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产经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蒂森克虏伯拯救者谢幕 | 人物

第一财经APP 2018-07-16 21:20:52

作者:钱童心    责编:胡军华

赫辛根满头银发,身上没有典型德国老板公司CEO的傲气。他思维敏捷,逻辑清晰,是一位非常务实的技术派领导。

平衡向来是一门艺术。

当地时间7月5日,有着“钢铁大王”之称的德国工业巨头蒂森克虏伯CEO海里希•赫辛根(Heinrich Hiesinger)向公司监事会提出辞职,次日公司监事会批准。蒂森克虏伯监事会7月16日最新决定,在CEO缺席期间,任命现年50岁的公司CFO官吉多-克尔克霍夫(Guido Kerkhoff)出任临时CEO,同时任命克尔克霍夫为董事会主席。

在员工眼里,赫辛根是一位慈祥随和的老板。他满头银发,身上没有典型德国老板公司CEO的傲气。他思维敏捷,逻辑清晰,而且是一位非常务实的技术派领导,他始终坚持公司最初的发展战略,极富远见。赫辛根非常热爱中国,每年都要来几次。

第一财经记者获悉,早在两个月前,赫辛根计划于今年7月中旬访问中国,现在他的中国之行也被迫取消。在CEO缺席期间,公司CFO Guido Kerkhoff、人力资源总监Oliver Burkhard和法务主管Donatus Kaufmann临时负责公司的运营。

赫辛根的离职出乎很多人的预料,就好像是晴空霹雳,连赫辛根自己也有点接受不了。公司即将于本周发布下半年的新战略,这次战略发布也是自1999年蒂森和克虏伯两家德国钢铁巨头合并以来最重要的一次调整。但是赫辛根的突然离职让原本监事会对于公司新战略的讨论,最终变成了对于赫辛根继任者的讨论,新的战略发布也将延期。

翻开赫辛根的履历,从西门子到蒂森克虏伯,这位电气工程学博士的工作经历很简单,在两家顶级的“工业巨头”公司工作了长达26年的职业生涯,在坚持与妥协之间艰难前行,如今已经58岁的赫辛根突然告别,他人生的下一站将会是哪里呢?

 

临危受命

赫辛根于2011年从西门子公司加盟蒂森克虏伯担任CEO职位,现年58岁的赫辛根,也是蒂森克虏200多年历史上首位从其他公司“空降”的CEO。在他加入前,蒂森克虏伯一方面受到金融危机钢铁业绩大幅下滑的影响,另一方面美国合资公司运营失败,对公司造成了上百亿欧元的亏损,他的前任Ekkehard Schulz引咎辞职。

就在公司陷入泥潭时,蒂森克虏伯原监事会主席Gerhard Cromme从西门子挖来了当时在西门子工业部门担任CEO的赫辛根。赫辛根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公司的管理层削减了一半,打击贿赂。经过三年的整顿,2014财年公司扭亏为盈。

回顾赫辛根在任的七年,蒂森克虏伯监事会主席Ulrich Lehner称赞赫辛根“曾经拯救了濒临破产的公司”。他说道,“如果没有赫辛根,就没有今天的蒂森克虏伯。我对他表示由衷的感激。”

赫辛根领导下的蒂森克虏伯走过的这七年时间,也是公司所经历的最为困难的阶段。一方面传统钢铁行业正在面临需求不振的冲击,另一方面工业巨头都在加速数据化的转型。

在这样的背景下,激进投资者对多元化工业企业不断施压,以期达到盈利目标。顶不住投资人压力的企业就将面临高层人事变动、并购拆分、重组等一系列战略调整。

去年12月,蒂森克虏伯的激进股东Cevian资本就对企业施压,要求其分拆,不过当时遭到了监事会主席Lehner的拒绝。Cevian资本约占蒂森克虏伯18%股份,并在监事会中占有一个席位,该机构一直批评公司管理层的转型计划未能提升其获利能力,并呼吁集团进行结构性变革以提高灵活度。但这一要求没有得到蒂森克虏伯集团的支持,Lehner领导的监事会也清晰地表达了对赫辛根的支持。

据当地媒体《德国商报》报道,Lehner在与Cevian创始合伙人Lars Foerberg谈判时说道:“赫辛根领导的团队表现优异,得到了监事会的全力支持,如果投资人用这样的方法公开其立场,则将损及公司。”

Lehner认为,分拆公司不是一个可以随便处理的选择性问题,如果要在这方面采取行动,必须需要监事会进行讨论和处理。在拒绝公司拆分的同时,蒂森克虏伯的高层也明确了要将公司转型为高科技集团的战略决定,在摆脱钢铁业务的同时,着重发展汽车零部件及电梯事业。

今年6月底,蒂森克虏伯宣布完成与塔塔钢铁的合并,不过这一结果来得太晚,没有能够满足如饥似渴的激进投资人快速求变的野心。

“去钢铁化”

