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产经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财报机密:A股5%的公司贡献80%的利润

第一财经日报 2011-05-07 12:47:00

责编:群硕系统

2010年A股市场上市公司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总和为16561.8亿元,同比增长39.08%,其中沪深两市主板贡献了94.08%的净利润,排名靠前的100家公司贡献了全部A股的81.9%利润。

赚了业绩但赔了市值,这是不少上市公司发布2010年年报后面临的尴尬。数据显示,虽然A股市场上市公司2010年报情况不错,但上证综指和一年前相比却并无多大起色。

第一财经日报《财商》统计显示,2010年A股市场上市公司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总和为16561.8亿元,同比增长39.08%,其中沪深两市主板贡献了94.08%的净利润,排名靠前的100家公司贡献了全部A股的81.9%利润。

2010年净利润总和同比增长39.08%

本报统计显示,2010年A股上市公司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总和为16561.8亿元,2009年该数据为11908.3亿元。

从增速上来看,2010年上市公司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39.08%,而2009年同比增长27.7%。宏源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郦彬分析,“2010 年净利润增长速度高于营业收入增长的速度,而净利率的提高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期间费用率的下降。”

按照申万一级行业分类标准统计显示,金融服务和采掘等行业的净利绝对值依旧名列前茅。23个申万一级行业中,净利润排名前五个行业分别为金融服务7839.34亿元、采掘行业2392.62亿元、化工行业1092.97亿元、交通运输行业882.6亿元、交运设备行业704.52亿元。

从行业净利润增速上来看,23个申万一级行业中,2010年净利润增速高于40%的行业有8个,利润增速最高的是交通运输行业,2010年净利润增速213%,该行业2009年同比增速只有7%;最低的为信息服务行业,净利润增速为-8%。

行业净利润增速排名前五的分别为:交通运输行业同比增长213%,黑色金属行业同比增长184%,有色金属行业同比增长151%,交运设备行业同比增长为89%,综合行业同比增长72%。

值得注意的是,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行业的净利润增速在2010年间可谓发生了惊天逆转,这两个行业2009年的净利润曾较2008年出现大幅下滑,净利润增速分别为-56%和-4%。

净利润增速较为平稳的行业有6个,分别为交运设备行业、综合行业、机械设备行业、商业贸易行业、农林牧渔行业、金融服务行业等。

净利润增速表现最差的行业是信息服务行业,2008年该行业实现净利润437.92亿元,但2009年下降54%至201.71亿元,而在2010年,该行业净利润继续走弱,降至186.5亿元。

浙商证券策略分析师王伟俊的计算显示,2010年上市公司净利润集中程度有所降低。金融服务(46.78%)、采掘(13.34%)、化工(6.03%)、交通运输(5.00%)、机械设备(3.84%)五个行业占全部上市公司2010 年净利润的74.99%,其余18 个行业的净利润占比仅为25.01%。而2009 年金融服务等五大行业占全部上市公司净利润的77.86%。

一季度净利润增速低于市场预期

2010年年报比较亮丽,但2011年一季度情形却开始有所变化。

Wind资讯显示,2011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48458 亿元,同比增长29.00%,环比下降3.80%;实现营业利润6389 亿元,同比增长27.28%,环比增长15.89%;实现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4781 亿元,同比增长25.43%,环比增长9.47%。

但从非金融行业2107 家可比公司的单季度财务数据来看,营业收入在2010年四季度创出近几年的季度高点,2011年一季度小幅回落;2010年四季度的营业利润也是近几年的季度高点,2011 年一季度略有回落;同样,2010年四季度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为2519亿元,也是近几年的季度高点,2011年一季度则略有回落。

郦彬分析,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低于市场预期、净利润增速慢于营收增速,与期间费用率下降变缓有关,毛利率同比下降是另一大原因。

主板贡献九成多净利润

虽然中小板和创业板一直标榜高成长性,但从财务数据来看,缺乏说服力。

王伟俊的计算显示,A股上市公司中,沪深300成份股2010年净利润增速平均为36.75%,中小板公司净利润平均增速在33.59%,创业板公司净利润平均增速为30.44%。

此外,本报统计显示,沪市主板上市公司2010年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4106.38亿元,占比84.54%;深市主板上市公司为1475.13亿元,占比8.84%;中小板上市公司为832.37亿元,占比4.99%;创业板上市公司为147.93亿元,占比0.89%。

100家公司贡献81.9%的净利润

同往年一样,上市公司的净利润分布不平衡状态依然存在。2010年共有1855家上市公司实现盈利,占比达到86.16%。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超过千亿元的上市公司共有4家,超过百亿元的共有20家,超过亿元的则有866家。但也有295家上市公司处于亏损状态。

其中工商银行(601398.SH)、中国石油(601857.SH)、建设银行(601939.SH)、中国银行(601988.SH)和农业银行(601288.SH)等5家上市公司分别以1651.56亿元、1398.71亿元、1348.44亿元、1044.18亿元和948.73亿元的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位居2010年上市公司盈利排行榜前五。

而华菱钢铁(000932.SZ)、京东方A(000725.SZ)、华电国际(600027.SH)、漳泽电力(000767.SZ)和振华重工(600320.SH)则成为2010年净利润垫底的上市公司,亏损额在7亿~27亿元之间。

本报统计显示,净利润增长额排名前100位的公司多为大盘蓝筹公司,这100家公司合计贡献了A股市场81.9%的净利润,即占比不足5%的公司贡献了80%多的利润。

◎营业收入:上市公司去年总营收增长36% 增速三年来最高

从2010年营业总收入的增速指标来看, A股上市公司已经摆脱了2008年经济危机的阴霾,步入稳健的复苏。

根据Wind数据,2010年A股上市公司营业总收入总和达到17.41万亿元,同比增长35.59%。而2009年为12.84万亿元,2008年为12.33万亿元,2010年增速为3年最高。按照申万一级行业分类标准统计,2010年营业总收入增速排名前五的行业是交运设备、有色金属、信息设备、家用电器和化工。而2009年增速排名前五的行业则是建筑建材、房地产、信息设备、交运设备和公用事业。

从上市公司来看,87%的上市公司2010年营业总收入实现正增长,其中385家上市公司营业总收入增速在50%以上;2009年仅62%的上市公司营业收入正增长,2008年则为73%。

“营业总收入是衡量上市公司增长的重要因素,但也需要结合净利润增速。”某外资券商分析师对第一财经日报《财商》表示,如果是新产品或新市场,营业收入的指标更为重要;但如果是相对成熟的行业,利润指标更关键。

“如果单从投资角度来讲,利润增速更为重要。”上述分析师表示,“增收不增利的情况表明在通胀背景下,行业成本上升、毛利率下降,那么行业整体会处于下滑状态。”

根据本报统计,2010年A股上市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39.08%,远高于营业总收入的增速。

交运设备居榜首

在23个申万一级行业中,交运设备行业实现营业总收入为1.06万亿,以57.51%的增速位列榜首。

“交运设备行业发展速度快的主要原因有两大方面。”中投顾问高级研究员李宇恒对记者表示,一方面,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交通基建设施逐渐完备,交运设备的需求很大。另一方面,我国交通制造业的自主科研能力提高,交运设备自我满足率高,整个交运设备行业发展的速度较快。

具体来看,交运设备行业中汽车行业的营业总收入增速远高于非汽车行业。根据Wind数据,汽车服务2010年营业总收入增速为131%,汽车整车增速为69.33%,非汽车交运设备仅为30.06%。

“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汽车销售受到很大冲击,所以汽车行业2008年营业收入很低,这种影响甚至一直拖到2009年一季度。”上海某券商汽车行业分析师表示,2009 年初,国务院审议并原则通过了汽车产业振兴规划,在车辆购置税等方面给予了优惠,从而引发一轮汽车消费牛市。2010 年汽车行业产销双双超过1800 万辆,创下两个新高,同比增幅均超过32%。

“但市场普遍预计2011年汽车行业可能会经历暂时调整。”该分析师表示,政府各种优惠政策在2011年可能会停止,之前两年已经透支了部分需求。“但从中长期来看,中国汽车消费市场远没有到达顶部,预计未来5年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10%以上。”

“未来3~5年,交运设备行业整体快速发展已成定局,但是其中部分行业的发展会相对较慢。” 李宇恒也表示,汽车、轨道交通行业都会迅速发展;船舶海运行业发展速度将相对较慢,而航空制造业将是交运设备行业未来的亮点。“随着我国低空禁令的解除,我国的通用航空制造业将迎来井喷式发展,预计3~5年内,我国通用航天器材的数量将由现在的1010架增至5万架左右,市场饱和量超过10万架,随之迎来的制造业发展速度将是非常惊人的。”

六大行业反转

值得关注的是,交通运输、有色金属、化工、采掘、电子元器件和黑色金属行业都摆脱了2009年的负增长,2010年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速都达到30%以上。

交通运输行业2010年营业收入增速为47.25%,2009年则下滑18.68%。其中,公路板块2010年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18.9%、18.0%;铁路板块2010年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增长26%、40%;铁路板块业绩整体表现明显好于公路。另外,铁路板块毛利率还略有提升,与公路毛利率下降形成鲜明对比。

安信证券指出,2010年是公路和铁路行业经历国际金融危机后快速恢复的一年。但公路板块利润增速低于收入,成本上涨过快是导致盈利下降的主要原因,新建、扩建、大修等拖累了行业盈利的增长。

