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A股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积极信号频现难阻大盘下跌 多头还在等什么

一财网 2011-05-27 08:21:00

责编:群硕系统

今日中石油发布公告称,中国石油集团25日通过上交所增持中石油股份3108.47万股,如此利好引致中石油25日反弹,也为大盘反弹搭好了台。为何原本反弹在望,最终却落得个冷清收场?蠢蠢欲动的多头部队究竟还在等待什么?

 

===精彩导读===

反弹失败创新低 多头还在等什么(本页)

大盘解析
银行动态PE不足八倍 A股估值渐与国际接轨
紧张资金面掐灭期指先行信号

机会掘金
把握跌出来的机会
“危”中有“机” 关注新兴及大消费主题

===本文阅读===

反弹失败创新低 多头还在等什么

本周三,中国石油(601857)(601857,收盘价10.88元)的增持护盘动作一度令投资者对反弹充满期待。然而,昨日(5月26日)大盘在高开震荡后,却一路走低。为何原本反弹在望,最终却落得个冷清收场?蠢蠢欲动的多头部队究竟还在等待什么?

中石油增持难阻大盘下跌

昨日早盘,股指期货IF1106合约早盘时高开高走;上证综指也高开13.65点,但其后大盘不断震荡回落,在14时59分还创出2734.54的调整新低。

分析人士认为,今日中石油发布公告称,中国石油集团25日通过上交所增持中石油股份3108.47万股,如此利好引致中石油25日反弹,也为大盘反弹搭好了台,但昨日市场做多信心仍然不足,因此一旦部分板块遇到利空消息,抛盘就会大量涌现。

股东减持套现 资金供需失衡

多头部队究竟在等待什么?还有什么令机构如此担忧?分析人士认为,高管、限售股股东连续不断减持是市场难以走强的重要原因。统计显示,本月以来沪深两市共有162起重要股东二级市场交易行为,其中,47家公司发生减持124起,减持套现金额共计70.5亿元,日均减持近3亿元。值得注意的是,其中还包含了不少的高管、控股股东减持。

其次,再融资消息又开始增多。昨日有报道称,深发展(000001,收盘价17.79元)表示考虑再融资。有统计显示,今年增发再融资规模累计已超4100亿元。

然而,最重要的还是在国际板、新三板虎视眈眈的局面下,资金供需关系失衡,这是导致市场难以改变下行趋势的根本原因。国际板利空存在被夸大之嫌 估值水平回归≠系统估值下移

历史显示大盘见底耗时长

周一上证综指的大跌,宣告市场进入加速探底阶段。而这一次的大阴线,与去年6月29日及12月末的两次大跌较为相似。上两次大跌后,都花了较长时间才收复失地,那么这一次下跌和反弹过程又将是怎样?

2010年6月底,大盘在2500点附近持续盘整之后,于6月29日大跌108.23点破位。3个交易日后,大盘在7月2日2319.74点探底成功,并展开一轮有力的反弹行情,至7月21日才完全收复6月29日的大阴线,一共经历17个交易日;而去年12月27日和28日,大盘连续两天收出大阴线,并一举跌破年线。12月29日,大盘很快见底产生反弹,不过这一次,股指在反弹到年线位置后,再次陷入调整,并于2011年1月25日创出2661.45点的新低。在经过一个较为复杂的整理之后,至2月14日才完全收复2010年12月27日的阴线,一共经历了30个交易日。

分析人士指出,不论后市以何种方式探底成功,都还需要多方作出巨大努力。(每日经济新闻)

银行动态PE不足八倍 A股估值渐与国际接轨

小盘股估值“高高在上”,大盘股估值“躺在地板上”。这就是当前A股估值结构的真实写照。不过,经历前期调整,A股整体估值已经逼近历史低位。而即便是放眼国际市场,A股当前估值水平也开始具备竞争力,尤其是动态PE不足8倍的银行股真的“很便宜”。

据上证资讯统计,截至昨日收盘,上证A股与沪深300指数的静态PE分别为15.33倍和14.13倍,全部A股的静态PE为17.97倍。而据安信证券统计,上证综指2003年以来的PE均值为27.5倍,沪深300指数2006年7月以来的PE均值为24.4倍。

A股当前的估值水平,不仅大幅低于其历史均值,也再度进入到一个底部区域。

事实上,从全部A股的市盈率来看,已与去年以来的几个低点完全相当:去年7月初沪指在2319点时的市盈率为17.3倍,去年9月底沪指在2600点附近启动时的市盈率为18.3倍,今年1月25日沪指在阶段性低点2661点时的市盈率为17.5倍。

