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视听 > 此刻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从投资到孵化 央企产业基金加码这些赛道丨投资人说

第一财经2023-08-05 10:55:45

作者:高远    责编:赵伟

华润资本秦锋表示,大国民生,是原来的传统产业,在传统领域里,还是按原有布局,稳步地发展。在大国重器领域方面,要积极探索。
举报

嘉宾简介:

秦锋 华润资本总经理 首席执行官

在私募股权投资及证券投资领域拥有近20年投资管理经验。作为央企产业基金平台主要负责人,在大健康、大消费、新能源、硬科技、地产基础设施等领域投资超过200个项目,曾多次获得行业权威评价机构评选的“年度最佳投资人”、“年度中国影响力PE投资家”、“中国最具影响力年轻投资家”、“GP青年领袖”、“新锐PE投资家”等称号。

一、央企华润资本当下看好这些赛道

第一财经 高 远:感谢秦总接受第一财经专访,华润是一家大央企,在中国经济发展的各个阶段都发挥着特别重要的作用。当下很多的产业资本都集中在硬科技领域投资,华润资本是否有自己特别笃定,而且坚信的投资的领域?基本是哪几个赛道?

华润资本 秦 锋:从硬科技角度来讲,微电子半导体领域是我们重点主打一个方向;另外在一些新材料,包括新材料技术上游赛道、新能源电池材料方面也都是我们重点关注、投资的领域。

第一财经 高 远:反倒是华润资本过去投的比较多的消费类赛道没有进入到现在投资的视线当中?

华润资本 秦 锋:也关注。消费这些板块是我们传统的板块。现在我们把投资主赛道分成两类,一类叫大国民生,一类叫大国重器,硬科技属于大国重器类别。大国民生,是原来的传统产业,在传统领域里,我们还是按原有布局,稳步地发展。那么在大国重器领域方面,我们要积极探索。我们也有不同的团队,大家侧重点略有不同,在不同领域里都有各自的发展。从策略上来看,在科技创新领域方面,我们未来投入可能会更大一些。

二、从投资到孵化 DIT模式将资本与产业紧密连接

第一财经 高 远:华润资本最近也投了一家机器人系统研发公司,这属于高端装备制造领域,其实这个领域投资的周期比较长,是否会遵循华润DIT的投资模式?就是由华润资本去孵化、并购、实现控股的这种方式,最终服务于华润资本其他的产业链?

华润资本 秦 锋:DIT的模式在符合华润集团战略新兴产业投资方向和赛道的前提下,通过创投类(VC)基金投资筛选出一批有前景的优秀创业企业,作为未来孵化的种子,更多的是在一些科技型企业的早期阶段;比如D这一阶段上,我们可能有100-200家公司;到 I 孵化阶段,通过我们产业基金(PE)再从这些D阶段的项目中进一步筛选出一批可以持续培育孵化的企业,逐步增加投资。这一阶段可能就剩十几、二十几家公司。通过加大双向赋能再转化成最后能够并购的阶段,可能也就剩两、三家公司。

陪伴创新企业发展的过程当中,它们最终能不能被并购。这里边有几个因素。

企业的发展符不符合华润的要求;第二、创始人团队走到最后,愿不愿意被华润所并购,华润能不能给它带来它所要的一些赋能的价值;它能不能给华润带来赋能的价值,这是个相互的过程。

虽然有华润这样的一个股东,但是我们也不能说这个企业就一定能够发展得好。创始团队的管理能力、业务技术发展水平、能不能把他的企业从D一直能做到 T的这个阶段,都需要市场进行检验。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DIT模式,D是一个大的项目库,到 I 是进一步优化;到T阶段的时候,才能成长为一个能够被央企加持形成一个产业来发展的一家公司,这还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这就需要我们的基金产品不断丰富,在不同的阶段对应不同的公司,对应不同的产品去进行投资。这就需要我们第一要有耐心;第二有专业能力;第三,要懂我们的产业和集团的战略、国家的战略,这些能够吻合。所以这些方面也是我们遵循的DIT模式。虽然这种模式不是首创,却是我们一直坚持的。

三、新能源充电业务或将串接起多产业需求

第一财经 高 远:华润资本也投了能链这样的平台类公司,其实这个名字就很有想象力,它可以实现能量在链条上的流动。其实当下在整个电车领域当中,大家一直特别期待电车能够实现双向的充电、放电,让每一辆电车都能够成为售卖电能的移动装备。您对这一赛道未来的发展方向是否看好?您认为这一应用是否可能会成为能链公司的一个重要的板块或业务?