此外,有色金属、黑色金属、采掘行业2010年营业总收入增速分别为50.43%、30.82%和41.31%,2009年增速则分别为-6.05%、-20.86%和-3.04%。这三个行业的业绩反转主要和2010年金属等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有关。

房地产增速将下滑

2010年年报显示,上市房地产公司收入和利润增长速度分别为30.17%和30.9%。2009年则为31.70%和30%。房地产行业增速与2009年持平。

中投顾问房地产行业研究员韩长吉则表示,房地产行业的稳定增速也和部分房地产商转战二三线城市有关。“在一线城市严厉调控政策下,使得二三线城市房地产建设规模提速。再次,中央政府的保障房建设任务已经下达,各地政府正在着手实施,带动了房地产行业的发展。”

“房地产上市公司的营业收入主要根据其销售情况,一般情况下当年销售业绩第二年结算计入营业收入,所以2010年年报的增速并未反映出当年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某外资券商房地产分析师对记者表示,从一季报数据来看,上市房地产公司2011年一季度营业收入和利润增速分别为-5.2%和-9.6%,业绩增长已经低于预期。

一私募基金分析师也指出,房地产行业的营业收入增速将在今年下半年或明年出现下滑。“一方面,房地产行业都属于高负债企业,在加息周期和银行信贷控制下,企业融资成本上升;另一方面,由于限购措施,销售收入的放缓将在下半年开始体现。”

韩长吉则认为,2011年房地产行业的增速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一线城市由于国家调控政策对房价控制较为严格,所以房价出现大幅度上涨的可能不大,同时房地产开发面积稳定。另一方面,二三线城市由于国家宏观调控政策较为松懈,房价会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开发面积也随之增加。

◎毛利率:机械、电子、交运设备、纺织、金融 五大行业毛利率连增三年

不同于净利润等指标容易大起大落,毛利率对上市公司而言可谓是个“安稳”的指标。

“这是一个相对稳定的财务指标。业绩会变脸,但是毛利一般总能维持在一个稳定的区间,变化幅度并不大。”国金证券财富管理中心分析师张韵磊对第一财经日报《财商》记者表示。

毛利率是通过计算上市公司的(主营收入—主营成本)/主营收入得来,基本上能够体现一家公司主营业务的盈利空间和变化趋势,是核算企业经营成果和价格制定是否合理的依据。

一般而言,毛利率越高的公司往往意味着企业更加具有竞争力,容易获得“暴利”,而毛利率过低只能获得“薄利”的话,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有可能是企业主营成本过高造成的,因此意味着企业有“败家”嫌疑。

创业板平均毛利率36.66%

“毛利率一般反映的是上市公司对中间环节的控制,特别是对成本的控制能力。”张韵磊说。

资料显示,2010年度,主板公司平均毛利率为19.76%,同比增长1.09个百分点。中小板公司平均毛利率保持在23.94%,与上年基本持平。创业板公司平均毛利率36.66%,是三个板块中最高的,其中56家公司毛利率高于50%,135家公司毛利率高于30%,占创业板公司总数的72%。

分析人士认为,受宏观经济环境影响,创业板公司总体毛利率水平较2009年略有下降,但高出同期中小板公司约13个百分点,表明在细分行业中,创业板公司产品或服务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根据申万一级行业划分标准,此次统计的23个行业中,食品饮料、房地产、餐饮旅游、采掘、信息服务五大行业的2010年销售毛利率(整体法)维持在较高水平,分别为39.13%、37.12%、36.95%、33.68%、31.26%。

与此同时,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建筑建材、商业贸易、农林牧渔等行业的毛利率相对较低,分别为8.6%、11.77%、11.87%、12.19%、13.84%。

“基本上有两类企业的毛利率会比较高,一类是高科技行业内的公司,特别是软件类企业,往往具有相当高的毛利。还有就是处于垄断地位、品牌附加值比较高的公司,贵州茅台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 张韵磊表示,与之相对应的是,附加值较低的公司毛利率往往也比较低。

从个股看,广联达(002410.SZ)以高达97.39%的毛利率位居第一。*ST华源(600094.SH)和久其软件(002279.SZ)分列其后,毛利率分别为94.56%和94.33%。

*ST盛润A(000030.SZ)、深南电A(000037.SZ)、S*ST光明(000587.SZ)3家公司的毛利率垫底,分别为-99.10%、-39.81%、-25.51%。

毛利率连续增长的行业:机械、电子、金融等

记者在统计中发现,在2008年~2010年3年的时间内,既有行业保持了毛利率的持续上涨,也有行业的毛利率出现了连续的下滑。

其中,机械设备、电子元器件、交运设备、纺织服装、金融服务这五大行业自2008年以来毛利率保持了增长。

在机械设备行业内,不少公司连续3年毛利率有所提升,包括航天科技(000901.SZ)、山东威达(002026.SZ)、和顺电气(300141.SZ)、瑞凌股份(300154.SZ)、华中数控(300161.SZ)等多家公司在过去3年内的毛利率得到了逐步的提高,其中难能可贵的是,和顺电气在今年一季度毛利率得到持续提高。

“机械设备行业的毛利率能保持增长,一方面是因为虽然固定资产投资有所回落,但是仍然保持了较高水平,使得行业市场需求强劲,另外,出口的复苏也为行业增添了亮点。”某券商分析师认为。

在电子元器件行业中,则有达华智能(002512.SZ)、台基股份(300046.SZ)、国民科技(300077.SZ)、长信科技(300088.SZ)、乾照光电(300102.SZ)等公司毛利率在3年中稳中有升。其中长信科技和乾照光电在今年的一季度毛利率进一步提升。

交通运输板块中的厦门港务(000905.SZ)、中原高速(600020.SH)、重庆路桥(600106.SH)、东方航空(600115.SH)、海南航空(600221.SH)等多家公司毛利率稳步提升。其中,重庆路桥的毛利率在今年一季度也得到继续提升。

纺织服装行业的鲁泰A(000726.SZ)、七匹狼(002029.SZ)、嘉麟杰(002486.SZ)、华斯股份(002494.SZ)、森马服饰(002563.SZ)等多家公司毛利率处于平稳上升中,其中华斯股份和森马服饰在一季度毛利率仍在提高。

至于金融服务行业的毛利率提升则在香溢融通(600830.SH)这家公司体现得较为充分,公司2008~2010年3年的毛利率分别为12.54%、15.69%、16.37%。

华安证券分析师张兆伟认为,毛利率连续上升彰显这些公司议价能力,可以以此为线索来寻找投资标的。

毛利率持续回落的行业:采掘、建材、商业等

事实上,与上述情况形成对比的是,包括采掘、建筑材料、商业贸易、信息服务在内的四大行业在过去的3年内毛利率出现了下滑。

其中,采掘行业内的美锦能源(000723.SZ)、冀中能源(000937.SZ)、煤气化(000968.SZ)、开滦股份(600997.SH)、中国神华(601088.SH)等多家公司的毛利率出现持续下跌。而这几家公司在今年一季度中毛利率更是进一步下滑。

分析人士认为,采掘行业毛利率下滑的主要原因是原材料成本的提高和三项费用大幅增长。

建筑建材行业的同力水泥(000885.SZ)、海默科技(300084.SZ)、葛洲坝(600068.SH)、延华智能(002178.SZ)、中国铁建(601186.SH)多家公司毛利率持续下滑,其中海默科技和葛洲坝的一季度毛利率进一步回落。

商业贸易中的渤海物流(000889.SZ)、腾邦国际(300178.SZ)、中化国际(600500.SH)、友阿股份(002277.SZ)、百联股份(600631.SH)的毛利率进一步回落。其中,腾邦国际在今年一季度毛利率进一步回落。

信息服务行业的恒泰艾普(300157.SZ)、网宿科技(300017.SZ)、金亚科技(300028.SZ)、中国联通(600050.SH)、时代出版(600551.SH)等多家公司毛利率进一步下滑。其中,除了金亚科技之外的4家公司在今年一季度毛利率进一步下滑。

除了以上行业,包括交通运输、轻工业制造、医药生物等多个行业的毛利率在过去3年基本上保持了稳定,并未出现明显的增长或下降。

“交通运输过去几年时间里毛利率变化并不明显。具体来看,航空业和港口的毛利率在去年有所提升,而铁路和公路则维持稳定。”湘财证券交通运输行业分析师刘正表示。

◎存货:上市公司存货创新高 地产业存货9865亿元

2008年上市公司的高库存导致的后果仍让人记忆犹新,2010年和2011年一季度上市公司存货又接连创出新高。Wind资讯显示,上市公司2010年度存货总和为3.18万亿元,而2011年一季度为3.49万亿元。

第一财经日报《财商》统计显示,存货消耗的快慢主要有三个代表行业,分别为房地产行业、公用事业以及交通运输行业。

面对目前去库存化的“呼声”,存货指标是否消耗得越快越好?专家们认为各有优劣。

房地产:存货囤积加速企业并购

数据显示,房地产行业一季度存货显著持续增长且存货周转率明显降低。2011年一季度,全部地产公司存货为9865亿元,而2010年和2009年年报存货分别为9045亿元和6415亿元。2011年一季度存货周转率为0.04。而2010年为0.32,2009年为0.34。其中上海新梅(600732.SH)一个季度存货增加了292.42%,“招保万金”的平均增长率也在10%以上。

宏源证券高级分析师范为对本报表示:“房地产企业存货高与宏观调控政策有关,尽管近期成交价格有所上升,但成交量还是没有上去。高库存无疑会增加房企的负担,最直接的后果就是现金流回笼很慢,而房地产实际上是资金推动型的行业,回笼速度慢直接导致资金链紧绷。”

他介绍,目前许多房企的贷款途径依赖信托,信托融资收益率(利率)去年在15%左右,现在已经达到20%~25%,“这样的利率下贷款无疑饮鸩止渴。”

那么房地产的存货到底什么时候能够消化?

