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A股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两大异象VS三重利空 A股升天入地?

一财网 2011-07-27 07:39:00

责编:群硕系统

昨日,上证综指低开高走后迅速回落,下午14时19分才展开一波反弹,最终以2703.03点报收,涨幅0.53%。但从日K线看,昨日缩量反弹明显乏力,收在前日大阴线下部,且盘中最低点创出两日新低。前日(25日)暴跌被市场认为是多因素共振,那么,这些因素对市场的影响有哪些会消退,那些会加强?

 

===精彩导读===

市况直击 三重利空发酵压制反弹 沪指缩量上涨收复2700点

主力动向 期指空头大主力 暂无撤退意愿

通胀形势 通胀阻击战进行时:7月CPI预期将破6.4%?

重点关注 银行股集体沉沦 蹒跚“大象”寄望八月

盘面解析 两大异象暗示A股或峰回路转

===本文阅读===

三重利空发酵压制反弹 沪指缩量上涨收复2700点

“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这句话或可作为近两日大盘行情的写照:25日大跌3.03%,昨日(7月26日)虽然反弹,但幅度仅有0.53%,且成交量明显不足。大跌后的哪些因素还在影响市场?市场预期产生了什么变化?

3因素影响大盘反弹

昨日,上证综指低开高走后迅速回落,下午14时19分才展开一波反弹,最终以2703.03点报收,涨幅0.53%。但从日K线看,昨日缩量反弹明显乏力,收在前日大阴线下部,且盘中最低点创出两日新低。

前日(25日)暴跌被市场认为是多因素共振,那么,这些因素对市场的影响有哪些会消退,那些会加强?

就此,记者采访了华讯投资首席策略分析师邓华,他认为,动车追尾对市场影响会逐步消退,但有3个因素或将持续发酵:

第一,美国国内是否会达成一致提高债务上限。如果不能达成一致,预计美国国债将被下调评级,造成欧元区以及全球经济动荡,中国作为美债和欧债的持有大户一定会受到影响,这个影响预计会持续到八月初。

第二,国际板的推进。前日国际板细则将尽快出台的传闻,让市场再度担忧“抽血”临近。每逢国际板消息发酵都会引起大盘的一轮较大下跌。且目前并没有一个部门明确澄清国际板的具体进程或者什么时候推出,但从市场反应看这将是一个利空。

第三,经济数据是否见顶。6月底沪指2610点见底反弹主因之一就是市场认为当月CPI将是全年高点,但近日有几家机构推测7月CPI或不降反增、创出新高,这让市场担忧紧缩政策也将随之加剧。这个因素的影响恐怕要到8月9日左右经济数据出台后才会彻底消除。如果7月经济CPI数据环比下降,市场信心才能有所恢复。

有关美国国债问题,深圳智多盈投资策略总监李剑对记者表示,他认为市场并不担心美国会违约,但如提高法定上限,则美联储将持有更多的美国国债,这样就可能启动第三轮量化宽松。他表示,输入型通胀已是全球普遍问题,因此26日印度才会再度加息50个基点。

而全球面临的通胀问题则会导致国内通胀担忧加剧,从而抑制股指走势。华讯投资分析师陈晓慧也认为,虽然昨日中石油尾盘拉升,护盘意味明显,但沪指的缩量小阳线难以影响大盘短期趋势。

分析师:配置转向消费股

从板块动向看,昨日航空板块涨幅明显,但市场人士认为这属动车事件短期影响所致。

昨日,住建部副部长表示,今年11月底前开工建设1000万套保障性安居工程的目标任务,有望全面实现,但昨日房地产板块涨幅靠后。住建部为何强调开工而不是完工目标?这一消息对地产板块影响如何?记者就此采访了莫尼塔地产分析师王沛。

他认为,如果大力强调完工目标,可能给房屋质量带来隐患。记者追问,如果地方政府推进不积极呢?他表示,这种督促工作有可能分阶段进行,即在2011年~2012年,强调开工任务,而在2012年~2013年强调完工任务。

针对这一消息对地产板块的影响,他表示,地产板块的走势主要在于商品房政策和交易量的走向,只有当商品房调控政策稳定且需求持续复苏时,才能对地产板块起到提升作用。

从记者采访和观察到的分析师态度看,普遍显出谨慎。昨日,宏源证券(000562)策略分析师朱俊春在研报中称,将行业配置从预期回落的周期股转向成长更为稳健的消费股。(宋思艰 每日经济新闻)

期指空头大主力 暂无撤退意愿

受石油股走强带动,沪深300现指昨日小幅反弹,成交量较上一交易日大幅萎缩,上证指数站上2700点关口。期指合约全线小幅反弹,IF1108收涨0.17%,增仓410手。

