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多世纪前,美国曾是铁路客运的超级大国,然而,美国如今已在全球高铁竞赛中“严重落后”。截至今年4月,美国仅有约603公里的铁路路线能以超160公里/小时的速度运行,按照高铁时速250公里为标准,美国迄今还没有一条真正意义上的高铁线,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对于美国在高铁建设方面的现状,需要结合地理、人口、国情综合来看待。首先,美国地理环境多样,包括五大湖、密西西比河、科罗拉多高原、飓风区、火山区等,导致高铁线路的规划面临诸多挑战。
其次,相比世界上其他国家,美国大城市之间的距离要远得多。美国的大城市主要分布在东西两岸,中部地区相较而言人烟稀少,缺乏经济价值,因此,这种布局更适合点对点的航空运输而不适合发展铁路。
此外,建设高铁需要大面积土地征用和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而美国作为发达国家,其城市规划已经饱和,无法为轨道交通发展提供足够的余地。与此同时,美国的土地私有化现象非常严重,征地十分困难,在这种情况下,修建高铁的成本和难度都会大大增加。
最后,美国拥有发达的公路和航空交通系统。目前,美国机场数量高达2万多个,汽车保有量也达到2.8亿辆,这也导致了短途旅行者更愿意采用汽车出行,而长途旅行者则更倾向于选择飞机,使得高铁在美国的需求相对较低。
为什么美国至今没有高铁?背后原因揭秘!点击视频,一看究竟!
特朗普:加州修什么高铁?浪费钱!“花2美元就能飞过去”
近日,美国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突遭大规模裁员,超百名处理敏感国际事务的专家被裁撤。此次行动由新任代理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国务卿鲁比奥主导,目的在将国家安全委员会人员从数百人缩减至约50人,并将职能从“政策制定”降级为“执行总统指令”。这个曾协调美国全球战略的核心机构,会因大规模“权力清洗”沦为总统意志的传声筒吗?当国家安全决策告别专业团队、转向个人化,美国的全球战略是否会陷入更大的不确定性?《财经夜行线》邀请到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副所长 王震在线上与我们一同讨论。
东方金诚研发部高级副总监白雪表示,美国对等关税九成以上由本国进口商与消费者承担,或挤压美国企业利润、抑制投资,并冲击美国内需经济。同时,当前金砖国家本币结算占比已升至35%,美国加关税政策可能加速全球“去美元化”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