在2014财年公司扭亏为盈后,赫辛根便开始了“去钢铁化”的艰难历程,当年即决定出售美洲的钢铁业务。

2017财年,蒂森克虏伯完成了南美洲的钢铁业务出售,作价15亿欧元卖给了墨西哥钢铁巨头特尔尼翁集团(Ternium),对当年财务造成一次性亏损近6亿欧元的影响。也是在那一年,蒂森克虏伯决定出售欧洲钢铁业务,并与塔塔公司签署了谅解备忘录,计划成立合资公司。

根据协议,蒂森克虏伯和塔塔将各占新成立合资公司50%股份。而剥离了钢铁业务的蒂森克虏伯,未来的钢铁营收比例将进一步缩减到5%左右。至此,赫辛根带领公司实现了数字化转型的关键一步。

赫辛根早年在慕尼黑科技大学学习电气工程,一直以自己是一名工程师为豪。上任以来,赫辛根努力将蒂森克虏伯由“钢铁大王”转变成一个高价值的“多元化的科技公司”。他在今年3月中国高层发展论坛上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未来,蒂森克虏伯的业务将包括机械零部件技术、电梯技术、工业解决方案以及材料服务等四大业务。”

事实上,过去的七年中,蒂森克虏伯的业务已经从最初的8个砍到了仅剩5个,而在钢铁完成剥离后,意味着该公司将仅有4个业务部门。

尽管他力挽狂澜,带领公司走过了最艰难的从钢铁业务到数字化的转型,但公司股价从2011年以来下滑了近30%。面临越来越多的质疑声音,激进投资人认为,赫辛根的重组速度还不够快,没有将蒂森克虏伯集团的业务有效地简化,导致公司的业绩始终没有起色。

不仅如此,在与塔塔钢铁历时两年的合并谈判过程中,赫辛根也受到一些主要股东的指责:他们认为蒂森克虏伯钢铁业务应该能够达成一个更好的协议。也是在协议签署的最后阶段,赫辛根失去了公司监事会对他的支持。

7月2日,赫辛根在蒂森克虏伯与塔塔合并的发布会上表示:“我们希望成为一家全新的钢铁行业的冠军。两家公司合并后将能大幅削减成本,从而提升竞争力。协同效应的发挥将会令我们创造出难以估量的价值。”

赫辛根解释道,成立这样一个合资公司有利于解决欧洲钢铁产能过剩的问题。“我们的钢铁业务过去十几年在欧洲都是盈利最强的,即便是在行业下行期间。不过现在欧洲钢铁市场有2000至3000万吨左右的过剩产能,没有公司能够独立解决这一结构性的问题,所以我们需要成立合资公司。” 赫辛根说道。这也是赫辛根在担任CEO期间的最后一次公开露面。

向激进投资者妥协

赫辛根的离职算得上是蒂森克虏伯公司向激进投资者妥协的标志性事件。根据Cevian的设想,蒂森克虏伯未来将转型成为一家控股公司,投资旗下的电梯、汽车船舶零部件以及化工厂等业务。

“工业巨头的战略和多元化的组织架构已经失效,转型迫在眉睫。”Cevian创始合伙人Lars Foerberg在赫辛根离职决定被批准后表示。赫辛根宣布离职当天,蒂森克虏伯股价大涨超过6%。“这意味着市场对于赫辛根的离职表示欢迎,这样蒂森克虏伯的重组将会更加激进,包括拆分‘皇冠上的明珠’电梯业务。”华尔街投行Jefferies分析师Seth Rosenfeld表示。

根据Rosenfeld的建议,拆分后的电梯业务单独上市将成为公司最大的盈利来源,同时也可以寻求与竞争对手芬兰的通力电梯(Kone)和瑞士的迅达电梯(Schindler)成立合资公司的机会。根据蒂森克虏伯2017财年的数据,电梯业务息税前利润高达9.22亿欧元,占总利润的近一半。

投资公司Union Investment持有蒂森克虏伯价值约3000万美元的股票,该机构基金经理Ingo Speich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现在是时候发展全新的战略了,能够推动公司的重组和重新定位。新的CEO将需要全新的战略眼光,而不是延续旧的策略。”

最新财报数据显示,克虏伯家族基金会是蒂森克虏伯最大的股东,占股21%,紧接着是激进投资者Cavian占股18%。

在蒂森克虏伯与塔塔钢铁的合并案投票中,Cevian合伙人Jens Tischendorf投了反对票。克虏伯家族发表声明称:“我们一贯支持赫辛根的一切决定,对他的离职表示遗憾。”

然而,在德国进行业务重组比在美国要更为复杂,因为需要考虑工会组织、其他股东等利益。蒂森克虏伯工会在公司监事会中也占有一个席位,工会主席Wilhelm Segerath对公司的重组前景表达了担忧:“我们担心公司接下来就会土崩瓦解,这是必须要避免发生的事情。”在蒂森克虏伯和塔塔钢铁合并之后,蒂森克虏伯预计将削减多达4000个就业岗位,以达到节省5亿欧元开支的目标。

