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视听 > 有料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2022,稳外贸,如何打好“组合拳”?丨云上会

第一财经2022-07-21 12:38:42

责编:施宇楠

举报

今年以来,全球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国内疫情多点散发,国内生产、国际物流堵点增加,外贸企业面临困难挑战。

今年外贸形势怎么看?企业眼中的外贸有哪些新变化,面对市场挑战,又采取了哪些应对举措?一系列保畅通、抓订单、强支持政策推出,企业应该如何用好政策红利,同时主动出击,提升抗风险能力和竞争力?

近日,第一财经就上述热点问题,与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会副会长霍建国、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京东国际战略和商业分析负责人乐笑、运去哪平台运营负责人陆洋进行了深入探讨。

为帮扶外贸企业,实现进出口保稳提质目标,今年以来,从中央到地方陆续出台减税降费、畅通物流、加快出口退税进度、加强出口信用保险支持、发展外贸新业态等多项举措,全力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完整和稳定。今年前5个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16.04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8.3%,实现稳定增长。其中,出口8.94万亿元,同比增长11.4%。

如何稳住外贸基本盘?

第一财经:从5月的外贸数据看,出口超预期,怎么看当前外贸形势?稳外贸和稳就业有密切联系,有报道称,每四个就业人口中就有一位从事和外贸有关的工作,是这样吗?

霍建国:外贸在解决国内就业和传导性消费方面,作用非常大。目前没有一个特别严谨的统计,但是从中国外贸占整个GDP的比例以及从中国目前就业大军来看,这个推断应该基本上是合理的,也有说外贸直接带动了国内8000万就业。5月的出口数据超出预期,说明稳外贸的一些措施见到了明显效果。

第一财经:前5个月,东盟继续保持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贸往来也更为密切,进出口同比增长16.8%。5月,我国高新技术产品、机电产品出口增速大幅回升。这些反映了我国外贸的哪些新变化?

霍建国:我国外贸总体竞争力不断提升,因为中国的制造业目前在全球来说,美、德、日加起来,中国都比它多,制造业产值、规模,中国都是世界第一。制造业强,使得中国对全球供应商品的能力也非常强。在高端的一些出口产品方面,近几年来变化尤为明显,汽车、汽车零部件的出口已经形成非常大的规模。很多稀有金属的前期加工,中国占有比较大的比例。医药产品上游基本的原材料,应该30%都是中国供应的。从市场结构看,东盟是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贸易额8700多亿美元。欧盟是第二大贸易伙伴,接近8200亿美元,美国现在是第三,7500亿美元,还有一个大市场是“一带一路”沿线市场,现在超过1万亿,所以中国的基本盘基本都在这儿了。东盟、欧盟、美国加起来40%,加上“一带一路”的30%就是70%。所谓稳基本盘,只要这几个大块头稳住了,基本盘就不会出现大的波动。

第一财经:包括汽车出口在内,我国出口商品的结构呈现哪些新特点?

霍建国:结构上的变化这几年非常明显。早期,我国以轻纺为主,现在轻纺加起来也就是12%、13%的样子,但机电产品的出口现在接近60%,像汽车、汽车零部件、光伏等都成为主要的出口大类产品。

汽车出口成为亮点,增长持续性如何?

第一财经:前四个月,我国电动汽车出口增长137.8%,前5个月,我国出口汽车1190.5亿元,增长57.6%。目前汽车行业外贸情况如何?

崔东树:2021年,我国汽车出口达到200万辆的规模,同比增长102%,呈极其良好的态势。今年1到5月,汽车出口已经达到108万辆的水平,同比增长43%。汽车零部件与整车形成了全面的增长态势,整车的表现比零部件的出口更为强大,其中新能源车又是增长的核心亮点。我国新能源车产业,按照乘联会统计,2021年,中国在世界上占52%的份额,2022年1至4月份,中国占世界56%的份额。包括欧洲在内的国际市场对新能源车需求比较强烈,所以我国进入一个新能源车拉动的新增长周期。

外贸企业眼中的出口有哪些新变化?

第一财经:企业角度感受到的外贸形势有什么变化?

