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68年起,日本占据“全球第二”的位置已经42年。
然而,对于“第二把交椅”被夺走,日本媒体表现平淡:一方面认为日本已没有机会再次反超,且与中国的距离还会进一步拉大,日本《读卖新闻》引用内阁府的数据称,到2025年,中国的GDP将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另一方面又认为日本虽然经历了“失落的20年”,但人均GDP仍然是中国的近10倍,中国在富裕程度上要赶上日本,路途还很遥远。
日本政府对中国的经济发展给出了积极评价,并认为中国的繁荣将给日本带来机会。昨日傍晚,日本首相菅直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日本大力欢迎近邻诸国的发展,并且希望与这些国家的通力合作,给日本经济带来机遇。”
日本经济财政担当大臣与谢野馨表示对排名不在意:“我们搞经济不是为了争排名,而是为了使日本国民过上幸福的生活。”
据《读卖新闻》报道,与谢野馨对记者表示:“日本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感到非常高兴。希望日本与中国深入发展更加友好的关系。”
“中国是日本最大的出口市场,中国经济的发展对日本经济的带动作用非常大。”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陈建安向《第一财经日报》表示,“近十年来,中国从日本进口的建材、钢铁、电器等产品,实际上支撑了日本这些产业的发展。因此,对日本而言,中国的发展是日本绝好的机遇。”
内阁府公布的数据显示,过去5个季度,日本GDP的增速分别为:1.8%、1.5%、0.5%、0.8%、-0.3%。总体而言,增速呈现逐季下滑的趋势。陈建安认为,去年第四季度虽然出现了负增长,但仍然好于预期,今年如果欧美经济不出现意外,日本应该能取得1%左右的增速。“对日本这样的成熟经济体而言,1%的增速也不算低了。”
中国GDP总量超过了日本,但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统计,中国的人均GDP才4283美元,在全球排名第95,而日本的人均GDP为42325美元,全球排名第17位,中国国民的富裕程度远低于日本国民。
“即使是总量,中国GDP超过了日本,但中国GNP不一定能超过日本。”中国社科院日本研究所日本经济研究室主任张季风对本报表示,日本在海外有大量的投资,其海外公司每年汇回日本的利润约占其GDP的2%,而中国正相反,在中国投资的大量外资企业,每年都要把中国GDP中的一部分汇出中国。“这个数字究竟有多大,很难统计。但这么一加一减之后,中国的GNP是否超过日本,就不一定了。”
“从产业结构来说,日本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已经实现了发达国家中最先进的产业结构,其农业人口早就在总人口的5%以下,而中国,现在还高达47%。另外中国经济增长模式仍然停留在“粗放”状态,单位GDP的资源、能源消耗还远高于日本。在社会公平方面,日本的基尼系数只有0.25左右,而中国高达0.48;从区域差距上看,最落后的冲绳与最发达的东京人均GDP在2倍之内,而中国最发达地区与最落后地区能有10倍之差。日本城乡之间几乎没有差距,而中国至少存在3倍之差。在社会保障方面,日本在上世纪60年代已实现养老、医疗保险的全覆盖,而中国,到今天也还有很多农村地区未能覆盖。此外,在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等方面,中国的差距也都很大。”
企业是经济活动的基本单位。“尽管中国也涌现了一批跨国公司,但总体而言,日本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包括品牌、核心技术、创新能力远远强于中国企业。”张季风表示,“在基础研究方面,战后日本已经有十几位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类奖项。”
自上世纪90年代初泡沫经济破裂后,日本经济经历了“失去的20年”。到今天,日本国债已接近其GDP的200%,在菅直人内阁提出的2011年度财政预算中,其一般性支出总额将达到92.4万亿日元,而税收收入预计不会超过41万亿日元。
据估计,今年日本国债总额将接近千万亿日元。近日,标准普尔已将日本主权信用评级由AA调至AA-,穆迪亦表示,日本政府债的评级将呈下行趋势。
“日本经济问题很多,比如债台高筑、消费低迷、少子高龄化,这些都是阻碍日本经济发展的困难,但日本经济最大的困难不是别的,而是信心。”张季风表示,日本年轻人不关心国家的未来,而日本政府又欠缺对国民的正确引导,因此迟迟不能把日本经济带出低迷状态。
张季风指出,目前日本政府税收收入只能满足财政支出的一半,增税势在必行,但民主党却在其“政权公约”中承诺不增税,菅直人内阁也拿不出决心与行动,“日本消费占GDP的约60%,如果每位国民都能体谅国家的困难,齐心协力,扩大消费,只要消费增加5%,GDP就能提高3%;如果消费税从5%提高到10%,政府便能获得很大财源,可以做很多事情来扭转大局,而对人均收入排世界前列的日本国民而言,增加5%的消费税,完全是可以承受的。但遗憾的是,日本政府却一直未能向国民进行详尽的说明,未能得到国民的充分支持与拥护。”
上半年,杭州GDP达到1.13万亿元,同比增长5.5%;宁波GDP为8861.0亿元,同比增长5.1%。考虑到两者的体量,即便增速低于全省平均,但对全省GDP增长依然有着压舱石的分量。
2025年上半年,广州市地区生产总值15080.99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3.8%。
速览>>
上半年全市生产总值11303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5%,比一季度加快0.3个百分点。
为何会出现“历史性惨败”?石破茂能否留任首相?日本未来政坛又有哪些可能的趋势?一文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