赫辛根的离职也是近几个月德国第四家蓝筹股企业的CEO离职,此前德意志银行、大众汽车、拜尔斯多夫(Beiersdorf)都更换了CEO。

西门子CEO凯飒(Joe Kaeser)的一句话能够解释工业企业普遍面临的压力。他曾对第一财经记者说道:“短期投资的风气正在美国盛行,现在来到了欧洲。你必须让短期和长期的目标尽可能地接近,这样才能让激进投资者闭嘴。不然他们会说,你的业绩表现没有达到预期,我现在要你做这个或者做那个。”

这就酿成了蒂森克虏伯面临的尴尬处境。激进投资者正在疯狂涌入欧洲,他们希望听到这些工业巨头们业务分崩离析的消息。不仅仅是针对蒂森克虏伯,Cevian也曾同样要求瑞士的工业巨头ABB剥离电网业务,结果遭到拒绝。

在美国,通用电气(GE)公司为了讨好激进投资者Trian基金管理公司,已经做出了重大的业务调整,包括出售消费品业务,聚焦重工业;而Dan Loeb的对冲基金Third Point还在不断向霍尼韦尔施压,要求其拆分航空业务。

摩根大通资本货品和资产研究部合伙人Andreas Willi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所有工业企业都面临激进投资者的压力,各家公司都在寻求不同的应对策略,比如西门子现在的战略就是在激进投资者和公司发展当中寻求平衡,这其实是不愿向激进投资人妥协的一种权宜之计。”

数字化未来靠中国

今年一季度,蒂森克虏伯的息税前利润创下了集团自战略转型实施以来季度业绩最好表现,但是此前几个季度业绩表现都不理想。

未来的蒂森克虏伯将何去何从?同为德国老牌工业企业西门子的转型也许可以为其提供借鉴。

在数字化转型方面,西门子耗费数十亿美元投资其工业物联网平台MindSphere。尽管蒂森克虏伯未搭建属于自己的平台,但是此前赫辛根一直强调要与外界的工业物联网平台打通,实现互联,不管是竞争对手西门子还是必和必拓。“原因很简单,我们认为数字化的发展过程中,肯定会诞生不止一个平台,所以我们需要互联。”赫辛根曾在回答工业物联网的问题时说道,数字化不是未来,而是现实。

而提到数字化的转型,中国将扮演重要角色。欧洲工业巨头都开始拥抱中国互联网公司的云技术,以获得中国制造业转型过程中的优势。

和很多企业家一样,赫辛根也是全球化的倡导者。“我真心希望中国能够进一步放开工业行业的监管,大型经济体只有在建立起强大的全球贸易体系的前提下才能获益更多。”赫辛根表示。

在赫辛根看来,中国的发展速度惊人。“这也是为什么我每年都要来中国好几趟,因为我要跟上这里的速度,中国的客户都渴望拥有最先进的技术,这是与其他市场不同的显著特点。”赫辛根曾表示,“他们总是持开放的态度,想成为率先拥抱新技术的人,所以我们在中国的机会更大,甚至超过欧洲,因为欧洲的观念比较保守。”

其实,蒂森克虏伯与中国的业务可以追溯到19世纪。1866年7月27日,阿尔弗雷德-克虏伯会见了第一个来自中国的代表团,开启了一段长达150多年的商贸合作关系。如今蒂森克虏伯在中国拥有超过30家下属公司,投资总额超过150亿元人民币,年销售超过30亿欧元,中国已经成为该公司继本土德国以外最重要的市场。

第一财经记者参观过蒂森克虏伯位于常州的全球最大的汽车转向技术公司,这是一个高度自动化的工厂。赫辛根在去年接受采访时就表示:“汽车领域是未来蒂森克虏伯要重点发力的。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我们尤其看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

中国的电梯市场也是蒂森克虏伯的战略重心所在。今年3月,赫辛根见证了广东中山的新工厂和先进高速电梯试验塔的揭幕,这座高248米的试验塔也是蒂森克虏伯修建的首个国际性的试验塔,将为全球电梯技术的发展提供动力引擎。

在曾经被问到如何应对逆境的时候,赫辛根表示:“我认为所有的人都会碰到困难,企业也不例外,你需要保持乐观的态度,积极应对。最重要的是要有远见,在经历了逆境之后,你会发现自己的思想更加强大了。”

赫辛根还是一个环保主义者。他非常注意能源的使用,比如冬天不开暖气,只用地暖。他从小在一个农场里长大,喜爱动物并且亲近自然。周末的时候他常常与妻子一起,带着爱犬在住所附近的山里散步。“每个人都需要放松,CEO也不例外,我也需要给自己充电,而对我来说最好的去处就是野外的山林里。” 赫辛根说道。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