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截至10月15日, Meta公司生产的头显产品Quest3,在美国和日本销售火爆,且后续库存仍然紧缺。而另有消息称,Meta计划在中国推出一款新的低价版VR头戴装置,并且其与中国科技巨头已达成独家销售初步协议。这种种迹象是否意味着VR风口会重新崛起?而资本们更看重哪些细分赛道?全球最大专业技术组织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副主席袁昱为您详细解读。
袁昱
IEEE(全球最大专业技术组织——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副主席、董事兼IEEE标准协会主席
IEEE历史上第一位中国籍副主席、第一位中国籍董事
元宇宙标准论坛(MSF)创始董事兼财务长
中国通信学会区块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个别产品大卖但整体出货量连降,VR究竟是冬天还是重新崛起?
袁昱认为,Meta Quest3销售火爆只因价格优势,在VR技术上并没有划时代的突破。而就价格而言,3000元以下较为亲民的价格更有助于VR设备的普及。因此,尽管全球VR头显出货量已连续四个季度下降,并且多家大厂裁撤相关部门,但不意味着 VR已经过气,所以就谈不上重新崛起,它原本就是大的风口。
VR是不得不走的弯路,AR眼镜生命周期会更长?
袁昱说,脑机接口才是元宇宙终极解决之道,但是实现脑机接口可能需要10年至15年以上时间,所以将VR头显作为过渡性产品体验虚拟交互也是元宇宙发展的必由之路。值得一提的是,相较完全沉浸式的VR头显,AR眼镜的生命周期会更长一些,主因其可将现实与虚拟世界融合。
704笔融资800多亿元资金,资本们更钟情于哪些赛道?
有数据,2022年全球元宇宙产业共发生704笔融资,总额达868.67亿元。袁昱说,资本看重的是元宇宙更大的想象空间,从具体赛道来看,国内资本更愿意投向工业元宇宙,而国外资本更青睐跟金融相关的领域,如Web 3。
今年全国两会,AI依旧是热议话题,第一财经策划推出《未来产业大调研:探求AI驱动下的颠覆性力量》系列报道。脑机接口,是在大脑与外部设备之间建立的直接信息交流通道。2025年初,由国内团队开展的临床试验,已成功实现了“脑控”智能设备和“意念对话”。从实验室走向场景应用,脑机接口沿着不同的技术路线快速迭代,以指数级增长的脑电数据,也在人工智能算法的助力下,深入赋能脑机研究和应用。面向全球竞争,我国脑机产业的优势如何发挥?人工智能的介入,如何加速这一领域的产业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