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视听 > 创投风云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当科技牵手金融

第一财经2018-11-01 17:41:22

责编:VMS

举报
相关视频
03'50''

数字金融新实践:从市井烟火到科技前沿,如何破解融资难题?|金融赋能看浦东

金融赋能看浦东系列第三集,我们将聚焦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的“五篇大文章”之一的“数字金融”。面对小微商户“短、频、急”的融资需求,建设银行上海分行整合公共数据、时空数据、经营评分数据推出“烟火贷”,迄今已服务浦东近200家商户、投放超1亿元;针对科技型企业数据资产甄别难,该行构建起覆盖10亿条记录的“价值流科创评价体系”,已完成对7.4万家科技企业的评级。与此同时,舜泰保理融合数字金融与产业金融,打破多机构数据壁垒,形成全域数据湖,依托大数据与AI算法,搭建全流程数智风控体系,实现业务尽调、审核、投后管理线上化。在浦东,数字化转型正为实体经济注入前所未有的活力,数据技术正推动金融服务从 “看得见”到“看得懂”,从“可触达”到“靠得住”的深层跃迁,引导金融资源更加精准、高效地流向实体经济需要的地方。

100 10-30 15:05
04'00''

从纺织厂到康养社区 当保险牵手创新药 浦东养老产业如何创先河?|金融赋能看浦东

《金融赋能看浦东》系列第二集,我们将聚焦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的“五篇大文章”之一的“养老金融”。面对养老产业“前期投入大、回报慢”的固有难题,上海浦东正以政策为引导、以市场为载体,探索出一条银发经济的可持续路径。当传统纺织厂房转型为拥有700间公寓的康养社区,当创新药械企业携手商业保险机构,一幅融合金融力量与民生温度的养老新图景,正在浦东徐徐展开。工商银行浦东开发区支行创新推出“担保+信用”双轨模式,为“云栖兰亭”康养社区量身定制融资方案,开辟审批“绿色通道”,实现低成本资金的无缝衔接支持。与此同时,保险产品也在实现从“赔钱”到“服务”的功能跃升。“沪理保”护理险打破传统定价逻辑,以服务代替现金赔付,真正贴近老年人照护需求。而在更广的产业链中,商业保险正助力创新药企提升药品可及性。从空间改造、服务升级到产品创新与生态构建,金融活水正渗透进入养老产业的每一环节。

5 152 10-21 10:12
01'36''

“政策+科技+金融”协同发力 共塑绿色交通新范式

127 10-20 14:13
04'00''

硬科技企业难被传统金融机构“信任” 浦东金融如何破题?|金融赋能看浦东

2023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要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支撑。宏伟的蓝图已经绘就,关键在于如何落笔。 作为金融改革的试验田与科技创新的策源地,上海浦东如何作答这五道时代考题?为此,第一财经推出《金融赋能看浦东》系列报道,深入探寻金融赋能新质生产力的“浦东样本”。 系列报道开篇,我们将聚焦“五篇大文章”之首——科技金融。当一家芯片企业面临十亿级的“风险备货”压力,而另一家细分赛道的初创企业,被某银行经理质疑技术专利的变现能力时,传统的金融逻辑显然不能完全满足需求。面对这一困局,浦东的金融体系是如何破题的?本期报道,我们将深入对话科技企业、银行与投资机构,解码一套“投贷联动”的新范式,如何让金融机构从看“财报”转向看“赛道”,并最终构建起一个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支持生态。

8 123 10-17 10:25
24'51''

AI+金融:金融与科技双向赋能丨引领区观察

原创
8 590 10-16 16:28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