五矿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刘德忠表示:“在地产商和政府调控的博弈尚未出现趋势性的结果前,捂盘惜售式的库存将会持续,但房价松动并形成下降拐点后,房地产库存将快速消化。”

范为同时提出:“在这种情况下的房地产行业也许会把2008年未完成的兼并重组重新提上议程,当年万科准备了不少资金准备并购中小房企,被金融危机所打断。预计下半年政策继续紧缩,中小房企会引发破产潮,兼并重组是不可避免的。”

公用事业+交运:消耗库存未必是好事

存货消化得最快的行业是发热发电等公用事业,凯迪电力(000939.SZ)、滨海能源(000695.SZ)、红阳能源(600758.SH)、富春环保(002479.SZ)、惠天热电(000692.SZ)占据了所有上市公司存货消耗最快前十名中的半数席位。

范为表示,这与一季度天气原因有关,也和今年缺电相关,发电发热等公用事业与经济不完全挂钩,发改委前不久发出过今年缺电的信号,因此电力存货消化得快不难理解。

“但不是说存货消化得越快越好,不能因为这样看好电力行业。”范为并不认同以库存消耗最快作为看好一个行业的标准,“实际上发电越多,电企亏损越多,成本很高是这个行业的通病。发改委不久前曾经有提高电价的考虑,但目前CPI很高,调价只能助推高通胀,所以寄望调价从而减少行业亏损不太现实。”

而存货在一个季度里鲜有改变的主要是以高速公路为主的交通运输行业,比如楚天高速(600035.SH)、重庆路桥(600102.SH)等。

范为解析道:“交运是非周期性行业的代表,像高速公路,它的存货来自于公路两侧100米范围之内的土地,地块较为狭长和偏僻,不好出售,因此这个行业的存货趋于稳定。但这个行业没有什么成长性,主要靠收费盈利,可以把它当债券来配置。”

从存货增减程度来看,似乎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并非消耗得越快越好。

一位财务专家向记者表示:“存货的增减与实体经济景气程度挂钩,假如想衡量一个公司的财务,那么用存货周转率就相对可以忽略一些行业因素,而专注于公司的质地。”

存货周转率与应收账款周转率一样,反映着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周转速度越快,存货流动性越强,存货转换为现金或应收账款的速度越快。因此,存货周转率与企业的变现能力直接相关。

此外,以存货周转率为观测标的结果与存货增长率却“不谋而合”,焦头烂额的房地产业在存货周转率中依然排在最后,而名列前茅的还是交通运输和公用事业。

企业下半年面临去库存化

对于目前的高存货状态,野村证券认为下半年企业面临去库存化。范为表示认同:“在一定时间内预计高存货的状态会持续。新订单数据的下滑导致不少企业都不敢再生产,所以会有去库存化的过程。”

刘德忠解读PMI各项指标时说:“4月份中国PMI为52.9,环比回落0.5个百分点的同时,库存指数从51.6上升至52.0,表明中国经济随着主动性的紧缩调控带来了经济增速的放缓迹象,但就目前来看尚处在适度范围之中。”

他表示房地产的存货消化以房价下降为分界点,或将迅速得到解决,“而以高速公路等交运企业为代表的库存稳定公司和以发热发电等公用事业为代表的库存消化较快公司,在经济结构转型方向明确但结果不明显的情况下,其趋势估计将持续比较长的时间。”

而去库存化是一种经济周期,库存和经济有大致半年的滞后时间。所以企业发现高库存后会减少采购,以减低库存的积压。

范为表示:“这对于原材料企业非常不利,预计下半年美元将反转,届时大宗商品下滑,原材料企业将面临双重挑战。”

◎受益质量:非经常性损益 178家公司的扭亏魔法棒

金子中也有沙砾,从2010年上市公司财报来看,整体利润情况可观,但也有一些公司看似说得过去的财报完全是用非经常性损益在粉饰。

第一财经日报《财商》统计显示,有178家上市公司的非经常性损益大于公司净利润。

非经常性损益总和846.42亿元

非经常性损益就是公司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无直接关系,以及虽然与公司经营相关,但由于其性质、金额或发生频率,影响了真实、公允地评价公司当期经营成果和能力的各项收入、支出。

根据Wind数据,2010年A股上市公司中除纳川股份(300198.SZ)等8家上市公司外,都有非经常性损益产生。2145家上市公司共取得非经常性损益846.42亿元。其中,1855家上市公司非经常性损益为正,858家上市公司的非经常性损益占净利润比重超过10%,178家上市公司的非经常性损益大于公司净利润。

总体来看,A股上市公司2010年取得非经常性损益总额较2009年减少4.27%。非经常性损益为正的公司增加3家。

2010年取得非经常性损益最多的三家上市公司分别是中国石化(600028.SH)、中国国航(601111.SH)和雅戈尔(600177.SH)。

根据公司年报,中国石化去年共取得非经常性损益23.68亿元,同比增长11.6%,但占其净利润比重较小,为3.08%,主要来源是“统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子公司在合并日前的净损益”30.43亿元。

中国国航去年共取得非经常性损益21.67亿元,同比减少43.26%,占其净利润17.40%,主要来源是持有流动性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17.44亿元。

雅戈尔去年共取得非经常性损益14.92亿元,同比减少7.95%,占其净利润的50.85%,主要来源于公司出售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产生的利润18.36亿元。

非经常性损益成公司扭亏魔棒

“一个企业里面都会有一定的非经常性损益,常见的有投资收益、资产损益和政府补贴三块。因为非经常性损益对公司来说是不稳定的一次性收入,所以不能反映公司业务的经营能力和稳定盈利的能力。一般说来公司的非经常性损益不超过10%,是可以接受的。”财务专家贺宛男告诉本报记者。

查看2010年A股上市公司年报,确实有一些公司通过非经常性损益来“扭亏”。

“如果没有非经常性损益,华电国际(600027.SH)去年肯定是亏损的。但是由于这一块业绩只是一次性的收入,公司依然难以扭转其主营业务亏损的局面。”国内某投资咨询机构分析师告诉记者。

华电国际在2010年净利润1.06亿元,不过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利润为-10.57亿元;每股收益0.03元,但扣除非经常性损益每股收益-0.16元。公司去年取得非经常性损益12.65亿元。

公司2010年前三季度业绩已现亏损。不过,公司在第四季度出售了华电煤业公司3.3%股权和华电福新能源公司2.46%股权获得投资收益4.50亿元,以及零对价收购石家庄几家供热公司股权获得债权转移增加当期营业外收入6.21亿元,以上两部分因素使得公司2010年利润总额由-8.38亿元转正为2.33亿元。

不过,就算是公司在年末突击将业绩由负转正,也难以扭转公司主营业务亏损的命运。国内一家大型券商的研究员告诉记者:“华电国际的收入一直在增长,但是毛利却下滑不止,缘于其上游煤价高企,如果不解决煤电矛盾,华电国际恐怕很难扭亏。”

除了华电国际之外,通过非经常性损益来扭亏的企业还有很多。

其中,ST合金(000633.SZ)取得非经常性损益0.34亿元,为其净利润的45.63倍;江苏舜天(600287.SH)取得非经常性损益0.57亿元,是其净利润的29.66倍。ST欣龙(000955.SZ)取得非经常性损益0.32亿元,是其净利润的21.04倍;ST方源(600656.SH)取得非经常性损益0.50亿元,为其净利润的17.67倍。

不务正业:19家上市公司投资收益超过主营

对投资者来说,购买高投资收益的上市公司股票,是福是祸?

第一财经日报《财商》统计显示,2010年A股上市公司共取得投资收益2790.17亿元。其中19家上市公司的投资收益超过其营业收入,其中不乏上市公司投资收益高出其营业收入数百倍。

投资收益是指企业以各种方式对外投资所取得的收益(或者发生的损失)。对大多数投资公司来说,投资并非主营业务,不能反映公司业务的持续增长。

19家公司投资收益超主营

2153家A股上市公司,在2010年取得投资收益的有1602家,这些上市公司共取得投资收益2790.17亿元,同比增长8.42%。

数据显示,参与投资的公司数量逐年增长,2008年到2010年分别为1589家、1598家、1602家;同时,在投资中盈利的公司数量也呈现增势,从2008年到2010年依次为1179家、1270家和1313家。

其中,投资收益排名前10的上市公司共取得收益1713.9亿元,占全部上市公司投资收益的61.43%。金融业上市公司在上市公司中投资收益最多,投资收益排名前5的上市公司依次是:中国人寿(601628.SH)682.8亿元,中国平安(601318.SH)327.82亿元,中国太保(601601.SH)210.67亿元,中信证券(600030.SH)109.60亿元,中国银行(601988.SH)92.77亿元。

同时,投资亏损排名靠前的企业包括:农业银行(601288.SH)亏损10.85亿元,冀中能源(000937.SZ)亏损1.95亿元,西山煤电(000983.SZ)亏损1.32亿元,中孚实业(600595.SH)亏损1.03亿元,中煤能源(601898.SH)亏损0.96亿元。

