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视听 > 此刻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吴晓求:如果让二级市场投资者承担很大的风险 就要考虑有没有和它的很大的风险相匹配的收益

第一财经2024-03-28 16:49:06

作者:韩露阳 ▪ 王雯 ▪ 吴晓求    责编:韩露阳

中国人民大学原副校长 、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吴晓求指出:金融讲究收益和风险的平衡。如果让二级市场投资者承担很大的风险,就要考虑有没有和它的很大的风险相匹配的收益。

举报

文章作者

相关视频
00'51''

为什么要在中国加大投资?投资中国不仅意味着投资回报 更意味着参与下一轮增长周期的机会

29 昨天 17:01
00'59''

国内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 人民币基金强势崛起 外资美元基金投资模式受到挑战

26 昨天 17:01
01'20''

打通投资-上市-退出闭环 建议将QFLP适度地与科创板或者北交所等联动 给予一定上市倾斜

22 昨天 17:01
40'00''

财经夜行线1017丨A股三大指数震荡回落 市场聚焦贵金属市场上涨逻辑

原创
755 10-17 21:45
04'00''

硬科技企业难被传统金融机构“信任” 浦东金融如何破题?|金融赋能看浦东

2023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要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支撑。宏伟的蓝图已经绘就,关键在于如何落笔。 作为金融改革的试验田与科技创新的策源地,上海浦东如何作答这五道时代考题?为此,第一财经推出《金融赋能看浦东》系列报道,深入探寻金融赋能新质生产力的“浦东样本”。 系列报道开篇,我们将聚焦“五篇大文章”之首——科技金融。当一家芯片企业面临十亿级的“风险备货”压力,而另一家细分赛道的初创企业,被某银行经理质疑技术专利的变现能力时,传统的金融逻辑显然不能完全满足需求。面对这一困局,浦东的金融体系是如何破题的?本期报道,我们将深入对话科技企业、银行与投资机构,解码一套“投贷联动”的新范式,如何让金融机构从看“财报”转向看“赛道”,并最终构建起一个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支持生态。

8 118 10-17 10:25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