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F市场扩容催生蓝筹股机会?这恐怕还要观察吧。”上海地区某基金公司销售部门负责人向《第一财经日报》表示,尽管公司推出了立足上海市场主流指数的ETF产品,且此类产品在市场上越来越丰富,但据此认为ETF扩容会引发蓝筹股机会,“这还为时尚早。”在她看来,ETF只是一种工具,而非推动某类资产上涨的动因,“推动某资产的上涨,这还要取决于基本面和政策面。”但由于产品设计的特点,ETF本身具有短期和中长期的参与价值。
经历了2010年大幅度增长之后,目前ETF类基金已达到22只。截至上周五(2月18日)收盘,开放式基金之中排名前10位中已经有2只ETF类指数基金,即南方小康ETF和工银央企ETF,两者分别以今年来净值增长5.73%和5.36%的业绩分居第七和第九。ETF类产品瞄准的是某类资产,强调的是被动投资,这在一定程度上与基金经理的选股能力并不十分密切。如果投资者本身有很强的“选时”能力,那么根据行情走向、热点走向,选择部分值得参与的ETF产品,还是一条简捷的途径。
随着ETF阵营的扩容,ETF的差异性也更加明显。除了原先的上证50指数、上证180指数、深证100指数等传统成分股指数外,投资者已经可以方便地找到以上证综指、深红利指数、深成指、民企指数、商品指数等挂钩的ETF产品。而且,除了以大盘蓝筹股为成分股的指数产品外,有的ETF还突出了中小流通市值类资产的产品设计特点,如深中小板ETF、华泰柏瑞中小盘ETF。
从目前的ETF群体看,产品设计已经能够基本符合各类投资者对蓝筹股的投资需要。比如,如果投资者喜欢大蓝筹股,可以选择上证50指数、央企指数、超大盘指数类ETF;如果投资者喜欢二线蓝筹股,可以选择上证180指数、深成指类ETF。如果投资者更加激进点,对波动较大的品种十分关心,那么,深中小板指数基金、华泰柏瑞中小盘ETF是选择的方向。可以相信,随着ETF产品的丰富,投资者参与蓝筹股的余地将更加广阔,灵活腾挪的空间也将越大。
此外,从短期投资角度看,部分机构已经给了低估值的蓝筹股以正面评价。比如,东方证券策略团队在其最新的投资策略报告中表示,综合各种因素,建议配置绝对低估值(无论PE还是PB)的蓝筹股票,将有较高概率获得中期相对收益。其中,绝对低估值(无论PE还是PB)的蓝筹品种是配置首选,至少未来3至6个月有较高可能获取相对收益。
事实上,丰富的ETF产品为不同类型的投资者提供了左右逢源的途径,而蓝筹股群体之中的结构性机会,也将令不同的ETF体现各自魅力。
一财号大V观点: 当上证突破3500点、3600点等关键点位时,券商、保险等大金融板块往往出现异动引导市场做多情绪,这正是大资金试图点火引爆牛市行情的体现。我们认为,现在A股步入牛市需要的各类条件都已经就位。 周末外卖补贴大战,谁是赢家? 消费者看似是外卖补贴价格战的最大受益者,实则暗含风险,长期的低价补贴会重塑消费者的价格预期和心理参照点。当低价成为常态,消费者对正常价格产生排斥,平台未来任何理性提价或减少补贴的行为都将遭遇巨大阻力,形成难以摆脱的低价依赖症。商家承受的成本压力和服务降级最终必然传导至消费端。
目前,沪市13家基金管理人共布局了26只产品,超百亿产品14只,其中有2只产品超500亿,展现出强劲的市场活力,投资者认可度不断提升。
沪市首批6只科创债ETF产品(华夏、鹏华、招商、易方达、博时、广发)上市首日交投活跃,成交额突破440亿元。
上交所将持续围绕“健全投融资相协调的资本市场功能、吸引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要求,从“拓产品,优机制,塑生态”等方面推动ETF市场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