,要认真审核规划建设规模及项目资金筹措方案,确保建设规模同地方财力相匹配。

同时,严控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意见》要求,进一步加大财政约束力度,按照严控债务增量、有序化解债务存量的要求,严格防范城市政府因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严禁通过融资平台公司或以PPP等名义违规变相举债。对举债融资不符合法律法规或未落实偿债资金来源的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发展改革部门不得审批(核准);对列入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预警范围的城市,应暂缓审批(核准)其新项目。

《意见》要求,(修建城市轨道交通的)城市政府应建立透明规范的资本金及运营维护资金投入长效机制,确保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建设资金及时足额到位。除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中明确采用特许经营模式的项目外,项目总投资中财政资金投入不得低于40%,严禁以各类债务资金作为项目资本金。

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我国地铁已经逐渐由一线城市向二线城市乃至一些城区规模较大的三线城市扩展开来。目前,中国内地共有43个城市的轨道交通建设规划获得批复,预计“十三五”末,全国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里程将超过6000公里。

第一财经记者统计发现,按照新出台的标准,这43个城市中,GDP不符合条件的有兰州和乌鲁木齐两市。城市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不符合条件的有包头、呼和浩特、兰州三市。市区人口目前不符合标准的至少有包头、兰州、洛阳、南通、呼和浩特等城市。

市区人口需达300万

相比GDP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市区常住人口的标准则与15年前一样:修建地铁需要市区人口300万以上,轻轨需要市区人口150万以上。可见,市区人口300万仍然是最重要的标准。

为何市区人口300万的标准非常重要?南方一位地铁系统人士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一座城市是否修建地铁,以及地铁线路的长度,最主要的是取决于该城市中心区人口的规模和客流量的大小。客流量越大,修地铁就越有必要,基于客流量基础上的土地增值和广告收益也越大,地铁也更能发挥打通城市“血管”的作用,获得的社会效益也更大。

2015年5月1日杭州地铁1、2、4号线线网的总客流量首次突破百万大关,达到113.09万人次,创下杭州地铁开通以来最高纪录。

现如今,地铁造价十分昂贵。比如去年批复的广州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每公里造价达到了8.5亿元,长沙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每公里造价也达到了6.9亿元。更为重要的是,地铁修造只是一个方面,后期的运营成本也十分高昂,光每天的电费和车辆的维修成本就是一笔很大的开支。

《意见》要求,修建城市轨道交通的城市要确保建设期和运营期的政府支出规模与财力相匹配,着力提升投资效益。已审批(核准)建设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城市要合理把握建设节奏,着力优化项目设计,合理控制工程造价,有效降低工程总投资。

前述地铁系统人士分析,如果没有客流量,即使前期有钱建地铁,但后期运营也将会面临巨大的压力。

而无论是前期的巨额建设投入,还是后期的运营,除了地方政府财政投入外,拓展其他融资渠道、增加多种运营收入十分重要。比如港铁的“轨道+物业”成为内地各个城市地铁效仿的开发模式,但如果没有客流量,沿线的土地开发增至就大打折扣。再比如,北上广深作为城区人口超千万的超大城市,客流量大,广告收益十分明显,地铁站内都是各大品牌商的广告,但一到二线城市,这种广告收益就大幅度下降,更遑论三线城市。

实际上,目前在北上广深之外,除了西安、武汉等部分城区人口规模大的二线城市地铁客流量较为火爆外,部分符合修建标准的二线城市,目前地铁线路的客流量仍比较低,远未发挥应有的社会作用和效益。二线城市尚且如此,三线城市的前景就更加不容乐观。

为了符合市区人口条件,近年来,不少城市通过将辖下周边县市撤县设区,做大做强中心城区。例如在二线城市福州,去年9月,福州辖内的县级市长乐撤市设区顺利获批,福州市区人口规模超过300万大关。

但对一些弱二线城市和三线城市来说,这些城市对周围的人口吸引力相对有限,人口流入减缓;一些以工业为主的城市虽然经济总量和财政收入都符合条件,但以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相比以服务业为主的城市,人口的流动要少很多。对此类城市来说,未来修造地铁都需要更加谨慎。

《意见》指出,由于城市轨道交通投资巨大、公益性特征明显,部分城市对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客观规律认识不足,对实际需求和自身实力把握不到位,存在规划过度超前、建设规模过于集中、资金落实不到位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地方债务负担。

厦门大学经济学系副教授丁长发说,一些中等城市为了上马地铁,会人为“做高”未来的线路流量等数据。但实际上,在部分大城市日益拥挤的同时,绝大多数三四线城市的人口仍在不断外流。相比造价昂贵的地铁,一些三四线城市可以考虑修建造价较低的有轨电车或者BRT(快速交通系统),不一定非要造地铁。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