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股价一路下行,小米在9月3日抛出一份巨额回购方案,公告称,2019年9月2日董事会正式决议,将行使此前股东大会授予的股份回购权利,在权利有效时间段内,将按照不超过120亿港元总价,不定期从公开市场回购股份。受此消息刺激,小米3日开盘大涨,盘中最高涨幅近7%,截至收盘,小米集团股价报8.7港元,涨幅4.19%。
上市14个月以来,小米股价接连受挫。即使小米不久前发布半年报业绩大涨,股价第二天还是应声下跌。小米曾从6月3日在一个月的时间里开展了18次回购操作,总耗资近10亿港元,但这一规模的回购对小米股价拉升作用有限。
到底小米价值几何?从近期的机构研报来看,多数机构给出的评级依然是“增持”与“买入”。民生证券认为,小米经调整净利润超出市场预期,IoT 生态链逐渐形成闭环 ,未来小米会慢慢步入硬件稳定期,小米互联网服务收入占比有望大幅提升,未来有望超过15%。太平注证券看好小米在 IoT 领域的先发优势,“手机+AIoT”战略的持续发力,以及实施双品牌战略之后智能手机业务有望实现量价齐升。
点击视频,一看究竟。
近期小米YU7车型正式发售引爆市场,1小时订单突破28.9万辆。然而销售火爆的同时,二手平台同步涌现订单转卖潮,“小米订单转让”话题快速登上热榜。第一财经记者调查发现,尽管小米公司已升级规则封堵漏洞,但灰色交易仍在蔓延——有黄牛扬言能以2万元搞定信息变更,宣称可“公户改私户”。专家警示,新车爬坡期的产能瓶颈加剧供需矛盾;同时,黄牛炒作可能放大订单泡沫,新车真实需求尚待观察。更现场、更财经,一探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