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浩:出口企业收益方面,我们认为可能短期不会有影响。
我们调研发现,出口贸易业界的看法跟经济金融学界的看法还是有比较大的差异。此前,经济学家可能认为目前价格的不断攀升,包括运费价格抬升创历史新高,而且不断打破前期的历史新高,会影响后续出口的形势。
但是从我们具体调研来看,出口企业认为中国的出口商品是具有刚性需求的。目前全球的疫情下,疫苗的接种率还是比较低,最新的数值是在32%,就是离群体免疫的要求还很高,东南亚等制造业国家的生产恢复的速度可能相对比较慢。秋冬季又是疫情容易蔓延的时期,病毒也容易产生变异。所以在这种情形下,供给恢复速度不如预期,反而衬托出中国疫情防控比较成功,产业链比较齐备。因此,中国的产品整个的海外需求还是会有。
价格的上升的确是会对需求产生抑制,这个也是我们有所担忧的。目前从贸易界的传导来看,价格上升的确会导致出口量下滑一些,但是也会弥补出口总值的增速。出口总值增速会依然保持比较强的态势。
另外,我们调查的企业反映,销售成本其实是超过生产成本的。原材料的成本上升并不占大头。可能更大的一部分成本来自销售,比如海运销售的运费,码头的装卸费、时长费等,这些成本的上升幅度要高于目前的生产成本上升幅度。
“对等关税”风暴来袭,但美国采购商来中国的脚步未被阻挡。在浙江义乌,4月是圣诞用品采购的重要时点,在关税摩擦发生后,美国采购商还是来到了义乌,并继续下了订单。义乌国际商贸城的商户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义乌商品在服务、品控、价格上有一定程度的不可替代性,这也是美国客户依然选择他们的重要理由。更现场、更财经,一探究竟!
中国企业出海的优势是什么?
2025,中国进出口企业如何应对汇率波动?《2025经济展望》系列第一期中,中国银行前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建议企业,如果能进出口用人民币结算就用人民币,不用考虑汇率的变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