“由此可见,目前的A股市盈率处于历史较低水平。”银河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孙建波认为。

即使与成熟市场相比,A股估值尤其是动态估值也不再“鹤立鸡群”。据中投证券数据显示,上证综指与沪深300指数2011年的动态PE均低于14倍,深证成指也不足16倍。而中投证券估算的道琼斯工业指数、标普500指数以及纳斯达克指数的动态PE分别为12.54倍、13.45倍和17.53倍,日经225指数与香港中资指数分别为16.26倍和13.77倍。

而相比整体估值,以金融、石油、航空、交运为代表的部分板块估值更具吸引力。中投证券之前一份报告显示,以29%的2011年盈利增速估算,银行板块的市盈率仅为7.8倍;以12%和7%的盈利增速估算,石油天然气和航空板块的市盈率也分别只有11.6和11.3倍。

“实际上,银行股等大盘股的估值不仅是与海外接轨,甚至都低于‘海外水准’了。”分析人士指出。

不少大盘股出现的A、H股价格“倒挂”现象也可说明这一点。统计显示,排名首位的中国平安(601318)折价率近30%,而农业银行(601288)、中国太保(601601)、建设银行(601939)、工商银行(601398)、招商银行(600036)、交通银行(601328)、中国人寿(601628)等多只金融股的折价率都在10%以上。

有业内人士甚至发出了这样的感慨:A股的银行股真的很便宜了!

估值是重要的市场驱动因素,但通常是在高估值和低估值时才会产生重要影响。当市场出现某种刺激因素的时候,市场运行趋势就可能发生逆转。有分析人士判断,当前A股市场就处于这样的环境中,从中长期看投资价值已经非常突出了,市场趋势随时都有可能发生逆转。

但需要注意的是,尽管市场整体估值处于历史低位,但板块估值的分化现象非常突出。分析人士指出,未来由资金成本上升带来的价值重估环境下,不支持高估值板块继续估值扩张,进而市场整体估值的底部抬升以及高估值板块回调有可能同时发生。

紧张资金面掐灭期指先行信号

昨日A股市场出现了冲高受阻回落的走势,尤其是创业板指数等小盘股再度疲软,拖累了大盘指数的运行,从而使得上证指数在日K线图再留一根高开低走的阴K线。但个股行情依然活跃,尤其是上海本地股、产品价格上涨的化工股等,那么,如何看待这一走势特征呢?

期指先行信号失灵?

其实,分析人士对于昨日A股市场的走势是抱有信心的,一方面是因为在周三收盘后,港股急升,然后是美欧股市次第反弹,说明全球股市有企稳回升的态势。另一方面则是A股股指期货在周三收盘前的最后15分钟突然发力上攻,期价从2995.8点直线拉升至3015.2点,共上涨了0.63%。据统计,这是期指有史以来涨幅最大的“最后15分钟”。而股指期货历来是A股市场走势的先行信号,因此,股指期货的强劲上拉一般被视为A股市场将强劲反弹的信号。上一次的尾盘大涨纪录是去年6月8日,当时涨幅为0.61%,在6月9日,上证指数就大涨2.78%。

但可惜的是,昨日A股市场在早盘大幅高开,奈何抛压绵绵不绝。因此,盘中多头虽然屡屡拉升股指,但难以敌过绵绵不色的抛压,从而使得上证指数冲高受阻,期指先行信号出现了失灵现象。之所以如此,分析人士认为,一是因为当前主流资金对经济增速放缓的预期渐趋强烈,因此,不愿意在这一预期未明朗之前加大仓位。二是因为A股市场的资金面趋于紧张。据了解,在6月25日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各期限品种全线走高,其中隔夜利率高达4.9992%,创近4个月以来新高。与此相对应的是,进一步调控的政策预期也有所强烈,所以,A股市场无奈走低。

频频出现的兴奋点

不过,这并不代表大盘的调整空间与调整时间会迅速扩大。一方面是因为银行股、煤炭股等低估值品种的估值体系尚未面临着新的因素挑战,所以,他们的低估值优势将封闭市场的深幅调整空间。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市场存在着游资热钱积极做多的兴奋点,在一定程度上聚集了市场人气。

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题材炒作方面,这主要是指国际板以及由国际板延伸出来的含有B股的上海本地股。目前国际板概念股的龙头品种东睦股份(600114)、联美控股(600167)虽然在周四有所调整,但英雄辈出,运盛实业(600767)等低价股迅速接力而上,成为市场新的龙头品种。

