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视听 > 速递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新质生产力如何持续“上新”?丨财经头条

第一财经2024-03-04 10:04:32

作者:上午市场零距离    责编:郝云颖

举报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的着力点。必须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在2024年两会召开之际,《财经头条》邀请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经济政策委员会副主任徐洪才先生,为我们解读:新质生产力如何持续“上新”?

新质生产力对应于全要素生产率具体体现在创新是第一推动力

第一财经:区别于传统生产力,关于哪些是新质生产力?如何推动新质生产力?我们节目当中其实已经探讨过一些,那借着两会的契机,是不是再给我们解读一下?如何来理解新质生产力的基本内涵?

徐洪才:这个新质生产力,实际上我个人理解是对应于经济学上的一个概念,叫全要素生产率。因为传统的生产要素,就是土地、劳动,还有资本。但是在现代社会,尤其是现在,正在孕育着新一轮的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这样一个背景之下,其实科技创新,它的作用越来越显现了。那么,早在十八大的时候,我们就已经提出,经济进入新常态,发展模式正在转换。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或者说创新是第一推动力,其实,讲的大概都是这个意思。就是说传统的模式已经不行了,那么,我们要通过科技的创新,对传统的产业进行改造升级。从而可以释放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潜力。

科技创新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成为新质生产力核心要素

第一财经:之前我们在解读新质生产力的时候,其实都是逐字拆开,“新”是创新,“质”是高质量发展。那么,这两个字当中的偏重,您是如何看待?如何理解科技创新是指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呢?

徐洪才:从我们未来经济高质量发展,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的形成发展来看,实际上,科技创新,它是一个幕后推手,是发挥着核心的关键性作用。因此,我们认为科技创新就是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我们聚焦创新,可以缩短和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新一轮的科技革命蓄势待发,数字经济、智能制造......我们中国的一些龙头企业,包括科研机构,在这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全球领先性的成果。但是整体来看,我们还有一定的差距。因此,我们要聚焦科技创新,加大研发投入,推进相关的体制机制的改革和创新。进而为科技创新在我们经济发展当中发挥核心作用,创造更好的条件。

通过市场化交易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数据资源应用

第一财经:科技创新其实是涵盖了方方面面,各行各业其实都需要科技创新。那么,您觉得,在整个推进的过程当中,哪些产业、哪些行业走的靠前,哪些产业是需要追赶的呢?

徐洪才:我觉得从整体来看,要通过市场化的交易手段,让这些新的生产要素能够进入市场,比如说科技成果、知识产权的市场化的应用,通过交易能够加快它的应用。另外,像新的要素、数据——数字经济这些与经济活动相关的一些大数据,这也是一个重要的生产要素。经过市场化的运营,提高它的效率。否则,很多数据,还有一些新的要素,它的潜能难以发挥,那么,与此同时就推动了我们相关的投资和消费。像数字消费这一块,这些年已经显现出它的潜力了。很多地方因地制宜,创新了很多消费场景。从产业的角度来看,大家看到,各行各业都可以发挥新质生产力的作用。比如传统的农业,我们大型的农机装备的使用所向披靡,农民耕耘土地的规模效应可以进一步提升。同时,市场化的组织体系的运营效率的提升,也有赖于数字技术的大量应用。还有就是我们制造业。智能制造、装备制造业、这些高科技产业围绕着我们。像“银发经济”这个领域里面,大家感觉到像生命科学,健康产业,像家庭服务机器人的使用等等,这里面都蕴含着大量的先进的科技成果的应用。未来我觉得我们中国的这种经济结构,发展方式的根本性的转变,潜力是很大的。不光在数字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也一样,还有传统的农业等等。各行各业里面,都渗透于新质生产力。

两大着力点:资金投入和人才队伍数字和智能制造是重点行业

第一财经:从您举的例子可以听得出来,不是说我们想象中本身就是高科技行业,加上新质生产力之后,给我们的体验的变化幅度很大。其实,传统的产业像您说的农业,包括普通的一些服务业,加上科技创新之后,它其实给我们服务上的那种体验的提升度是非常大的,给大家那种创新的感觉也会非常强。除此之外,您是不是还想再多给我们举些例子?哪些产业有机会成为新质生产力的核心?

