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大盘呈窄幅振荡格局,沪指收涨0.27%,成交1449亿元,环比缩减14%。盘面上,个股涨跌互现,医药、水利、黄金等品种涨幅居前,化工板块则陷入集体回落。
在此之下,机构操作更趋谨慎,所涉13只个股中,仅3只股录得资金净买入,其中安泰科技、紫鑫药业分别净流入2000万元左右。而部分暴跌股上,有机构出手“低吸”(包括双汇发展),但净卖出额皆占上风。
紫鑫药业现机构“回马枪”
用“生逢其时”一词来形容紫鑫药业近期的表现毫不为过。
4月12日,公司披露一季报预告,预计今年一季度将实现净利润6600万元至7000万元,同比增长463.45%-497.6%。同时表示,业绩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公司中成药销售稳步增长,人参产品销售保持良好状态。公告一出,该股旋即受到资金青睐,当日即封出涨停,顺应了市场对一季报预喜品种的追捧潮流。4月16日,公司披露一季报,实现净利润6629万元、每股收益0.26元。而在年报中,公司更早早抛出10转10的分配预案。
昨日,医药板块整体发力,加之市场对中价“高送转”股的追捧,该股小幅低开后逐级上攻,终于成为板块最后一只封住涨停的个股,收盘时报于37.76元,7连阳下股价迭创历史新高(复权).
有趣的是,在股价涨势汹涌下,机构却表现出盎然的兴致:回报中,1家机构买入1952万元,无一机构抛售。尽管买盘相对有限,但在4月12日该股第一个涨停时,机构却是单边卖出1349万元。
而在一季报中,机构的青睐亦一览无遗。期末流通股东榜上,孙建波掌舵的华商策略一举买入155万股,居第二大机构股东;泰达、农银、交银及申万等4家机构亦合力做多。不过,一季度间,泽熙、广发、汇添富等全身而退,兴业系亦大幅减持。
除紫鑫药业外,涨停的安泰科技、威创股份亦获机构资金净买入。前者获1家机构买入3359万元、1家机构卖出902万元,今年一季度公司实现净利润4365万元,同比增长25%。收盘时报22.55元,逼近半年线;后者获1家机构买入257万元,去年度实现净利润2.01亿元,同比增长45%,拟10转5派2。收盘价报18.11元,创年内首根长阳线。
钢铁股现集中兑现
除对绩优品种加大追捧力度外,昨日机构在龙虎榜上的操作更多表现为“高抛低吸”。
最突出的例子来自富龙热电,该股周二顺市惨遭跌停,但有2家机构合计买入2927万元、仅1家机构卖出1150万元。而昨日市场转暖,该股迅速封出涨停,报于24.15元,技术上呈“阳包阴”形态。回报中,1家机构卖出682万元。
而对近期“疯涨”的钢铁重组股莱钢股份、华锐铸钢,机构更是逢高则抛:前者被1家机构卖出1341万元,本周来机构的累计抛盘达1.17亿元;后者昨日被1家机构买入4890万元、2家机构合计卖出1.3亿元,其中为首机构抛售1.04亿元,约合212万股,与去年年报中的海富通精选持股恰好吻合。
事实上,全日机构的大手笔的操作主要体现在暴跌品种方面,迎来第二个“一字”跌停的双汇发展上,虽有5家机构卖出9732万元(为首机构独揽5681万元),但仍有2家机构入场“捡货”,合计买入4060万元;限售股解禁的中泰化学上,3家机构合计卖出2.87亿元(为首机构独揽2.03亿元),占总成交量的23%,显然为该股跌停的主推手,但亦有1家机构入场3173万元。有趣的是,昨日跌停价仅较彼时增发价上浮2%,且该批解禁资金中并无机构;一季度净利润同比下滑39%且预计今年上半年净利润将同比下降0-30%的沧州明珠上,3家机构合计卖出4661万元,亦有2家机构合计买入3825万元;一度跌停的多氟多,则获2家机构合计买入1020万元、1家机构卖出3845万元。
其他个股上,海普瑞、乐视网、劲胜股份分别被机构净卖出238万元、342万元、5533万元。
2025年上半年,港股日均成交额达2402亿港元,同比增长118%。
当天机构净买入前三的股票分别是长飞光纤、西藏天路、英维克,净买入金额分别是1.79亿元、1.26亿元、8437万元。
当天机构净买入前三的股票分别是景旺电子、德科立、北方长龙,净买入金额分别是2.5亿元、1.38亿元、1.16亿元。
当天机构净买入前三的股票分别是深南电路、阿石创、铜冠铜箔,净买入金额分别是2.3亿元、8484万元、5926万元。
当天机构净买入前三的股票分别是塞力医疗、唯万密封、易明医药,净买入金额分别是1.1亿元、2848万元、274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