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这是《2023年终讲》围炉夜话的现场,弯弯与昊源分享的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中的一句话,引起了现场嘉宾的共鸣。傅盛感叹,我们的文化是很浪漫的。孔祥东认为,这是一场穿越的“围炉夜话”。
那么他们提到的这句话
究竟描述了怎样的意境呢,我们来了解苏轼《记承天寺夜游》的全文。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白话翻译:
元丰六年(公元1083年)十月十二日的夜晚,我脱掉衣服,刚想就寝,忽然看到月光从窗外照入。于是兴奋地起身,准备出门赏月。
考虑到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于是我马上跑到了承天寺,去敲张怀民的门。刚好,他也还没有睡觉。于是,我们二人就一同到庭院中间去赏月。
月光洒到庭前的地面上,就好像是一洼积水一样,清澈而空明。当中的水藻、荇菜纵横交错着,其实那并不是真正的水藻、荇菜,而是柏竹的倒影。
哪一个夜晚没有明月呢?哪一个地方又没有竹柏呢?但是,很少会有今晚这样的机会。此时此地,我们俩人,都怀着同样的心情。
这样说来,苏轼夜访张怀民,就好比今天我们的围炉夜话了。
今晚7:00,来围炉夜话,找到你的张怀民!
近期,北有暴雨洪涝灾害,南有台风强势突袭。极端天气频发,给人们日常生活造成困阻,甚至出现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时,“城市安全韧性”呼之欲出。如何构建健全高效的城市防灾减灾体系,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变得愈发重要。城市社会系统如何应对天气挑战?《夜话》邀您共同关注。
当地时间7月28日至29日,中美经贸中方牵头人、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与美方牵头人、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及贸易代表格里尔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中美经贸会谈。根据会谈共识,双方将继续推动已暂停的美方对等关税24%部分以及中方反制措施如期展期90天。本次会谈为期约一天半,持续时间比之前偏短。那除了双方暂停关税延长90天外,这一天半的会谈还释放出中美关税谈判的哪些信号?今晚《夜话》邀您重点关注。
上海经济“半年报”出炉,GDP同比增长5.1%。值得注意的是,上海经济稳中提质、结构向新,背后正是“双轮驱动”效应在加速显现。一轮是韧性十足、敢闯敢拼的民营企业,另一轮是活力澎湃、不断突破的科创生态。在这座创新之都,越来越多民营企业正从“制造”向“智造”转型,从“代工”走向“自研”,与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科创力量深度融合。政府也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政策穿透力,推动资源、资本与人才在“创新+创业”之间高效流动。上海如何让民营经济与科创生态同频共振,真正跑出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度”?《夜话》邀您共同关注。
7月24日,泰国与柬埔寨在边境争议地区爆发武装冲突,双方围绕开火顺序各执一词,冲突中柬方发射火箭弹、泰方出动 F-16 战机空袭,塔莫安通寺等争议寺庙成为交火焦点。从地面交火到空中打击,冲突烈度持续升级,双方更分别宣称掌握战场主动权。这场冲突背后是否有深层动因?争议寺庙为何屡屡成为冲突焦点?其对两国及区域的政治、经济、安全又将带来怎样的影响?《夜话》邀您共同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