期现套利方面,IF1108全天处于升水状态,与上一交易日不同的是,基差与期价走势之间再度呈现出一定的负相关性。9点43分,其升水达日内最大值16.65点,未能超出20.61点的期现套利阀值。IF1109基差延续区间震荡的走势,同一个时刻,其升水达日内最大值28.45点,未能超出29.95点的理论上的期现套利阀值。跨期套利方面,四个合约反弹幅度相近,IF1109-IF1108延续平稳走势,游走于10.2点-15.4点,重心与上一交易日几乎持平,前期余留的少量买入IF1109卖出IF1108的套利仓可以在16点上方获利了结部分仓位。

我们上周提到,7月下旬资金面可能相对上旬紧张。同业拆借利率变化是资金面的晴雨表。隔夜拆借利率自6月20日上缴存款准备金而大幅走高,6月22日到达最高点7.47%,之后快速回落,到7月12日仅有2.43%,但之后快速回升,到7月21日到达5.421%。资金价格再度大幅上升的根源在于货币政策偏紧的大基调没有发生转变,银行超储率偏低、日均存贷比考核压力等困境依然存在。除此之外,扰动市场的还有美债问题。上周,美国两党围绕国债上限问题的争吵以及违约风险的上升使全球资金避险情绪再升,主要国家和地区的股票型基金呈现资金流出。前日分析到,在本周剩下的四个交易日,IF1108或维持2960点-3020点的区间震荡。从持仓来看,IF1108前20位主力的净空持仓增加了205手至4543手,空头大主力暂无获利了结意愿。操作方面,3000点关口上方尝试短空介入,止损位3020点。IF1108上方压力位参考3000点,下方支撑位参考2960点。(上海证券报)

通胀阻击战进行时:7月CPI预期将破6.4%?

已经到了7月份的最后一周,研究机构也纷纷给出本月主要宏观数据的预测。

从各家给出的预测看,7月CPI仍将在6%以上高位运行,甚至将超过6.4%,再创年内新高。

兴业银行(601166)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CPI在6月份创出新高后,预计在7月还将继续上冲至6.5%的水平,环比也将继续显著高于历史正常水平。

不过,中金公司报告则预测,7月CPI或同比上涨6.3%。

价格上涨压力高于预期

6月CPI创下新高后,市场普遍认为CPI已经逼近顶点,但接下来的数据却呈现出不同预期的趋势。

商务部7月份共4次披露食用农产品(000061)价格情况,而在这4次披露中,食用农产品涨幅虽有高有低,但7月食品价格却一直呈上涨走势。统计局公布的50个城市主要食品旬度价格变动态势,亦与商务部保持一致。

非食品价格涨势也不容乐观。兴业银行报告称,从季节性来看,1995年至2010年,除2003年外,历年7月非食品环比均高于6月,平均约高0.2个百分点。预计7月非食品环比涨幅很可能在0.2%附近。

东吴证券分析师黄琳表示,根据商务部对国内市场的监测数据,7月食品价格上涨压力高于预期,非食品价格受到季节性因素的影响再次攀升,两者共同作用使得7月CPI上涨压力进一步加大。

对于CPI数值预测,黄琳称,预计7月CPI同比增速在6.5%~6.7%的水平,而物价稳定仍是宏观调控的着力点。

“应该说下半年的物价形势比上半年要乐观。”发改委价格司副司长周望军表示,上半年整个翘尾因素影响为3.3个百分点;下半年翘尾因素只有1.7个百分点。

但中投顾问研究院白朋鸣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也有部分不确定因素会影响国内物价形势,其中美国QE3的推行将最为重要。如果美国继续推行量化宽松政策,那么,我国将长期面临输入型通胀影响,物价在第四季度还将维持高位运行。

8月份或将再次加息

各省市在强调稳定物价信心的同时,也意味着宏观调控以稳定物价为中轴的现状难以改变,政策环境依然将维持偏紧现状。

东吴证券报告称,三季度整体物价水平维持于5.5%以上是大概率事件。因此,即使目前资金面非常紧张,也很难期待政策转向,物价稳定仍是政策的着力点,之前市场对政策转向的预期需要修正。

近期国家高层领导的讲话也佐证了上述观点,中共中央政治局22日召开会议部署下半年重点工作,会议指出,要坚持把稳定物价总水平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

7月21日在中南海召开的党外人士座谈会上,国家主席胡锦涛就继续做好经济工作提出6点意见,前3点都与稳定物价有关,包含货币政策、抓好农业生产等内容。

经济增长面也在为稳定物价提供间接支持,兴业银行预计,7月份工业增加值将回落至14.6%,但鲁政委称,这种放缓还是相当温和的,有利于11月份及其之后的物价回落。

对于调控手段,鲁政委认为,全年CPI控制在5.0%以内的任务会相当艰巨,预计8月份将会继续加息,但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不会提高。

他还称,加息对小企业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上涨过快、招工难等都会产生一定的抑制。更为重要的是,加息总体上有利于遏制对资产的投机,有利于企业经营重归主业。

相关新闻

地方GDP增速高烧不退 23个省市区高于全国

中国经济增速有无放缓之忧?