除了少数以投资为主营业务的公司,大多数上市公司的投资收益都不计入公司营业收入。根据2010年上市公司年报,吉林敖东(000623.SZ)、*ST源发(600757.SH)、国际实业(000159.SZ)、鲁信创投(600783.SH)、云南城投(600239.SH)等19家公司取得的投资收益超过了其主营业务收入,更有甚者,其投资收益是营业收入的几百倍。

“如果一个不是以投资为主业的公司,具有很高的投资收益,那对投资者来说不是好事。举个例子,投资者买上海汽车,买的是汽车不是投资。他可以通过汽车行业景气程度来判断公司,但是投资收益并不持续稳定,不能用来判断公司主营业务的盈利能力。”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黄建兵告诉记者。

主营大幅缩水,投资收益逆向大增

虽然投资收益并不能作为公司主营业务持续盈利能力的反映,但是一些上市公司的确依靠投资收益粉饰利润。

*ST明科(600091.SH)2010年取得投资收益1.22亿元,其主营业务收入为0.08亿元,投资收益为主营业务收入的15.25倍;九龙山(600555.SH)取得投资收益1.17亿元,其主营业务收入为0.09亿元,投资收益为其主营业务收入的13倍;*ST科健(000035.SZ)取得投资收益0.51亿元,其主营业务收入为0.05亿元,投资收益为其主营业务收入的10.2倍;吉林敖东取得投资收益11.17亿元,而其主营业务收入为11.13亿元,投资收益基本与其主营业务收入持平。

除了大幅影响公司利润、掩盖主营业务真实收益外,投资收益最大的危险在于其不稳定性。在2010年年报中,一些公司以往投资收益并不多,去年的投资收益却突然增长。

例如云南城投在2009年并未取得投资收益,2008年的投资收益仅为0.10亿元, 2010年的投资收益达到4.11亿元,但同时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大幅缩水,较2009年减少84.39%。

山西证券分析师告诉记者:“这种情况下很有可能是公司现金流比较紧张,所以通过转让下属公司来缓解现金流紧张的情况。”

◎次新股:次新股梦魇 超九成跑输大盘 87只业绩变脸

新股破发让打新的神话不再,而去年以来上市的次新股,随着业绩的公布,频频上演“变脸”绝技,中小板、创业板的次新股成为市场避之唯恐不及的雷区。

Wind数据统计显示,去年以来,共有463只新股上市,其中中小板、创业板就占了422只之多,在这批次新股中,有201家公司当前股价已经跌破发行价,占比高达43.41%。其中更有高达427只股票今年以来跑输大盘,占比高达92.22%。

“随着年报和一季报的公布,次新股的高成长预期一旦没有得到验证,则会遭受市场抛弃,股价掉头向下。”广州一位私募基金经理对第一财经日报《财商》记者表示。

87家次新公司业绩变脸,创业板新贵成“绞肉机”

Wind数据统计显示,在463家次新公司中,有87家公司2010年年报中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出现下滑,占比达到18.79%。其中,中小板公司53家,创业板公司25家,还包括沪市主板的中国一重(601106.SH)等9家公司。

在这87家公司中,去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同比下滑幅度达到20%以上的公司共有48家,有14家公司业绩下滑幅度在10%~20%之间,25家公司业绩下滑幅度在10%以下。其中,科冕木业(002354.SZ)、中国一重(601106.SH)、朗科科技(300042.SZ)、得利斯(002330.SZ)、南都电源(300068.SZ)、联信永益(002373.SZ)和双箭股份(002381.SZ)等7家公司业绩同比下滑幅度高达50%以上。

从行业分布的角度看,机械设备成为次新公司年报业绩下滑的重灾区,87家次新公司中就有26家来自机械设备行业。此外,还有14家化工行业的次新公司去年业绩同比也出现下降。

年报业绩的不理想让次新公司在二级市场上遭到市场的冷遇。年报业绩下滑的次新“冠军”科冕木业今年以来股价下跌幅度达到23.51%,其前十大流通股股东的榜单上,三季报仅存的一家机构东方汇理银行也忍受不了其业绩的下滑,撤出前十大流通股股东之列,截至年报数据,其前十大流通股股东均为自然人。

从一季报的情况看,次新公司业绩变脸的戏法仍在上演。

463家次新公司中,一季度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同比出现下滑的公司达到100家,占比21.60%,可见,进入一季度后,次新公司业绩变脸形势愈演愈烈。其中更有24家公司业绩下滑幅度超过50%,43家公司业绩下滑幅度在20%~50%之间。

其中,联信永益(002373.SZ)、汉王科技(002362.SZ)和星网锐捷(002396.SZ)3家中小板公司业绩连年下滑,到了今年一季度,3家公司的成绩单更让人瞠目结舌,一季度归属母公司的净利润均出现了亏损,同比分别下降了1530.45%、210.29%和190.31%,在次新公司中业绩垫底。业绩告急之下,3家公司的股价也出现大幅下挫,其中联信永益和汉王科技股价较最高点出现“腰斩”,星网锐捷今年以来也大跌了23.48%。

此外,在一季报业绩变脸的次新公司中,还有26家是今年刚上市的公司,其中中小板公司有11家,创业板公司则占了12家。这12家创业板公司在“三高”之余,业绩却不见高增长,反而在上市后第一个季度业绩同比就出现了下滑甚至大幅下滑的情景,包括安居宝(300155.SZ)、雷曼光电(300162.SZ)、先锋新材(300163.SZ)、松德股份(300173.SZ)、腾邦国际(300178.SZ)、四方达(300179.SZ)、华峰超纤(300180.SZ)、大华农(300186.SZ)、永清环保(300187.SZ)、舒泰神(300204.SZ)、天喻信息(300205.SZ)和恒顺电气(300208.SZ)。

业绩跳水也让这12家创业板公司从“新贵”变身“绞肉机”,除了四方达和永清环保外,其余10家公司当前的股价均低于发行价,雷曼光电的股价更较发行价跌去了三成之多。

毛利率下降成次新股业绩“杀手”

在前后两任老总被抓、晋升创业板最有“污点”的公司之后,联信永益业绩下滑似乎已在市场预期之中。联信永益2010年年报显示,2010年营业收入6.97亿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2342.59万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2169.61万元。而在今年一季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则亏损1789.25万元,在报告中还指出,预计今年上半年净利润亏损将达到2000万~3000万元。

联信永益业绩变脸的原因从销售毛利率这一指标则可以一览无余,2008年和2009年该公司公布的销售毛利率均在20%以上,去年年报中,这一指标则下降到了19.40%,而到了一季报,联信永益的销售毛利率急转直下,只剩下13.83%。联信永益也指出,利润下滑的主要原因在于主要客户项目招投标模式转变,竞争加剧,综合毛利率降低,同时客户投资进度延缓,目标项目签单延后;同时开拓进入新市场项目的毛利率偏低。

由于毛利率下滑导致业绩变脸的次新公司不在少数。今年1月份刚上市的雷曼光电(300162.SZ)上市后股价一路下跌,截至目前,股价较发行价已经跌去将近三成,股价暴跌的背后,则是其一季度业绩的大变脸。

雷曼光电2011年4月23日公布的2011年一季报显示,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078万元,同比增长10.5%;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同比则下滑了38.23%。

而就在一个月前其公布的2010年年度报告中,雷曼光电业绩仍是一片红火,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02.77%;净利润同比则增长了81.94%。

毛利率下降也成为雷曼光电的业绩“杀手”。雷曼光电的业绩报告显示, 雷曼光电一季度毛利率为29.52%,同比下滑9.86 个百分点,环比下滑2.49 个百分点。

“国内LED 封装行业产能扩张后产品面临降价压力,产品价格下滑,同时金线、支架、铁箱等金属原材料价格上涨,造成雷曼光电毛利率水平持续下滑。”兴业证券的分析师刘亮指出,公司能否利用超募资金完善产品线结构,在高端产品和照明领域加大投入,跳出LED 封装低价同质化竞争的红海,是未来公司提高盈利水平的关键。

深圳一位私募基金经理指出,在当前的通胀背景下,原材料成本和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严重挤压了企业盈利空间。中小板创业板很多企业在这样的经营环境下,业绩高增长难以保持。

关注高增长次新股

“次新股是越来越难做了。”上述广州私募基金经理表示,去年还做过一把上市半年左右的次新股炒作,但在今年,业绩压力之下,次新股很难挖到亮点,但他表示,一些各项财务指标优秀的次新股标的,仍然值得潜伏关注,如净利润、营业总收入稳步增长,且毛利率稳定的次新公司。

根据Wind数据统计得出,近两年销售毛利率保持稳定或者有所提高,且2010年营业总收入以及扣除非经常损益后归属母公司利润增幅在10%以上,一季度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同比出现增长的中小板、创业板次新公司共有124家,其中有28家公司一季度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同比增幅超过100%。

其中朗源股份(300175.SZ)一季度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了近14倍,易联众(300096.SZ)和海宁皮城(002344.SZ)一季度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同比增幅也分别达到710.61%和698.89%。

◎增速放大:11只“加速”股 业绩增速放大迎来爆发期

不管是白马股,还是黑马股,在资本市场的跑道中,业绩处于上升通道之中,加大马力加速前进的公司才能够在长跑竞赛中胜出。

数据统计显示,2010年A股上市公司年报业绩增长39.6%,而2011年一季报增长幅度则只有25.3%。“营业收入增长的趋势性放缓表明上市公司整体面临的需求趋弱,如果扣除金融行业的收入与利润增长外,非金融领域的收入与利润增长放缓趋势更为明确。”中信证券指出。