与此同时,海立股份(600619)、大江股份(600695)等含有B股的上海本地股也成为短线游资势钱重点出击的对象,从而推动着此类个股迅速成为市场新的兴奋点。

二是行业投资方面,这主要是指近期产品价格持续上涨的行业,不仅仅是指三爱富(600636)、巨化股份(600160)等为代表的氟化工板块,也不仅仅是包钢稀土(600111)等为代表的稀土概念股,而且还指青岛碱业(600229)、氯碱化工(600618)等为代表的氯碱板块。

与此同时,农业股在近几个交易日也因为干旱以及猪肉价格上涨而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品种。其中新五丰(600975)等个股涨停板,从封板的力度等因素来看,不排除有进一步冲击涨停板的可能性,如此来看,农业股的延续力度也相对乐观。

强者恒强 弱者恒弱

这就意味着目前A股市场整体上格局可能会出现两个有意思的特征,一是指大盘趋势。由于资金面的紧张以及后续进一步的调控政策压力,大盘的量能难以释放,故短线走势依然难以乐观。不过,由于游资热钱强大的做多示范效应,市场的调整时间与空间的确也不宜过分悲观,可能会在2700点一线遇到强劲支撑。二是指板块热点方面,强者恒强,弱者恒弱,即上海本地股等为代表的国际板以及农业股、化工股等为代表的产品价格上涨股仍将活跃。而小盘股、新股与次新股等品种仍处于持续的调整状态中。

故在操作中,建议短线爱好的投资者可以忽略大盘的短线趋势而积极关注短线热点,因为与其关注市场的方向,不如关注短线游资热钱的出击方向,他们目前是盘面的主人,跟着他们走,短线或有一定的收益率。循此思路,建议投资者积极关注上海本地股中的宝信软件(600845)、丰华股份(600615)、上海金陵(600621)等个股。同时,对航空运输股、农业股、化工股等行业景气度回升或有新的产业催化剂的个股可跟踪,包括风帆股份(600482)等近期K线形态趋于乐观的品种。

机构来源:金百灵投资

把握跌出来的机会

近期市场大幅下挫,基金对短期行情演绎颇为谨慎,但多数基金认为,下半年市场有望迎来反弹,未来将积极把握“跌”下来的投资机会。

大摩华鑫基金投资总监陈晓认为,当前市场受多重因素压制表现不佳,但下半年行情或比上半年乐观。在其看来,多种因素压制了当前市场的表现。政策面上,目前通胀压力依旧,政府的调控方向并未有变化,市场担心紧缩会过度,导致经济增速持续下滑。资金面上,在紧缩政策下,流动性缩减,新股发行、上市公司再融资等,都使资金面承受了一定压力。基本面上,4月份PMI数据已经开始掉头,原材料、资金成本、人力成本上升正在侵蚀企业的盈利,市场担心会出现“戴维斯双杀”。

不过,陈晓表示,下半年行情或比上半年乐观。“一旦这些影响市场的负面因素有所减少,风险得到释放,股市可能会迎来一个新的向上的周期。而且,从更长时间来看,伴随着城镇化进程和经济向内需主导转型,中国经济的发展前景是比较乐观的。” 陈晓透露,短期内要谨慎观市,同时也要做好准备,一旦市场形势好转,会迅速出击。

天治基金认为,近期市场大跌是市场担忧情绪的集中宣泄,后市继续暴跌的可能性很小,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市场担忧的经济放缓、企业盈利受损确实可能发生。预期短期内大盘将继续窄幅震荡,到6月底、7月初才能出现趋势性的反弹。

长信基金策略分析师毛楠认为,市场短期剧烈向下的波动为反弹创造了条件。市场如果出现较大幅度的反弹,可以波段操作;如果市场继续下跌,从估值以及通胀、货币政策角度看,仓位也应该逐渐增加。

国投瑞银稳健增长混合基金经理朱红裕表示,经济下行带来的悲观情绪已有所释放,虽然市场短期内很难出现趋势性的上涨机会,但没有必要过于悲观,投资人在市场过渡期中要学会未雨绸缪,耐心等待诸如CPI、房价、企业盈利变化等指标发出明确反转信号,精心布局下半年市场行情,相对更看好保险、银行、地产、石化等板块,以及大消费板块充分调整后的投资机会。

