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香港首张虚拟货币零售牌照落地1个月,散户投资者却宁愿选择下班后,赶赴线下交易所买卖虚拟货币。自6月1日香港开放对散户进行零售服务的申请以来,已有3间交易平台获发牌照,在全球虚拟资产交易合规的大环境下,香港率先落实发牌制度并严格监管,对交易平台来说意味着什么?率先跑出的香港,未来能否成为全球虚拟资产交易中心?
更现场、更财经,一探究竟!
香港2023年推出虚拟资产交易平台(VATP)牌照制度,虽在中心化交易平台监管上取得进展,但场外交易(OTC)长期处于监管真空。数据显示,香港市场有约200家线下虚拟资产兑换店及250个活跃在线上的交易服务商,OTC市场需求庞大。第一财经记者实探香港虚拟资产兑换店,发现这些未受规管的场外交易渠道因匿名性高、审核宽松,极易沦为洗钱、诈骗等不法活动的温床。香港立法会议员吴杰庄表示,政府将为虚拟资产场外交易设立发牌制度。立法过后能否终结“灰色地带”,业态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