在这种背景之下,那些业绩增速仍能放大的公司就显得难能可贵了。

11家公司加速前进

第一财经日报《财商》根据A股上市公司2010年年报和2011年一季报数据进行筛选,将最近3年营业总收入和净利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增速在10%以上,呈现逐年递增趋势,并且今年一季度营业总收入和净利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指标也呈现增长的上市公司一一进行甄选,根据以上指标,两市共有11家公司入围,均是当前市场中难得的“加速型”公司,分别为富安娜(002327.SZ)、长信科技 (300088.SZ)、亚厦股份(002375.SZ)、英威腾(002334.SZ)、广联达(002410.SZ)、鸿路钢构(002541.SZ)、荣盛发展(002146.SZ)、广田股份(002482.SZ)、中联重科(000157.SZ)、汇川技术(300124.SZ)和星河生物(300143.SZ)。

其中长信科技营业总收入和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在最近三年的增幅可谓是突飞猛进,其2008年营业总收入增幅只有18.53%,到了2009年,增幅已经增加到23.29%,而在2010年,其营业总收入同比增幅更是冲上了84.74%。与此同时,2008年、2009年和2010年的净利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同比增幅分别为19.86%、29.26%和91.14%。今年一季度,长信科技的营业总收入同比增幅也高达57.69%,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同比增幅更达到124.33%。

加速增长的背后,这11家公司丰厚的利润都来源于其高毛利率水平。11家公司2010年销售毛利率最高的为广联达,该公司主要从事建筑行业中造价软件的开发与销售,其销售毛利率高达97.39%。此外,汇川技术和富安娜等的销售毛利率也分别高达53.05%和46.11%。

11家“加速型”公司也体现出“小而美”的特点,其中总市值最大的中联重科也只有906.34亿元,星河生物则是当中总市值最小的公司,只有33.46亿元。

富安娜:分享行业高速成长“头啖汤”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生活水准的要求也相应提高,人们的居住和睡眠,不再像以前一样,随便铺个木板有一张席子就可以睡觉了。在这种消费大前提下,富安娜业绩加速仍然值得期待。”广州一位关注富安娜的私募基金经理说。

作为家纺行业的龙头之一,富安娜在国内家纺市场高速发展中率先分得“头啖汤”。2010年,富安娜进一步加快了加盟渠道的建设,2010年渠道网点增幅约30%,接近1600家的终端数量,其中直营渠道超过了420家,2010年加盟渠道的销售收入比重从2009年的58.3%上升到64.1%。

“和另外两家家纺龙头相比,富安娜明显加强了加盟渠道的建设,在加大加盟渠道投入力度之后,公司未来两年的营销扩张将更具弹性。”国海证券分析师刘金沪说。

在2010年扩张的大背景下,富安娜的业绩也呈现出高速增长的态势。富安娜2010年营业总收入同比增加了34.80%,相比2008年和2009年的15.34%和16.31%有大跨步前进的态势。同时,其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增幅也同样处于加速通道中,2008年该项数据为14.53%,2009年达到18.14%,而在2010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增幅已经高达61.94%。今年一季度,富安娜的加速态势仍在持续,营业总收入和净利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同比增幅也分别达到31.49%和62.91%。

业绩加速增长的背后,除了大举扩张之外,毛利率的提升也让上述广州私募基金经理更看好富安娜的前景。富安娜2011年一季度的销售毛利率达到49.55%,比2010年的46.11%又进一步提升,而在2009年,该公司的销售毛利率则只有42.98%。

刘金沪指出,作为已经有品牌溢价的家纺龙头,富安娜将持续分享我国家纺行业消费升级的盛宴。

汇川技术:踏准“十二五”契机,业绩步入“放量期”

在创业板次新公司中,汇川技术2011年一季报的数据尤为抢眼。

今年一季度,汇川技术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8亿元,同比增长106.5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715亿元,同比增长158.23%。其一季度高达0.66元的每股收益更是超出市场预期。抢眼的业绩支撑,使得汇川技术在创业板一片哀鸿遍野中走出自己坚挺的K线图,股价较发行价上涨超过90%。

作为国内专门从事工业自动化控制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汇川技术的主要产品包括低压变频器、一体化及专机、伺服系统、PLC、永磁同步电机、电动汽车电机控制器等,致力于做工控领域产品的“进口替代”,在国家“十二五”规划中的产业结构升级、节能减排和高端设备制造企业将率先受益。

受益于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政策,汇川技术的变频器、伺服、PLC、直驱电机等产品需求旺盛。2008年以来,汇川技术连续三年营业总收入增幅都呈现加速上扬的趋势, 从2008年的22.24%到2010年的121.96%,公司营业收入爆发性增长趋势明显。

与此同时,从去年四季度开始,汇川技术的产品毛利率有明显提升,产品的规模效应开始显现。

广州一位私募基金经理也表示,汇川技术是工业自动化技术领域发展中具有相当潜力的先行者,本身技术上涉足的领域相当广泛,空间很广阔。“结合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需求,只要顺利走过未来2年左右的时间,就很有看头。”该私募基金经理说。

中联重科:“老大哥”后发制人

作为11家“加速型”公司中市值最大的“老大哥”,中联重科的后劲却不输给它的“小兄弟”们。

中联重科在2008年的净利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同比增幅仅为12.05%,2009年增加到55.81%,而在2010年,净利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同比则大幅增长95.45%,与此同时,其今年一季度净利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更暴增186.34%,年报和一季报的两组业绩数据不得不让市场注目。

受益于国内房地产投资、基建投资继续保持高增长,一季度中联重科各项产品销售保持高速增长,核心产品混凝土机械、建筑起重机、工程起重机分别同比增长150%、200%和近50%。第一创业证券研究所的分析师郭强指出,一季度属于工程机械行业的传统销售淡季,中联重科的业绩仍然不俗,随着二季度工程机械企业销售旺季的到来,公司营业收入将保持高速增长,并有超预期的可能。

对于业绩的加速增长,中联重科董事长詹纯新日前表示,公司2010年度完成A股与H股的两次再融资以后,大力推行的差异化产品战略将是今年业绩新亮点。

其中,中联重科着力发展环卫机械、塔机等产品使得公司在原有业务加速增长的同时,开拓新的增长亮点。“中联重科作为国内领先的环卫机械制造商,拥有领先的技术优势,且环卫机械符合节能环保的政策导向,产品的盈利能力与发展前景均看好。”东北证券分析师刘立喜指出,预计中联重科今年环卫机械产品的增速在100%以上,塔机产品将达到近百亿元的销售规模。

◎稳定增长股:10只稳定增长股:“大而美”的长跑选手

对于稳健型投资者来说,买入一只稳定增长的股票,享受平稳的年回报似乎才是一件既省心又惬意的事情。

10家公司稳定增长

第一财经日报《财商》根据2008年、2009年和2010年年报数据,选取主营业务总收入、净利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增长率平均波动在10%~50%之间,且净利润增速大于主营、总市值大于80亿元、去年年底市盈率低于30倍,且今年一季度主营收入和净利润都在保持增长的公司,定义为“稳健成长型”。据此筛选出10家公司,分别是:苏宁电器(002024.SZ)、广州友谊(000987.SZ)、中国神华(601088.SH)、哈药股份(600664.SH)、塔牌集团(002233.SZ)、航天信息(600271.SH)、陕天然气(002267.SZ)、博瑞传播(600880.SH)、青岛啤酒(600600.SH)和泸州老窖(000568.SZ)。

这10家公司过去三年平均营业收入增速均在13%以上、净利润增速则在16%以上;其中,营业收入平均增速最高的是航天信息,达23.83%;净利润平均增速最高的则是青岛啤酒,达50%。今年一季度,青岛啤酒的净利润增速也达到45.61%,营业收入增速为26.67%。

从上市时间来看,这10家公司上市时间都较长,哈药股份和青岛啤酒在1993年就已上市,上市时间最久。10家中最“年轻”的上市公司是塔牌集团和陕天然气,均在2008年上市。

稳定增长的同时,10家公司的股价也在平稳上升,除了中国神华过去三年股价出现大幅下跌外,其他九家公司过去三年股价涨幅都在10%以上。根据去年年报数据,10家公司的市盈率在15~28倍之间。

青岛啤酒:2015年将实现1000万千升销量

长江证券指出,当前我国啤酒行业正处于规模化阶段后期,行业集中化速度处在加速上升阶段;从啤酒行业实际情况来看,目前各区域小酒厂已被整合完毕,行业将进入大公司并购大公司的后并购阶段。

青岛啤酒过去几年一直以“搬迁扩建和收购兼并”的双轮驱动模式在推进公司在全国市场的战略布局。2008年可转债募资15亿元,截至去年年报使用11.5亿元,其中承诺项目青岛啤酒第三有限公司,徐州、济南、日照、成都新建生产项目均已投产。另外,公司一直在重点市场区域内寻找合适的收购兼并目标。2010年9月和12月,公司分别受让了嘉禾啤酒及银麦啤酒股权。嘉禾啤酒太原工厂目前产能18万千升,银麦啤酒主要集中于以临沂为中心的鲁南市场,产能55万千升。