“对于中期市场走势我们是乐观的。”在博时基金看来,无论和自身相比还是和国际市场相比,目前A股相对估值较低。大家现在对未来盈利增长比较悲观,但是大宗商品价格的下调,反而会带来成本的下降,未来实际盈利状况不用太过悲观。货币政策紧缩持续很长时间了,边际效应递减,对经济的影响将变弱。一旦出现政策的短暂放松,将可能会出现值得期待的行情。

“危”中有“机” 关注新兴及大消费主题

本周四A股并未迎来期待中的反弹行情,全天高开低走的走势,更加打击市场本已低迷的人气。在指数实现六连阴之后,机构普遍趋于悲观,调整仍将持续的声音几乎弥漫了全市场。不过,以往的经验表明,每一次暴跌中,都是“危”“机”共存。结合当前的市场状况,投资者或可在新兴产业及大消费主题中继续寻宝。

利空不断 调整难止

最近一段时期,A股市场备受煎熬。国内方面,物价高企,企业盈利增速下滑预期增强,国际板推出可能快于预期,银行资金紧张,且融资需要不断催逼;而国际上则是,欧债危机愈演愈烈,美国经济难免反复,世界地缘政治局势风雨飘摇。总而言之,利空不断,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而周四有消息报道,早先预期CPI将在二季度高位回落,但受长江中下游旱情的影响,粮食主产区可能收成不佳,价格上涨的预期再次加剧。而5月以来,猪肉、鸡蛋等食品价格出现了明显上涨,超出市场预期,因此,短期CPI难言见顶回落,政策将不得不持续紧缩。对于市场来说,流动性是行情的生命线,紧缩政策加剧无疑会让不确定的经济形势雪上加霜。而以上每一个因素的进一步变化都是利空来源。

尽管一些影响因素形成了零散的概念板块行情,如所谓国际板概念股、食品农业等消费品出现脉冲式行情。但是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大盘的调整最终让这些概念股尘归尘,土归土。分析零散的概念板块无法激起市场人气背后的逻辑,关键在于投资者无法预期还有多少利空要来袭。市场不知道企业业绩的下滑会在什么时候企稳,银行可能在什么时候推出再融资,国际板到底将分流多少资金,这都处于不确定中,而且是不可回避的。如果无法预期未来,等待基本面明朗将是上策,这就是当前市场演绎的逻辑。

紧缩政策或进入平稳期

利空不断,的确让A股备受折腾,但未必是件坏事,问题的暴露为解决问题提供了线索。大部分投资者更愿意相信,当前这种趋势会继续,但我们更希望投资者关注,趋势也存在反复的可能。值得我们去思考的是,问题的关键——政策见效的问题。当前的预期是,在各种经济指标反映出物价高企这样的信号时,政策必然会有进一步的措施。但我们的预期是,政策将会进入平稳期,进一步的紧缩也需要实时观察此前的政策效果。

政策调控物价一直未有放松,大部分的紧缩政策在一季度已经实施。而从经验上看,政策的实施到产生作用,将会有六个月左右的时滞。因此,一季度的很多政策会在二季度之后逐渐显现效果。从物价上涨的原因来看,实体经济的需求和供给并没有太大的改变,因此,这更多的是源于货币发行,只要控制货币的发行量,通货膨胀率肯定会出现下降。对于高通胀这样一个事实,没必要去逃避。看不到这一点,就不能深刻理解,当前市场的调整既存在“危”更存在“机”。

寻宝两大主题投资

我们之前一直建议关注主题投资,原因很简单,因为这其中蕴涵着丰富的成长性。在此,我们强调,投资应关注于上市公司的成长,而不是所谓的流动性行情。近期有关创业板、中小板盈利能力低于预期的报道,似乎令创业板的成长性成为浮云,以至于投资者开始对原有的投资逻辑持怀疑态度。但我们认为,市场正是通过下跌鉴别出成长性公司的真伪。

我们认为,当前的市场利空因素正不断被市场消化,成长性公司由于大盘的影响而被错杀。纠正这种错误,会有一个周期,尤其是在能够预期中报之前,投资者还需继续等待。

投资机会方面,新兴产业、大消费等主题开始适当跟进。其一是在传统行业中具有新业务的小公司,这些公司往往具备业务创新的基础,来自传统行业的划分已经不能代表其真实价值,随着业绩的逐渐披露,他们将表现出高速的成长性。其二是具有资产重组和注入预期的公司,按照当前政策引导的方向,重组更多的是帮助公司业务结构实现优化,从而引发其基本面超预期的表现。

举报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