徐洪才:我觉得去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要发展“银发经济”,这也是适应老龄化社会加快来临的一种需要。那么,这里面一方面反映出我们产业供给是不足的,存在短板。未来的这种升级性的消费,特别是对健康的消费需求,这是刚性需求,是上升的前景,潜力是巨大的。在这些领域里面,我认为高科技数字技术的应用,是无可限量的。前面已经提到了像家庭服务的机器人,现在我们很多生活便捷性大大的提升了,有了这些智能化的服务设备,还有家电产品,因此大家的生活质量会大大的提升。但是,更重要的是一些基础性的,比如大型装备这些领域,未来我觉得前景是巨大的。还有就是围绕我们生活品质的提升。生命科学,健康产业这里面的这种智能技术的应用,这个是了不得的,创造了很多奇迹。比如一些微型的机器人,可以在我们血管里面,可以到你的大脑里面、五脏六腑里面进行清洁、打扫,或者进行微创手术等等。那么,这些在以前都是很难想象的。这种智能化的、数字化的技术的广泛应用,我觉得前景是不可限量。

第一财经:是的,一旦说到科技创新,大家都非常兴奋,刚才说的是“新”,接着,我们要来重点说说“质”。新时代、新阶段的发展,必须是高质量的发展。您能不能给我们解读一下,为什么要这样说呢?

徐洪才:这个“质”啊,其实也体现在效率的提升。大家传统的消费需求,“温饱型”的需求已经得到满足,都想追求一种精致的高品质的生活,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可以说是无止境的,围绕我们人的生活品质提升,无非就是衣、食、住、行。在这些基本的需求方面,我们如何做文章?因此那就涉及到技术的提升,还有这种多样性、多层次的需求,这里也涉及到质量的不断提升。这个提升是和我们收入水平、消费能力相适应的,同时也是和技术水平相匹配的。现在技术的创新有这样条件了,因此,很多人追求更高层次的,改善性的、升级性的消费,因此也蕴含着新的投资机会、新的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那么,这些都体现在质量的提升,产品的质量、服务的质量。包括技术先进性、效率的大幅度的提升等等,都超越了我们人类的想象力。所以,大家感觉到智能化的技术,尤其是通用的这些大数据、大模型的应用。像去年的ChartGPT,包括近期,美国又推出SORA等等。其实,未来还有像6G技术的应用,我们现在说你想的是5G。那么,未来物物互联这种数字化的技术应用,时间、空间的概念已经今非昔比,出现了颠覆性的变化。我觉得虽然衣、食、住、行很多方面的需求似乎是有限的,但是行者无疆。但是我们通过这些手段,打开了我们生活的空间、想象的空间,那么经济社会发展的空间也打开了。就是高质量的产品、高质量的服务。向上,是推动高质量的生产制造,向下,是带动高质量的消费,以及对于高质量产品的一种追求。然后,它会成为真正推动新消费的一个循环。

传统经济发展动能减弱实现高质量发展是客观需要

第一财经:所以,高质量发展推动新旧动能转换,这个说法,您觉得我们该如何去理解?

徐洪才:从宏观上讲,我们确确实实面临着新旧动能的转换的过程。因为传统的动能无非就是外延扩张。通过招商引资,扩大资本的规模,上马大量的资金密集型的、资源密集型的,劳动密集型的项目,这种大量的投入来增加产出。现在感觉这种投入产出的比例,越来越存在问题了,投入多,产出低。那么,这其中的瓶颈,就需要通过技术的突破。我们需要实现发展方式的颠覆性的变化。因为全球数字经济革命、智能化的革命、AI革命现在不能说是蓄势待发,应该说是方兴未艾、扑面而来。因此我们要通过技术的创新,特别是对传统产业的改造,还有我们中小微企业的数字化来转型。坦率地讲,我们还差“最后一公里”。最近几年各地政府很给力,像超级算力中心,这个算力也是生产力,也是竞争力。但是,这些基础性的创新平台建立以后,大量的投入,现在还要进一步地转化。现在这些成千上万的中小微企业,让他们能够成功的转型。这一块我们还有很多事情要做。我认为这种传统的产业,通过技术的进步,创新可以插上腾飞的翅膀。尤其是中国农业社会,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还是拖了我们现代化建设的“后腿”。那么,未来的十几年很关键,新型城镇化还有后半场。在这个过程当中,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包括我们从农村到城市,从农民到市民,这样一个天翻地覆的变化的过程当中,也都需要借力于这种科技的创新。那么,通过新旧动能的转换,提升劳动生产力,把人解放出。那么,人更多的关注自身的发展,自身的生活活动品质的提升。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