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许知远、于威、张帆等几个年轻媒体人在圆明园的一座院落里创办了“单向街图书馆”,名字取自德国思想家本雅明的同名著作《单向街》。2014年,品牌更名为“单向空间”。在很多年里,它都是靠着股东输血在坚持经营,直到访谈节目《十三邀》和许知远的走红才让更多人知道了这个集书店、咖啡、阅读、沙龙于一体的空间。这个北京著名的文艺青年聚集地,也因此有了更多的可能性。《中国经营者》行业观察系列“书店新局”带你走进单向空间——文艺青年都有一个书店梦。
编导/责编:朱琳
制作人:蔡如一
2025年,超200家企业排队赴港IPO,港交所甚至出现“锣不够用”的火爆场面,从融资洼地到上市热土,香港何以逆袭全球IPO榜首?从汇聚阿里巴巴、宁德时代等新经济巨头,到为未盈利硬科技企业打开资本之门,这套“既摘熟桃又育新苗”的制度设计藏着多少智慧?第一财经深度拆解香港IPO制度的破局之路。
7月27日,在2025浦东新区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全球推介大会上,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区长李慧表示,为支持青年人才,浦东出台了支持青年创新创业15条政策、“两个100”万的政策,在这个政策基础上,为支持青年人才在AI领域的创业,张江还针对高成长性青年科创项目给予连续三年支持,每年最高100万。可以说,对有志于AI的青年人,在浦东做AI不是选择题,而是最优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