今年一季度,公司实现啤酒销量150万千升。其中,主品牌青岛啤酒销量94万千升,高端品种“青岛”纯生、听装、小瓶销量28万千升。公司计划通过收购和技改力争到2015年实现销量1000万千升,预计未来每年产销量提高10%~15%。

但和其他食品饮料行业相同,公司也面临一定成本上升压力。根据公司2010年一季报数据,公司一季度毛利率为43.7%,较上年同期微增了0.2%。国泰君安指出,一季度使用了部分低价大麦库存,成本上升影响并没完全体现在报表中。二季度后大麦平均成本将从250美元/吨上升至350美元/吨,成本压力加大,不过考虑到提价和结构调整因素,预计全年毛利率可能小幅下降0.5%~0.8%。

事实上,作为龙头企业青岛啤酒完全有能力通过提价来化解成本上升的压力。青岛啤酒2011年1月提高了小瓶青岛啤酒价格4%~5%。青岛纯生啤酒近期提价幅度约为8%。

哈药股份:集团资产注入 迎来新契机

“哈药股份收入规模达到100亿以上,已经过了高速增长阶段,未来仍将保持稳定增长。”兴业证券分析师王晞指出。

公司自1993年上市以来,收入从23.4亿增长到125亿,年复合增长率10.4%,利润从1.37亿增长到11.3亿,年复合增长率13.2%,利润的增速快于收入,整体表现是前期增长快,后期增长逐步放缓。2010年医药工业收入68.8亿,增长5.4%,保持平稳增长。医药商业收入约56.5亿,增长36.4%,2010年公司积极开拓第三终端市场、百川医药开始并表,商业收入增长较快。

此外,公司ROE 始终维持在11%以上(2009年达15.9%),可谓极少数业绩能够长期保持良性稳定增长、没有出现大起大落、相对其规模而言盈利能力突出的大型国有企业。公司工业业务覆盖抗生素原料药及粉针、中成药、中药粉针、OTC、保健品、综合制剂等六大领域,是全国性的品牌普药公司;医药商业网络完善:拥有1000多家连锁药店,纯销、批发、零售业务分别约占哈尔滨市份额的80%、66%、76%,是唯一具有全省覆盖能力的商业公司,并有望在东北地区进一步扩张。

此外,哈药股份一直延续高分红的政策,2010年度每10股转增3股派5.80元,2009年度分配方案是每10股派发现金4.9元,派息率超过60%;而2008 年派息率超过80%。

“公司主力抗生素品种头孢替安在前轮药品降价中价格降幅较大,会对公司2011年业绩形成一定负面影响。”上海某私募基金分析师指出,但公司当前股价已经充分反映了降价预期,目前动态PE仅有17.5倍,相对安全。“2011年公司最大的看点在于集团资产的注入。”

根据股改承诺,哈药股份将通过向大股东定向增发收购三精制药44.82%股权和哈药生物工程100%股权。

“哈药的收入中40.9%是西药,中药占比较低,生物制药业务还没有。而近年来医药各子行业中以中药饮片和生物制药两个子行业增速最快,明显快于其他子行业,而哈药具有较大优势的原料药是增速最慢的子行业。” 中投证券分析师周锐指出,从治疗领域来看,哈药过去业务以抗生素为主,在终端市场高速增长的心血管、抗肿瘤等领域还缺乏品种,需要加强。“哈药生物工程恰好弥补了哈药在这些领域的不足,并且带领哈药进入高速增长的生物制药领域。未来两年,哈药股份生物制药增长有可能超预期。”

广州友谊:优化存量 积极扩张

作为国内A股唯一一家纯高档经营的百货公司,广州友谊近3年的营业总收入一直保持平稳增长,2008年营业总收入增幅为14.35%、2009年为12.96%、2010年为21.17%。三年对应净利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增幅分别为31.31%、10.69%和17.58%。今年一季度广州友谊实现营业收入12.1 亿元,同比增长27.6%,净利润1.2亿元,同比增长24.2%,略超市场20%的增速预期。

申银万国指出,广州友谊目前主力店发展稳健,新开门店项目如期进展。在新店盈利、老店扩容以及奥特莱斯新业态三大增长引擎的推动下,未来具备强劲的成长动力。

公司目前拥有6 家门店,其中2010 年新开2 家门店,分别是8 月开业的广州友谊环市东店男士馆和11月开业的国金店,均定位于中高档百货店。同时,公司储备门店佛山店和长隆奥特莱斯店分别有望于2011年和2012年开业。

2011年一季度公司综合毛利率同比上升0.11个百分点至22.26%。光大证券认为近期公司外延扩张较为积极,在吸引新的品牌以及打折促销力度上都会有所加强,因此预计短期毛利率大幅上升可能性较小。但鉴于公司中高端的定位及较高的客户忠诚度,广州友谊百货业务毛利率历来明显高于同行的百货毛利率水平,体现了公司对供应商较强的议价能力。

中金证券还指出,广州友谊是唯一一家定位中高档的境内上市百货公司,如果中高档商品的进口关税降低、海外消费转入国内,广州友谊将是最典型的受益者。

◎业绩反转股:10只业绩反转股:乌鸦能否变凤凰?

当公司业绩大幅增加,或是扭亏为盈时通常都会刺激股价出现大幅上涨,寻找 “业绩浪”不失为一种发掘牛股的投资策略,虽然对这一策略从善如流的投资大师彼得·林奇也曾说过,寻找困境反转或是业绩反转的好公司是一件可遇不可求的事情。即使如此,企业的财务报告还是为投资者提供了寻找此类公司的路线图。

根据上市公司最新发布的2010年年报以及2011年的第一季度财报,第一财经日报《财商》筛选出了10家公司(见表)。这些公司分别是中集集团(000039.SZ)、横店东磁(002056.SZ)、经纬纺机(000666.SZ)、天利高新(600339.SH)、红豆股份(600400.SH)、标准股份(600302.SH)、中捷股份(002021.SZ)、京能置业(600791.SH)、实益达(002137.SZ)和蓉胜超微(002141.SZ)。

相比其他公司而言,这10家公司2008年和2009年连续两年营业总收入和净利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都不甚理想,增速均在10%以下或出现下降,但从2010年开始业绩出现反转,相对增速和绝对增速表现异常突出。营业总收入和净利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增速在50%以上,且增速均比2009年增速扩大100%以上。与此同时,2011年一季度这两项指标仍有继续增长趋势。

业绩由差转好并不能说明一切。众所周知,许多绩差公司或ST公司经常使用一些非常规手段,例如变卖资产、兼并重组等手段实现业绩短期猛增,而公司主营业务的竞争力和管理层能力却并未发生变化。基于以上考虑,本表未将ST以及*ST公司纳入考虑范围之内。

无疑,这些公司的业绩和基本面都发生积极改变,究其原因可能有多个方面,而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能否确保业绩可持续增长则成为了关键。

主营业务提振型:实益达

主营业务回稳、产品竞争优势提升、业绩逐步增长的上市公司是值得重点关注的对象。实益达或许就是这样一个公司。

根据实益达公布的2010年年度报告,每股收益(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为0.1081元,营业收入13.30亿元,同比增长115.84%,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0.28亿元,同比增长514.86%。

此前的2008年和2009年,其营业总收入则分别下滑26.53%和30.26%,净利润分别大幅下滑68.81%和75.43%。

今年一季度以来,公司业绩继续以良好的势头增长。其中,第一季度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54.48%,净利润同比增长137.68%。

实益达是一家专业从事PCBA控制板贴装业务的公司,同时贴牌生产少量的DVD、机顶盒 、MP3等整机产品。在2009年之前,作为飞利浦的全球少数几个EMS 供应商之一,该公司的业务增长主要源自于大客户订单的增加。由于对单一客户的依赖程度较重,公司一直以来都陷入这样一种困境:客户的订单增加后,公司就给予更多价格优惠,因此公司的毛利率水平一直处于比较低的水平。

根据该公司董事长陈亚妹对2010年度的业绩报告说明,公司在立足EMS的基础上,2010年新拓展了篮光DVD和LED两个自主研发、自主品牌销售产品。未来几年内,公司自主产品将成为新的增长点。

周期性复苏型:标准股份

标准股份的主营业务是缝纫机的生产销售,是行业内的龙头企业。企业发布的年报显示,2010年的营业总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了101.29%,净利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增长了129.25%。

上海证券机械行业分析师魏成钢指出:“标准股份这类纺织机械的企业的主要客户是一些纺织企业,因此它的景气度与纺织行业紧密相关。金融危机对纺织行业以及纺织机械行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造成其2008年和2009年的营收大幅下滑。”

从2010年开始,随着经济的回暖,该公司的生产在下游纺织企业需求的拉动下出现了热火朝天的情况,公司的生产状况已基本恢复到金融危机前的水平。

天相投资顾问有限公司在一份报告中指出,在金融危机期间,虽然公司的营业收入受到了打击,但其市场份额却有所提高,公司行业龙头的地位进一步稳固。

此外,该公司 2010 年确定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振兴缝纫机主业。上海证券此前发布的一项报告指出,预计未来2~3 年公司的市场份额有进一步提高的可能。

近一年来,标准股份已经累计上涨了15.86%,那么是否说明营收的大幅增加已经对该公司股价形成了一定的支撑?