乐笑:上半年,在全球市场,能看到对中国商品和服务的需求有一些结构性的调整。我们和消费品、电子产品接触比较多,可以看到客户健康、通讯、电脑数码等品类都有很大增幅。比如在印尼,中国品牌,像手机通讯等,在当地的出货量份额已经达到接近百分之七八十,中国品牌在海外正在发挥越来越大的影响力。

陆洋:国内有越来越多的外贸企业开始向跨境电商领域拓展,从传统的欧美国家到拉美,包含东南亚地区,跨境电商的商流增长非常迅速。从运去哪平台运输来看,进入6月后,中国全口岸从华北、华中到华南区域,出货量都有明显增长,东盟出口回升相对比较突出。6月之后,从上海到东南亚的货量相比3月恢复到了八九成。

当前,外贸企业面临哪些核心挑战?

第一财经:目前,外贸企业面临哪些主要挑战?

霍建国:企业可能最困难的第一是原材料价格上升,第二是物流成本变化。另一个今年比较明显的是汇率波动。按照传统理论,美元升值,人民币相应贬值,有利于扩大出口。但如果日元也贬值,韩元也贬值,越南、印尼、马来西亚都参与贬值中,我们叫“竞争性贬值”。一旦竞争性贬值出现,我们原来有的优势也会被冲掉一部分。此外,企业还面临一个矛盾,货发出去了什么时候结汇,是赶紧结还是推后结。因为时间往前往后,汇率不一样。差一毛钱对几千万的单子来讲,就是几百万、几十万出去了。当然,现在银行也在提供一些汇率对冲的风险工具。

第一财经:目前推出了很多稳外贸举措,是不是对这些挑战都有一定针对性的解决办法?

霍建国:现在基本上有针对性。首先在减税降费方面,很多外贸企业其实属于民营企业或者叫中小企业,民营企业承担了接近50%的进出口贸易,或者说接近60%的出口贸易。所以从这个结构看,如果稳住基本盘,就是要抓重点稳住中小微企业。现在很多政策实际上都是针对中小微企业的,包括银行信贷、税费、出口退税要加快、信用保险要跟上,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我觉得5月份的反弹跟这些政策的陆续到位是有直接关系的。现在商务部还在助推一些新的贸易方式和新的业态,包括我们在海外跨境电商销出去的很多,但海外仓建设很不配套。如果海外仓的建设成功配套,那就是在海外建立了自己的供应和物流配送系统,这是一大进步,但还需要一个过程。

第一财经:目前,我国汽车出口方面面临哪些挑战?

崔东树:对于全球汽车企业而言,很多挑战是全球性的。比如全球疫情发生后,马六甲地区芯片封装严重停产,导致全球缺货等问题。从2020年到现在,全球汽车企业都面临比较艰难的情况,尤其今年又面临欧洲地区局势复杂化带来欧洲车企的艰难情况。中国在全球汽车缺芯片的情况下,做好内部供应链的保供和上下游资源的协调配给。去年12月,中国的生产量达到250万辆的乘用车规模,而去年8月只有149万,所以5个月时间拉回了100万,由于我们的供应链相对比较强,能够满足国内市场需求。而海外一些地区缺货、供应不上,这时中国供应链的稳定和出口的强大韧性就得到体现。我国现在稳外贸做了很多工作,比如让国际消费者更喜欢中国车,更有便利条件买到中国车,让中国车能够更多接触到外国消费者。尤其近期,由于汇率波动,比如像智利、澳大利亚等地区市场,我们打造了很好的人民币交易,规避了美元交易的风险,同时这些国家有大量的资源,比如智利的锂矿、铜矿,通过我们大量的整车出口,同时保障零部件的进口,同时利用经销商体系,将其作为采购商或者其他的资源,又保证了锂、钴、镍等重要资源的进口。

外贸企业如何应对挑战

第一财经:企业采取了哪些措施应对全球市场的挑战?

