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AI大模型高速迭代升级,人形机器人正在成为AI领域新风口。亚马逊、英伟达、微软等科技巨头被曝正在投资一家人形机器人初创科技企业Figure AI,后者在新一轮融资中筹集约6.75亿美元,融资前的估值已达到约20亿美元。
去年10月,该公司推出类人机器人Figure 01,因能够独立完成整套冲咖啡过程且能做出与人类相似的动作而迅速走红。Figure AI称,Figure 01只需观看演示视频,再加上10小时端到端的训练,就能学会操作技巧,并完全自主地搞定任务。
在新一轮融资中,贝佐斯已承诺投资1亿美元,微软将投资9500万美元,英伟达和亚马逊旗下的一只基金将各投资5000万美元。其他科技公司也参与其中。英特尔的风险投资部门将投入2500万美元,LG将提供850万美元,三星的投资集团承诺投资500万美元。
随着AI热潮持续涌动,人形机器人市场正逐渐成为科技巨头们竞相布局的新领域,其中包括特斯拉人形机器人Optimus、谷歌与斯坦福研发的通用机器人ALOHA等等。芯片巨头英伟达近日也透露,内部已组建了一个新研究小组GEAR,由高级科学家Jim Fan领导,专攻通用具身智能体研究。
贝索斯、英伟达等纷纷入局 人形机器人成AI新“风口”。点击视频,一看究竟!
9月11日至13日,首届创智未来大会在上海创智学院举办。学院成立一年来的创新成果和育人成效,在大会期间全方位呈现。作为一家聚焦人工智能的新型研究型学院,上海创智学院致力于打破传统人才培养框架,实现“破界式选才”和“阵地式培养”。学院自成立以来,以独有的机制和丰厚的资源,吸引了一批青年AI人才汇聚,师生在这里成为创新创业合伙人,共同探索AI“无人区”。这所年轻的学院也将成为上海人工智能创新策源与人才培养的核心阵地。
7月27日,在2025浦东新区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全球推介大会上,上汽通用动力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智能设备高级技术经理徐啸顺表示,车企涉及到强电、带有划伤风险的零部件的工位,需要对人有很多防护要求——戴手套,戴防护的装置,使用人形机器人可以省去这些保护。人形机器人未来降本的发展情况下可以去实现这个任务。
成为国内人形机器人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亮相。
今天,英伟达公司创始人兼CEO黄仁勋宣布,美国已批准H20芯片销往中国,并且还将发布一款名为RTX Pro的新显卡。2023年10月,美国更新出口管制规则,将英伟达的先进GPU产品挡在中国市场门外。由此,英伟达就一直处于中美博弈的风暴眼中。而近期黄仁勋年内三度访华、H20芯片被“解禁”,一连串信号在中美贸易磋商的大背景下又显得耐人寻味。那么中美贸易磋商背景下,英伟达芯片“解禁”的背后又释放哪些信号?今晚《夜话》邀您共同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