华润资本 秦 锋:能链这家公司在华润投资的一些能源服务类型标的里,包括新能源领域里的项目有很大的不同之处。原来我们更看重的是资产端,能链这家公司做的主要是服务端。资产和服务之间,服务可能是未来的发展当中很重要一环,这是我们看重能链的一个原因。

实际上我们完全是可以跟能链直接对接,把华润集团的所有停车充电业务整合起来,形成一个庞大的数据库,对整个能耗管理、智能化充电业务管理、停车场业务管理这些商业模式,都会发生一个比较大的变化。这就是能链这家公司在智能化、服务上、在充电业务上能够给华润带来赋能,这是相互之间的需要。我们给它提供了场景,因为华润有这么庞大的应用场景,又给它带来业务,这就是我们在投一家企业的时候,要相互赋能,不仅仅是一个财务性质上有多少回报的问题。

四、当新能源车占比达到40%时 产业增长将再爆发

第一财经 高 远:对,我们看到目前整个家用充电桩仍然是一对一的模式,其实它既浪费,硬件又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成本也蛮高的。未来实现个人充电桩的开放,这个领域您是否认为蕴含了很多的机会?

华润资本 秦 锋:在充电业务上,现在无论在电池、接口上都没有统一,各家用的产品有一定的差异。我们以手机为例,您看现在的手机充电接口基本上就剩下两个,原来有三个,最早的时候更多,每家产品的接口都不一样。而现在基本上就剩下Lightning和Type C接口,越来越集中化,也能够共享应用,从成本的角度来讲,也会大幅节省。

未来在汽车充电领域,我预测有可能也会朝这一方向发展。在接口里充电插头很关键,这是一个巨大的市场。充电的插头也属于充电应用的硬件,原来说充电桩是个硬件,其实插头也是硬件,在插头这个领域里,未来如果全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保有量达到1亿辆、1亿5000万辆、甚至2亿辆的时候,整个市场的供应端在上游就会发生颠覆性的变化,各个产业就会新增出来,这些产业是根据下游的需求而出现的。

现在我们国家汽车保有量是3.2亿辆,新能源车现在占比还相对比较低,那么再过5年、10年新能源车的保有量达到了40%~50%,整个市场无论从供电端、零部件、电池端、充电设备,都会发生巨大变化。

五、氢能 锂电 钠电 短时间内将并行发展

第一财经 高 远:产业资本其实在介入新能源领域非常活跃,特别是在新能源领域,钠电、氢能、锂电这几种路径的选择当中,是有某些争议或者是争论的。华润资本更多的是普遍培养?还是会高度集中的倾向于某一个方向或方式?

华润资本 秦 锋:我们都会去研究。我们自己有一个独立的判断,第一,无论是钠电还是氢燃料电池,对锂电市场都不是颠覆性的技术创新,锂电还会再继续沿着它的技术路径和应用继续向前走。其他的新能源电池,包括刚才提到的氢燃料电池,它们可能会并行发展。

因为这个市场的需求很大,不会出现有了钠电池,锂电池就不用了;或者有了氢燃料,锂电池就不用了。这种情况至少在未来的5~10年不会出现这种颠覆性的变化。

我们也看到,氢燃料电池和钠电池都有它的短板。成本、储运都是会遇到瓶颈问题,当然,这些瓶颈问题在技术不断发展的过程当中逐渐会得到解决。我们认为,市场坚持锂电的主线,未来5~10年是不会动摇的,并且会继续发展。

六、产业资本赋能新创公司 最佳途径是为其提供场景测试

第一财经 高 远:我也了解到你们过去投的一家纳米技术公司,它是在华润产业链当中去做的场景测试,才进入华润投资的环节当中,这是否是华润资本特别独有的一种投资方法论?

华润资本 秦 锋:我们说双引擎,第一我们是实业引擎;第二个引擎是资本引擎,就是通过投资到应用场景里,这就是我们围绕着实业发展的所需在做的一些事情。

我们所有的投资不是以金融为产业的投资,我们是以产业金融赋能的方式来进行投资的,所以就需要我们的所有的投资必须要服务于我们的产业、要服务于我们产业未来的发展的方向、产业上下游供应链、在横向整合的过程当中,必须得到产业的印证,这样的标的才能够成为我们的被投企业。

如果这个企业收益很好,但不能够为我们的产业提供协同、合作,这样的项目仅仅做一个纯的财务性的收益,这不是我们的主要投资的目标。

七、IPO之外其它主流退出渠道正在壮大

第一财经 高 远:华润投能链这家公司仍然是以IPO的方式来实现退出的。当下除了IPO、并购、包括S基金的这种方式之外,也鲜见其他的退出模式。产业资本在服务于实体经济方面,如何做到更好的互动,使得产业资本不需要更多的依赖于IPO这种方式退出?

华润资本 秦 锋:在不同模式里面,要分清战略和收益的问题。IPO是我们实现收益的一部分。我们虽然是能链的股东,我们之间很快要签战略合作,这个战略合作就是我们将在整个充电业务的物理空间和互联网管理上进行合作。这是一个面向未来的合作,这一合作既符合我们战略上的考量也符合未来方向;很显然 IPO是我们财务性收入的考量,这是一个战略和收益向可持续性发展的结合。

那么对于IPO退出,目前是中国市场被投企业项目主流退出方式;在欧美市场IPO退出不是主流,主流是大企业和小企业之间的收购兼并;大企业和中型企业之间的整合并做大做强。我们相信,未来市场上可能也会有这样的机会。

免责声明:本文所载内容仅供专业投资者参考使用。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在任何情况下,本文所载信息或所述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

摄像 傅振东 海 洋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