乐笑:我们做很多供应链的服务,在供应链运输过程中,物流相关的挑战非常大。在运输方面,通过我们自营的一些跨境包机运营,包括更多的跨境运输资源的掌控上来应对。同时,我们在目标国家也会建立更多的本地仓储。国务院印发的稳外贸意见中提出发挥海外仓带动作用,从这个方向看,我们也加长了服务链条,比如在海外更多建设和运营维修中心等。现在外贸跨境售后是一个老大难问题,此前遇到这样的问题一般都是退回国内处理或在本地报废,这样操作的成本高、周期长、法律风险高。近期,京东在美国启动了首个海外维修中心,希望能够更好服务供应链的出海,提供更多本地化服务。

陆洋:作为一个国际物流平台,我们在去年跟今年,大力在北美建设大量自有的海外仓仓储。今天对于中国出海企业来讲,供应链建设,包含高效供应链转运,能够极大提升出海企业的竞争优势。另外,在长链路的跨境运输中,存在各种不确定性风险。比如5到6月,我们发现中国出海的海运与铁路运输价格出现了严重倒挂,相同货量、相同起始点的海运价格几乎达到中欧班列运价的1.3倍左右。我们通过大数据测算,帮助从中国出口到欧洲的外贸客户定制了一些中欧班列替代海运的综合解决方案,既能解决运能不足带来的问题,也希望通过数字化手段降低运输成本。

保订单,关键要保住客户

第一财经:如果给企业提建议,您认为企业应该如何用好政策红利,或者应该采取哪些转型举措来应对市场挑战?

霍建国:当前形势下,政府采取了各方面的措施,应该说只要盯住或者尽快落实到位,我们这些企业的韧性确实很强。我们在货物贸易的竞争力其实已经足够了,但企业的软实力,比如怎样把控市场,把控住客户是一种能力的体现。现在市场风险还是很大,有些国家经济遇到了困难,这就预示着它的订单会减少。对此,企业产品的配置、产品结构,如何派往不同市场,都要自己把握,同时要对内部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以前都是缺外语人才,现在外语不是困难,但要能够很好地跟客户沟通,稳定住客户,保持和客户的关系。说是要保订单,其实是保客户。线上怎么跟客户沟通,让他更了解你,相互更信任,它的订单不一定转到别处去,可能还会跟着你走。世界银行前不久刚刚又调低了全球经济增速,而且现在看,美欧都会面临一定的增速下滑。

面对外贸市场挑战,企业如何做好准备?

第一财经:对于企业来说,应该做什么准备?

霍建国:一是深耕细作东南亚市场,中国和东盟的8700多亿,并没有加上后来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的日韩,日韩各3000多亿,如果再加上澳大利亚、新西兰,总量非常可观,至少要达到1.6万亿。RCEP市场非常大,有很多继续拓展的空间,包括贸易、投资合作、产业链、供应链的延伸,一定要推动深度合作。另一个是“一带一路”市场还有很大潜力。但欧美市场因为份额太大,一定要巩固住,不要轻易撤。所谓稳基本盘,就是巩固住原有的份额。中美贸易还在上涨,基本恢复到2018年以前,2017年最高的水平,欧洲也很有潜力。而且有一个机遇,如果区域市场的经济困难的情况下,中国的商品更适合于一般家庭的消费,关键是企业拓展市场的能力。

第一财经:下半年,汽车行业会有什么样的出口应对措施?

崔东树:中国在2800万辆的整车生产中,只有200万的出口,仅占不到10%,仍然有巨大提升空间。我特别同意出口方面要稳住大盘,对于汽车行业,要做好欧美市场。我们有一个观念,坚定执行整车为王,以汽车行业航空母舰的组团优势,实现新车加二手车,实现产业链的综合出口,尤其借助大集团的合资企业外方力量,使我们在海外市场也有稳定的贸易环境。

稳外贸,还期待哪些政策支持举措?

第一财经:如果遇到更多困难挑战,还期待哪些方面的政策支持?

霍建国:现在从支持性的政策来讲,该考虑的都比较全面了,从信贷、税收、便利化各个环节,都有相应配套措施,关键要落实。

崔东树:国际贸易环境跟国际政治经济环境都面临巨大不确定性,我们这个时候需要真正相对兜底和保障性的政策,类似于保险、保障。

乐笑:可能重点就是在RCEP成员国之间能尝试更多的外贸业态的支持,因为除了一般的进出口贸易,我们的业态还包括中国品牌出海、本地电商等。

陆洋:今天中国是一个物流大国,希望能够在供应链数字化上有更大力的投入,以非常确定的数字化投入解决未来更强的不确定性挑战。

编辑:尹淑荣 芮晓煜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