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比亚迪发布“天神之眼”高阶智驾系统,长安汽车发布智能化战略“北斗天枢 2.0”计划;3月,吉利汽车发布“千里浩瀚”智驾解决方案……以众多新能源、新势力为代表的中国车企在2025年接连发布品牌的智能化战略。技术普惠时代的到来,使得高阶智驾功能从中高端战场下沉,向更加主力的15万级甚至10万级市场覆盖普及。第一财经记者探访多家智能驾驶相关企业,梳理“智驾平权”背后的成本轨迹。“高阶智驾”如何做到大规模、低成本装载?智驾成本能否进一步降低?“L3”落地离我们还有多远?
自2月10日起,中国市场对原产于美国的部分进口商品加征关税,其中大排量汽车、皮卡加征10%关税,在美生产的奔驰GLS、宝马X6、X7等在华畅销的德系大排量全尺寸SUV有可能成为本次关税的重灾区。第一财经记者走访多家 4S 店发现,目前奔驰、宝马品牌旗下的美产进口车指导价暂未变动。对于加税后压缩的利润空间,工作人员表示,加税将由厂商承担,若涨价则可能伤害品牌。
2025年1月8日,新一年的“双新”国家补贴政策正式发布,在政策接续之际,各大车企纷纷推出“补贴兜底”等优惠政策,以现金优惠和积分权益等形式开展“花式促销”。第一财经记者实探多家汽车品牌门店了解到,理想汽车推出“置换补贴”兜底权益,以每台15000元现金补贴用户;鸿蒙智行工作人员表示,当前购车有“放心提”,“置换无忧补贴”活动,15000元可在购车尾款中立减……“价格战”的新年第一枪打响了吗?专家表示,优惠力度的加强将进一步促进销量实现平稳增长,2025年春节前是购车的最好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