魏成钢指出:“公司预告业绩可能增长百分之几百,这是由于其前期的业绩太差、基数很低而导致的。不难发现目前该股的每股收益率也仍然是比较低。该公司股价的上涨跟业绩反转的关系不大,反而是与重组以及资产注入等事件有关。”

据了解,该公司于今年3月中旬曾试图定向增发,但因种种原因并未完成。然而分析师认为,这并不能排除未来有此类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在入选的十家公司中,除了标准股份之外,中捷股份(002021.SZ)是同一领域另一家龙头公司,经纬纺机同属纺织机械制造行业。因此可见,经济的周期性对这一行业带来巨大的影响。而只要经济持续复苏,该行业还有相当大的增长空间。

不过,魏成钢这样提醒道:“纺织机械制造在中国是非常成熟的一个行业,总体的发展前景很小。因为我国在全球市场的占有率超过75%,成长空间也不大。纺织机械行业在整个机械行业中仍然属于业绩比较差的公司。”

产品价格上涨带动型:天利高新

作为一家化工行业的上市公司,天利高新主要生产和销售甲基叔丁基醚、液化石油气、氢气、硝酸、二元酸酯、己二酸等化学原料。

根据公司发布的2010年年报来看,其去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1.28亿元,同比增长138.81%,而净利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同比增加了412.77%,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每股收益0.47元,业绩大幅增长。

银河证券分析师李国洪在一份报告中指出,己二酸和甲乙酮的价格持续走高是公司高增长的核心因素。

公司公布的公开信息显示,己二酸是公司的主导产品,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50%以上,占净利润的40%左右。而甲乙酮则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21.64%,占净利润的14.76%。

目前,虽然己二酸和甲乙酮的价格已经接近历史峰值的水平,但分析师普遍认为今年这两种产品的价格仍有上行空间。

民族证券分析师符彩霞指出:“今年在日本发生地震之后,当地一些炼厂受损,甲乙酮转置开工率明显下降,目前两种产品在国外进口产品产能不足的情况下又走出了新一轮行情。”

李国洪认为,在通胀刺激下,己二酸价格上涨为公司带来的毛利持续走高的状况能够持续较长时间。他给予该公司“推荐”评级。

◎错杀股:年报亮丽季报下滑 暴跌后可能被错杀的13股

如果说2010年是中小板、创业板的天下,那么2011年则是它们的噩梦。从去年年底的历史新高至今,中小板综指、创业板综指分别下跌了15.06%和25.44%,同期大盘仅下跌7.67%。

中小板、创业板股票一时成为重灾区,大资金视其为洪水猛兽。广东达融投资董事长吴国平对第一财经日报《财商》表示:“中小盘股票的下跌是缘于对去年涨幅的估值修正,但不能说中小盘股里面就没有好股票了,将来这些股票很可能走两极分化的道路,一部分业绩较好的还是值得持有,另一部分则会面临漫长的挤泡沫过程。”

随着国内2000多家上市公司2010年年报与2011年一季报的集体亮相,本报按照股价自最高点下跌超过30%、2011年一季度主营收入增长30%以上,利润增速则在10%以内或下降甚至亏损、过去两年年报主营和净利润增长情况较好等标准筛选出13只可能存在错杀情形的公司。

这些公司分别是:东方园林(002310.SZ)、广州国光(002045.SZ)、劲胜股份(300083.SZ)、欧菲光(002456.SZ)、科斯伍德(300192.SZ)、国星光电(002449.SZ)、盛运股份(300090.SZ)、新开源(300109.SZ)、科华恒盛(002335.SZ)、沃尔新材(002130.SZ)、先锋新材(300163.SZ)、华星创业(300025.SZ),以及合康变频(300048.SZ)。

上述股票一季度业绩或负增长,或停滞不前,但2010年年报业绩却十分亮丽,到底是什么制约了这些股票一季度的表现?

类型一:一季度为淡季

一季度对于大多数投资者来说,其评估意义是,可以判断一个公司全年业绩是否达标,但短处是容易忽略一季度处于淡季的公司,譬如东方园林、广州国光属于这类公司。

Wind数据显示,东方园林2011年净利润同比增长208.13%,2011年一季度营业总收入同比增加75.86%,但净利润增速大跳水,同比下降205.87%。广州国光2011年一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6.88%,但净利润也是下降67.30%。

江海证券农林牧渔行业研究员付豪杰告诉记者:“这是比较正常的一个情况,东方园林的收入结算按工程完工度来,因此一季度是淡季。重要看点在后面三个季度,二、三季度的收益最好,而四季度临近年尾,年终结算可能会(尾款)催得紧一些。”

至于营业收入和净利润的反向表现,付豪杰说:“一季度在收入方面有75.86%的增长,但管理费用率从22.77%涨到38.61%,表现在净利润上面也可以接受。”

和股价以及业绩表现差异更大的是东方园林的订单数量。今年以来,东方园林连续签订了数个战略合作协议,包括山西省宁武县天池景区及新城景观工程,协议金额暂估为2.075亿元;衡水市滏阳河市区段景观工程,预计景观绿化设计施工总费用约为4.46亿元;浙江省海宁市城市景观体系投资与建设,合同金额为6亿元。

其中,山西省宁武县天池景区及新城景观工程在2011年进入建设期;浙江省海宁市城市景观体系投资与建设项目的建设期为3~5年,影响该公司2011年至2015年业绩。

“二级市场上表现并不好,和整个中小创业板表现不抢眼有关,该股在炒作高送配的时候被炒高了,但存在错杀的可能。”付豪杰表示。

对于广州国光,兴业证券表示一季度净利润表现低于预期是因为属于淡季,营业收入出现增长则“主要得益于该公司生产能力提高以及订单转移”。

类型二:费用增加

大部分被重仓的股票业绩不理想的原因来自费用的增加。劲胜股份、欧菲光、国星光电、盛运股份的营业收入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而净利润却全部处于负增长。

记者注意到,上述股票三项费用与成本高企,导致毛利率一路走低,然而就公司本身而言并没有出现重大利空。

劲胜股份2009年、2010年以及2011年一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长基本保持在30%左右,净利润2009年增长72.37%,去年缩小到7.71%,今年一季度干脆变成负增长29.56%。

平安证券认为该公司一季度业绩出现下滑是“三星等订单未达到此前预计,以及成本增加和费用率上升。此外,由于老产品占比超过60%,经过多次降价,老产品的毛利率较低,拖累整个毛利率水平有所走低”所致。

欧菲光同样处在高成本运营的状态,毛利率受结构调整拖累处于下降,但触摸屏的需求总体处于上升。盛运股份则因为费用大幅增加吞噬利润,并且涉足发电行业正遇上“缺电”的当口,上市后还收购了多家电力相关的公司。

类型三:估值修复

还有些受到重创的股票则很可能是处于估值修复中,华星创业、新开源等就是。

一位研究TMT行业的分析师告诉记者,华星创业正处于估值修复中。“整个TMT一季度估值都在下调,大家刚开始时对TMT行业很看好,去年给的估值相对较高,然而目前的业绩表现和预期不一致。”

华星创业一季度营业收入增长121.54%,净利润仅增长1.96%,除了费用增加外,与行业被高估有关。

该公司的业绩是否受宏观经济政策制约?上述分析师说:“TMT总体来说属于非周期性行业,所以受宏观的影响不大。现阶段应该是估值下调,下调当中可能会有一些被错杀,我个人认为以后可能还会上升,当然这是随着国家政策、市场需求等因素而驱动的。”

同时记者也发现,沃尔核材与新开源在去年都曾经被市场恶意炒高。前者是受益“十二五”规划,后者则在上市后刚好碰上市场下跌、资金青睐次新股的阶段,上市后也是连创新高。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一类股票价格容易被市场影响。日本地震后福岛核电站的核辐射事件,让与核能沾边的股票集体下跌,沃尔核材也踏上了估值修复的道路。但就寻找替代能源的角度来看,目前有一定成熟技术和发展规模的依然是核能。

至于新开源,属于国内PVP行业的龙头,而PVP广泛用于药品中。南京证券认为,参照精细化工可比公司的估值,结合目前市场环境,综合分析给予该公司2010年动态市盈率为42~48倍的上市首日估值,而该公司2010年实际上的市盈率达到了71.26倍,因此虽然该公司业务方面在精细化工中处于较好的位置,但估值修复的过程却依然无可避免。

◎专家访谈:财务专家贺宛男:上市公司业绩增长放缓已成定局

“虽然2010年上市公司业绩亮丽,但整体业绩增长放缓已成定局。”财务专家贺宛男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财商》记者。在她看来,推动2010年业绩增长的两大支柱是大块头的银行股及新进血液创业板和中小板。如果未来通胀得不到有效控制,虽然银行的增长可持续,但创业板公司的业绩则会出现整体性的下滑。

增长已放缓

《财商》:2010年上市公司的平均每股收益为0.51元,你怎样看这个数据?

贺宛男:这是史无前例的。平均每股收益一般达到0.4元左右就非常不错了,哪怕是在2007年,GDP增长达13%,每股收益数据也只有0.418元。另外,2010年上市公司整体净利润增长了37%~38%。

为什么看起来这么亮丽?原因有两个:一是大权重的银行股净利润雷打不动的增长,二是中小板和创业板的增长也较好。

首先,银行股整体净利润涨幅约为33%,而其净利润占到了整个上市公司的40%。第二个原因是中小板和创业板。中小板和创业板的每股收益分别为0.57元和0.66元。尽管它们是小公司,但是对业绩贡献也较大。

《财商》:上市公司未来增长能否持续?