从各省市的经济半年报来看,答案显然是“这个真没有”。

截至记者发稿,在已公布上半年GDP的25个省市区中,有23个省市区GDP增速高于全国的9.6%。

除北京、上海等个别省市外,多数省市区的GDP增速均超过10%,几乎所有中西部省市区的GDP增速达到12%以上,这显然与全国9.6%的平均增速不在同一个水平。

针对全国GDP平均值与地方GDP上报数值不对等情况,中投顾问宏观经济研究员白朋鸣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按照中央2010年GDP统计口径变化情况,地方GDP涨幅被大幅压缩,但是出于GDP政绩考虑,部分省份都有所保留地提高GDP上报数值,造成中央统计数值有所出入。

撇开统计口径因素,地方的GDP答卷也体现了“十二五”首年强大的增长动力。而从GDP半年报看,中西部和东部对增长有不同的诉求。

截至目前,25个省市区中,天津市GDP增速达16.6%,位居榜首;重庆市以16.5%的增速紧随其后。相比天津和重庆,北京和上海增速减缓明显,分别为8%和8.4%,不仅低于全国GDP增速,而且在已公布的省份中分别排名倒数第一和倒数第二。

从区域来看,东部沿海省市较中西部地区明显动力不足。除排名第一的天津外,其他排名靠前的都是中西部省市区,如贵州增速为15.3%,内蒙古增速为15%,四川为14.5%,湖北为14.1%,陕西为13.7%。

民族证券报告称,中西部地区普遍凭借着自身的人力、资源、地缘等优势,乘着区域规划振兴的 “东风”,追求较高的经济增速;而东部地区已经充分感觉到经济转型带来的压力,正通过加大资源整合,谋求制度创新等多种方式寻求转型突围。

以北京为例,之所以成为半年GDP增速的“倒数第一”,主要原因是北京政府主动淡化GDP增速,追求有质量、有效益的增长。据悉,北京市今年下决心实施楼市、车市调控,对GDP数据增长产生很大影响。

“国内的产业结构升级带来沿海实体经济内迁式发展,让中西部地区GDP实现高速发展,沿海省份的外贸产业优势逐渐丧失,中小企业发展困难导致GDP增长被逐渐追赶。”白朋鸣说。

他称,这些省市的GDP增长将在两三年内始终保持低位运行,直到转型结束,GDP增长将面临长期低速发展。(每日经济新闻)

两大异象暗示A股或峰回路转

昨日,在经历了“黑色星期一”的大跌之后,沪深股指均有所反弹。截至收盘,上证综指报于2703.03点,小涨0.53%;深证成指报于12008.53点,微涨0.35%。但成交量方面,两市较上一交易日均出现明显萎缩,其中沪市成交仅794.8亿元,清淡的盘面成交显示多空双方在经过昨日的做空动能集中释放后,明显都趋向谨慎。

从盘面上看,尽管航空板块于高铁股“虚脱”之际趁机发力而颇受市场关注,但权重股中石油尾盘强势拉升,才是推动股指时隔一日重返2700点的最大动力。昨日下午两点半左右,突然有神秘资金接连出击超级大蓝筹中国石油。中石油被千手级大单持续买入,股价急速拉升,收盘前半小时成交金额高达1.5亿元之多。而中石油最终收涨2.32%。在前一个交易日,中石油还刚刚大跌2.08%,并创下10.30元的年内低价,因此中石油的日K线图上形成了“阳包阴”的强势形态。中石化的走势与中石油类似,只是涨幅较小,收盘上涨0.65%。不过,中石油H股反跌0.35%,收报11.3港元。按照1港元兑0.8266元人民币的最新汇率计算,中国石油的H股比A股折价11.881%。

实际上,中石油大跌后又被迅速拉升的例子并不鲜见。5月23、24日,中石油接连下跌1.93%、1.97%,但随后的25日,该股便强势上涨1.72%。事后公告显示,中石油出现快速反弹系控股股东中国石油集团5月25日通过上交所系统增持所致。分析人士认为,考虑到中石油在本周一创下新低,有可能是大股东逢低增持。不过这个看法目前还没有得到验证。同时,该人士表示,不论大量买单的来源是什么,其目的应该还是为了护盘。此外,广州万隆则认为,由于前日中石油下跌2.08%,跌破了之前两个多月的整理平台,因此在技术上有反抽要求。

值得关注的是,昨日中石油表现出众,但同为权重的银行股依然无精打采。银行股自本轮上涨以来一直拖累上证指数的表现,近几日继续寻底,招商、浦发、华夏、民生等连收阴线,光大更是创出上市以来的最低价。后市银行股能否从阴影中走出也成为了左右市场的最大因素。大摩投资认为,中石油收出底部阴阳反转的K线组合,同时期指尾盘出现快速拉升,这一切似乎都暗示着短线形势又峰回路转。不过重拾做多信心仍需要银行等权重的集体发力,因此近期权重股值得投资者保持关注。(证券时报 唐立)

举报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