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旗下第一大油田胜利油田的“四供一业”分离移交工作已进入实务操作阶段。
近日发布的胜利油田办市政设施分离移交方案(下称《方案》),对胜利油田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的移交范围、方式及程序等内容均有涉及。
“四供一业”是指油田所属的供水、供电、供暖、供气和物业管理等业务,此外还涉及企业承担的学前教育、医疗卫生、市政设施等领域。
记者从胜利油田官网获悉,目前油田主体区域剥离办社会职能综合改革试点任务基本完成,胜利油田下属纯梁采油厂、天然气销售公司、电力分公司、胜利发电厂等11家单位全部完成家属区“四供一业”项目正式协议签订工作。公共消防分类处理工作已经全面完成,市政、社区管理、学前教育、医疗卫生等其他办社会职能移交工作正有序推进。
根据《方案》,胜利油田将移交旗下所有的东营市市域内面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所有天然气厂站、管网及配套设施和经营业务。
上述供气业务由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天然气销售有限公司和中国石化集团胜利石油管理局有限公司(下称“胜利油田管理局”)、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600028.SH,下称“中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所有。
在供水、供热业务方面,由胜利石油管理局有限公司供水分公司和山东胜利水务有限责任公司所有资产和业务,以及胜利石油管理局有限公司热力分公司所有资产和业务、胜利发电厂热电联供机组以下涉及供热的全部设施和资产也将按照要求进行无偿划转。
一并剥离的还有胜利油田所持有的高速公路股份,及面向社会开放的相关市政设施,包括道路桥梁及相应的照明附属设施、市政管网、污水处理、公共绿化、公园广场、飞机场、胜利黄河大桥、人防工程设施等。
在上述业务在分离移交期间,仍由胜利油田负责,自签订框架协议之日起到移交结束,则由东营市地方政府有关标准和要求管理运营。此次移交设置了三年过渡期,过渡期自2019年1月1日起到2021年12月31日结束,期间的运行所需费用继续由胜利油田负责筹措,运行费以油地双方共同测算的费用为准。
胜利油田管理局有限公司党委常委、副总经理乔恩言此前表示,分离移交工作已进入实务操作阶段,下半年工作将更加复杂细致,要做好正式协议签订、实施方案报批、改造资金申报、过渡期费用核准等工作。
2016年6月,国务院国资委、财政部曾发布《关于国有企业职工家属区“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工作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在全国推进国有企业职工家属区“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工作,要求彻底去除国有企业办社会职能。《意见》规定,2018年年底国有企业需基本完成相关的分离移交,2019年起不再以任何方式为职工家属区“三供一业”承担相关费用。
由此,胜利油田也在方案中指出,按照国家政策要求,力争2018年底前完成资产和土地划转工作。
据悉,我国稳妥推进企业办社会职能分离移交。截至6月底,全国国有企业“三供一业”完成分离移交或签订移交协议的达90%,中央企业达94%。大庆油田、胜利油田等5个独立工矿区剥离办社会职能取得实质性进展。
要把高质量完成深化提升行动作为今年国企改革的重中之重,务求取得实效。
公告显示:长安系将成为独立央企,东风系暂不涉及重组事宜。但分析认为,未来汽车国企的合作依然可期。
会议强调,推动企业扩大有效投资,聚焦“两重”“两新”布局一批强牵引、利长远的重大项目,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
陈文健任中国铁路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不再担任中国铁路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职务。
《规则》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统筹考虑做优增量和盘活存量的关系,进一步优化交易流程、压缩交易周期、降低交易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