贺宛男:我的判断是:去年年报增长亮丽,2011年一季报增长停滞,半年报可能继续下行。上市公司业绩增长放缓已成定局。

目前,两市只有三分之一的公司发布了上半年的业绩预告。预减的比重占13%,预减公司数量明显增加。去年年报净利润增长为37%~38%,今年一季报增长在25%,若剔除银行股增速仅为19%,环比下降19%,我个人预计,半年报业绩的增长可能在20%上下。

银行盈利将可持续

《财商》:对于银行这个高增长、低估值的行业,从去年年报和今年一季报中能否看出未来的趋势?

贺宛男:2010年,银行股的业绩并没有超预期,因为去年三季报的数据,银行股整体净利润增长已经到31.66%,每股收益0.383元;而去年年报中,净利润增长为33%,每股收益0.484元。

不过,今年一季报银行股的增长确实是出乎意料。银行净利润同比增长33%,环比增长49%,相比去年四季度增长接近五成。而在去年年报中,银行股净利润在整个上市公司占比约为41%,但是在今年一季报中的占比却达到了47.5%。

《财商》:在目前紧缩的情况下,银行存贷款规模整体增长不大,分别在5%和4%左右。那利润大幅增长的原因是什么?

贺宛男:首先是中间业务出现大增。此前,银行中间业务的占比在10%~15%,而现在中间业务的占比上升到20%左右,其中建行24%、工行22.78%、农行19.82%。银行理财产品贡献很大,工行理财产品收入增长42%, 农行为63%,交行25%。

第二个是央行的货币政策。今年1~4月份,央行四次调高存款准备金率,目前大银行已达20.5%,全国75万亿元的货币资金有1/5多丧失了货币功能。调节存准率目的是控制通胀,现在虽然通胀没有调下来,但是货币却非常紧张,直接导致贷款利率上浮。据央行的报告,3月份,执行上浮利率的贷款占比为55.82%,比年初上升12.78个百分点。

《财商》:银行板块的高增长未来能否持续?

贺宛男:如果通胀仍然得不到有效调节,如果央行货币政策持续收紧,如果央行没有想出其他办法调节通胀,那么银行板块的增长仍然可以持续。上市银行现在可以说是“左右逢源”,货币政策宽松,可以享受贷款高增长的“量”,货币政策收紧,又可以享受存贷高息差的“价”,再加上中国银行业的垄断优势,至少在两三年内增长无虞,当然增幅会有波动。

《财商》:去年地产板块是大家最担心的板块,你怎么解读去年地产公司的年报?

贺宛男:沪深两市的100多家地产股总体成长性有所下降。以往地产股净利润增长都要高于平均水平,而2010年地产股净利润增长25%~27%,低于平均增长(37%~38%)。

另外,地产板块的经营现金流情况非常糟糕,板块整体经营现金流为-1000亿元左右,反映了地产公司卖房收入赶不上买地的支出。

总的来说,房地产板块在未来两三年很难出现高速增长,而地产股中会出现分化。

《财商》:地产股估值很低?

贺宛男:地产股估值是低,但是其低估值优势并不如银行明显。因为在同样低估值的情况下,银行这些年的收益基本是稳定的,但是地产股则不具备收益高增长的基础。

创业板开始下滑

《财商》:创业板去年的业绩数据是否让人满意?

贺宛男:2010年年报创业板和中小板的每股收益为0.57元和0.66元,高于平均水平;而净利润增长分别为32%和30%,低于平均水平。整体状况是创业板的成长性不如主板和中小板。今年一季报更加糟糕,中小板每股收益0.144元,与平均水平基本持平,创业板每股仅为0.135元,低于平均水平,显示了中小板和创业板并没有表现出高成长性。

更值得关注的是:创业板超募资金大量闲置,但是其经营现金流却是负数。

今年一季报显示,中小板和创业板的每股现金流平均为-0.18元和-0.48元。正因为经营现金流状况糟糕以及净利润增速放缓,这两者直接导致它们净资产收益率低于平均水平,只有2.42%,而上市公司平均的净资产收益率为3.96%。其盈利能力远远跟不上净资产的大幅增长。

《财商》:今年以来创业板跌幅达20%左右,安全边际是否有提升?

贺宛男:今年以来,创业板的市盈率从100倍跌到40多倍。从基本面上讲,还有跌的空间,但是从资金成本上讲,它可能跌的空间不大,因为投资者的持有成本都较高。

创业板的风险比中小板还要大,中小板创立有5年历史,已经接受了市场的考验。而创业板历史还很短,并且创业板的收益略低于中小板,但是它的股价却高于中小板。

◎未来展望:750份半年业绩预告登场:近八成公司报喜

截至周五,两市有750家上市公司公布了今年上半年业绩预测。据Wind资讯统计,预增、略增、续盈及扭亏等预喜公司仍达579家,占预告总家数的77.20%,其中,上半年业绩预增和略增的上市公司就分别达163家和288家。

尽管上半年总体业绩增速并未明显下降,但受政策调控最严厉的房地产板块业绩增速开始放缓,亏损公司也有所增加,有色、水泥等行业则保持较强的增长。金融板块虽然只有两家业绩预增,业内仍对其未来充满信心。

国海富兰克林基金的二季度投资策略报告就认为,从预期变化的方向看,2011年半年报将延续2010年年报的趋势,产能受限的周期性行业、泛金融业继续超预期,新技术和消费行业符合或低于预期。

房地产板块增速放缓

对于今年上半年业绩,有14家房地产类上市公司预喜,其中10家预增、2家略增、2家扭亏。但同时,又有15家房地产上市公司业绩下降,其中5家预计出现亏损。

预计业绩增长的上市公司中,金融街(000402.SZ)、深长城(000042.SZ)等业绩增幅超过100%,珠江地产(600684.SH)、世茂股份(600823.SH)等没有给出具体增幅,但也都表示将出现大幅增长。

而包括金地集团(600383.SH)等大型房地产企业却出现了业绩下滑,而津滨发展(000897.SZ)、ST兴业(600603.SH)等已经出现亏损。

在总结2010年年报及2011年一季报后,兴业证券指出,在ROE、杠杆率提升空间有限的情况下,2010年的销售情况普遍不如2009年,股权融资短期也没有放开,未来两年实现净利润增速30%以上较为困难,预计行业平均净利润增幅在15%左右。

兴业证券分析认为,2011年一季度地产企业的现金流较为平稳,一季度末资金情况并没有明显恶化。但是部分企业由于主动的扩张行为,重点地产企业的现金比例已经降到了较低的水平,而净负债率则在相对高位,短期资金风险也在上升,如果销售持续低迷达到一个季度,企业可能会面临较为明显的资金问题。国海富兰克林也认为,房地产销售在二季度仍然不会有太大的起色,并同时会影响到相应住房相关产品的零售。

在东兴证券看来,目前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经营状况与前两年相比已出现转弱的现象,主要表现为经营效率有所降低。而2011年行业的增长下降,企业面临的困难将增大,企业间增长将分化明显。

有色水泥仍持续增长

在业绩预喜上市公司中,此前走势较强的有色及水泥板块仍保持较强增长。如包钢稀土(600111.SH)、太原刚玉(000795.SZ)均预计业绩大幅增长,后者增幅更是有望达到300%。

而水泥板块中,华新水泥(600801.SH)、塔牌集团(002233.SZ)等多家公司预计业绩增幅将超过50%。长城证券分析,从价格的因素上看,一季度往往是水泥价格的最低点,进入二季度旺季后水泥价格将持续攀升。民生证券行业分析师王小勇认为,限电也将推进落后产能淘汰和推升水泥价格。华东地区用电趋紧局势逐渐明朗,目前电力产能供给的结构性失衡决定了华东和华中用电紧张可能在未来两年内成为常态。

有色板块方面,大小金属盈利继续呈现分化趋势。小金属2010年及2011年一季度均实现较高的盈利,主要得益于行业景气度上行带来的价格快速上涨。展望二季度,行业保护政策、供应持续偏紧的整体格局没有发生变动,以稀土为代表的小金属价格持续稳步上行。长城证券认为,二季度小金属行业企业盈利仍能实现稳步增长。

金融板块仍被看好

在对未来业绩进行预测的上市公司中,金融板块是最不积极的。截至目前,仅有3家公布了上半年业绩预告。宏源证券(000562.SZ)一贯地给出不确定的结论。而宁波银行(002142.SZ)及陕国投A(000563.SZ)预测上半年业绩均出现增长。

其中,宁波银行预计上半年业绩增速仅为20%~30%,较其此前的业绩增速有所放缓。但这并未影响业内对金融板块尤其银行板块的看好。

国海富兰克林认为,从较短的投资周期来看,未来一个季度银行板块政策风险相对较低,而随着各个公司一季报陆续浮出水面,银行股相对大部分高估值公司来说,业绩增长更为确定,同时板块估值仍处于历史的底部区间。中金公司认为,存贷利差仍有上升空间,主要是由于加息的正面影响逐渐反应,以及新发放的议价能力较高的贷款逐渐替换存量的定价较低的贷款。而中金公司仍旧对银行保持全年看好的观点。

券商板块二季度面临的市场环境有望改善,政策环境也将更为宽松,佣金率降幅趋缓趋势可望进一步确立,而新三板和融资融券等创新已经准备就绪,二季度面临推出的绝佳时间窗口。国泰君安判断,行业已从谷底走出,2011年业绩恢复性增长已无悬念,而创新推出将确立行业的中长期上升趋势。对于保险行业,中金公司认为,尽管挑战仍在,但下半年有望逐渐反转。

举报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